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groups.yahoo.com/group/xys)◇◇

这真是个是非颠倒的时代——读《纪念韩永臣》有感

老楼飞刀


算起来,我也算是新语丝的老读者了,多少年了总是要凿穿重重魔障,直到看到
它,这一天的上网生活才算完。

也从来是看人五人六的热闹,未曾插过一句嘴。然而,今天看见Averageperson
的《纪念韩永臣》,我究竟忍不住了,在这样的一个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日子。
Averageperson的这些文字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个是非颠倒的时代——居然
有人在这个时候纪念起一个凶手了!

倘若凶手值得纪念,是因为他本不该死,死得冤了,即便他有罪!那么,被害者,
更值得纪念,他更不该死,因为他连罪都没有!!

然而,我只是看到了《纪念韩永臣》,没有读到《纪念丌培玉》。而且,在
Averageperson看来,丌培玉的死至多是个“悲剧”,是个“意外”;而韩永臣
的死,反而是“谋杀”了,反而值得同情了。

Averageperson一方面抨击“舆论定罪”,似乎不懂法的舆论剥夺了司法的独立,
影响了判决结果;另一方面又以“不懂法律”的自己的理解,为韩永臣喊冤,似
乎自己“自信充分理解‘故意’、‘杀人’这两个浅显的中文词”就可以断言专
门的司法机关的判决是草菅人命了。

这真是个荒唐的逻辑!也难怪Averageperson要事先地申明,自己替“韩永臣和
他的家属叫一声冤”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也算自知之明吧。

论罪科刑,讲的是依法,这没有错,也为Averageperson所接受。判断一个司法
判决有没有问题,也应该依法,而这偏偏为Averageperson所忽略。

在丌培玉案中,法院的判决很明确,韩永臣的罪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及他
人生命,竟放任这种后果的发生,导致亓培玉溺水身亡。其行为又构成故意杀人
罪(间接)”。从定性论罪上,这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大概在
Averageperson看来,只有那些拿着刀,高声喊着我要你的命的凶手,才构成故
意杀人罪,其他的隐蔽的手法、晦涩的阴险统统不算。

事实上,Averageperson写的文章中,叙述的很明确,韩永臣在已经将丌培玉
“打倒在地,致亓左、右额和面颊部等多处受伤,嘴角流血”后,却不罢休,在
“亓培玉挣脱起身”逃跑的情况下,“继续追撵”;丌培玉在这种现实存在的、
已经以血的代价领教过的暴力恐怖的威胁下,被迫跳入水中,而韩“仍持械威胁
不放”,力量对比悬殊,完全具备控制事态发展能力的情况下,不制止事态恶化,
对可能发生的被害人死亡后果持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这正是刑法规定的间
接故意!完全符合刑法“(间接)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
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其中“希望”是对危害后果
积极追求,为直接故意;“放任”是对危害后果持不管不顾、听之任之的放纵态
度,为间接故意。韩永臣的故意正是后一种故意。不管是那种故意,刑法在定罪
科刑上,都统称为“故意××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
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韩被判死刑,正在法定量
刑幅度范围内。定罪无可置疑,倘若讨论量刑是否畸重倒可理解。

不过,想想丌培玉新婚的妻子,刚刚打开的生活画卷,顷刻粉碎,一位年轻妇女
美好的婚姻生活,从此烟消云散;想想丌培玉年迈的父母,幸福安详的晚年生活
被暴力摧毁,天伦之乐、安享晚年成为永不可能的梦想,白发人送黑法人不说,
还要在追忆、思念中度过余生……。

韩在被害人逃离现场,有绝对的力量优势控制事态发展的情况下,不节制自己的
行为,仍积极实施侵害行为,最终剥夺了一个年轻的生命!所以这一切,难道还
不足够韩死一次吗?

Averageperson不懂法律,仅仅按其对浅显中文词的理解就来喊冤,未免偏颇。
不知道这些日子在这里费力吧哈地开展普法活动的杜青网友做何感想?

非法律人,拿着中文词典来说法律事,其实还不算可怕。至多是劳驾杜青网友等
人费点口舌。可怕的是法律人,不是拿着刑法典,而是也拿着中文词典来说法律
事。而这正是在现实的中国天天发生着的事情。

如果没有舆论报道,也许,韩永臣今天还逍遥法外,至多是破费点钱摆平而已。
所以,我倒要建议Averageperson应该去关心一下,最初报道该案的《江淮晨
报》,他们是在怎样的情形下介入此案的。如果实在没有兴趣深究,那么,不妨
设想一下你是丌培玉的家人,一无权,二无钱,三无关系,丌培玉就这样死了,
去派出所报案,公安很冷淡,说,那只是一个意外,或者干脆说咎由自取,或者,
稍有点人情味的说,让他们赔点丧葬费,调解调解得了。Averageperson,你会
作何怎么想?

所以,不要抱怨舆论监督过甚。应该抱怨的不是司法独立受舆论监督左右太甚,
而是司法独立受党派政治权力金钱左右太甚。

应该遗憾的是舆论监督能力有限,在许多桎梏的消解下,我们很多的弱者,在失
去司法救济的情况下,也没有得到舆论的关注,他们正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吞!
他们正满含泪水——在这个雨纷纷的清明时节。

这样一些人,倒是值得我们纪念和关切。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groups.yahoo.com/group/x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