◇◇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魂断希夏邦马:心灵的选择?

弘农

    北大五名学生遇难希夏邦马西峰。新浪的新闻标题郑重而又滑稽:“朱镕基
等领导人向遇难学生表示慰问”。教育部长打来电话:“此举体现了人类不断勇
敢向上的精神和追求。”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也称:“勇攀高峰的精神是北大精神
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更是(因此?)一边倒:5名学生在冒险中实现了对自
身局限的挑战!

    陶潜的诗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逝
去的已经逝去了,生命无可挽回,留给生者,唯有淡淡的悲哀和惋惜。“至于此
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

    我想知道,连一些最起码的登山设备都不具备,为什么非要以人的自身局限
去和大自然的伟力去较量?人的尊严究竟应当通过一种什么途径去实现?我想,
追求理性才是人最大的尊严。这不必多说。

    还有那些父母绝望的眼神。当勇士们踌躇满志,信誓旦旦,遥想胜利归来的
荣耀和生命的完满的时候,可曾想到,留给他们赋予他们生命的人,徒有悲痛欲
绝!面对这些,那些轻轻抛向亡灵的片片颂词和鲜花,和那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
破碎的心相比,是不是显得有些矫情、随意?无论怎样“定性”,无论词语多么
美妙,都没有生命本身重要和尊严。生命的意义,应该首先体现为对生命本身的
尊重。鲁迅说,许褚赤膊上阵,中了箭是活该;我们虽然没有这样的勇断,但,
缺乏对生命意义足够的理解,就试图以一种异常的手段去诠释,总是不够明智的。
至于有人竟然不遗余力,要去大加褒扬,窃谓,如果不是一种考虑欠周的怂恿,
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曲解。

    其实,生命的意义往往是在生活的常态中去实现的。因此,对一个人而言,
常识的判断力甚至要比其他任何东西来得重要。飞蛾扑火,通常不会受到质疑,
因为扑火就是飞蛾的生命常态。如果它能做到不烧伤自己的羽毛,它就完成了对
生命的超越。但是,如果一只飞蛾以为,它非要像孙猴子那样,飞过火焰山,才
能实现生命升华,它必陨命无疑!这样的“超越”,如果不是莽撞,也是徒劳。

    叹惋之余,忽然想起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说的是一位登山者,
遇险救人,最后两人同脱困境的故事,现在愈觉得荒唐。按照这样的逻辑,不知
道北大这几位遇难者,当初的心灵是如何选择的,最后竟然没有“互相搀扶着走
出困境”?莫非是大家彼此“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忘记了“毅然作出决定,
脱下手套,给那个人做按摩”?可见,常识的判断不但是象牙塔里的一些学子所
缺乏的,也是那一帮五六十岁的命题人稀缺的东西。而这帮人,只是更多的人的
代表而已。在这样的酱缸里泡过的人,受到感染,作出一些逾越常识判断的事情,
也在所难免,北大这一百年名校熏陶出来的人尚且如此,遑论其他二流、三流、
四流、五流、八十流,甚至不入流的学校的学生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真要是个八流、甚至二流的学校的学生也碰上这档子事,
就能有今天这样的“殊遇”——上至八千岁,下至贩夫走卒都来折腾一下,我看
未必。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