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大惊小怪  少见多怪  见怪不怪
                       
                      老毛

   昨日,从www.sina.com.cn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文不长,全引如下:
           
           湖北大冶之怪现象:因受贿被判刑的干部还拿工资 
       
       本报(《人民日报》---笔者注)大冶9月1日电记者罗盘报道:最近,
   大冶市纪委、监察机关经过两个月的专项清查,发现该市有60名受到党纪
   政纪处分的党员干部,处分并没有被执行。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名
   因受贿被判刑的干部,至今仍在其单位拿全额工资。极为严肃的党纪政纪
   处分,为何在这里变成了一纸空文呢?
    近两年来,大冶市共有290多名违法违规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然而,某些单位  在接到“处分决定”后,应归档的材料不归档,该执行
   的不执行。某局局长去年5月因在任职期间严重违反财经收支两条线管理
   规定,被处以行政记大过和党内警告处分。但“处分”下达后,该局未将
  “处分决定”放进其档案内,却放在抽屉内“睡大觉”,时间长达一年多。
   经检查还发现,受到降职或撤职处分的干部,仍在变相任职。某镇一名所
   长,2000年因用公款送礼达3000多元,严重违反廉政规定,受到撤销职务
   的处分。谁知,其所在单位尽管撤销了他的职务,但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
   内,仍按原职务待遇为其发放工资,让其享受“所长”的各种福利待遇。
   群众对此意见纷纷。
     为了严肃纪律,大冶市纪委、监察局根据群众举报,于今年6月中旬,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执纪专项清查”活动。清查小组每查出一名挨处分
   打“白条”的干部,均一一予以纠正,当即督促执行,并对执行不到位的
   单位和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人民日报》(2001年09月02日第三版)

    
不知这位记者是真不知还是故作惊讶,像文中所述的腐败现象在市县级的权力机
构里比比皆是,只要有版面每日都登不完,完全用不着如此大惊小怪。
    
其实,人们痛恨腐败,近几年来,倒不在于谁或哪个集团“创造”了多大一个天
文数字的人民币或美圆的劣迹,也不在于腐败者如何巧夺天工机关算尽的超历史
性的手段和技巧,说实在的,人们对这些数字和手段已慢慢的习以为常了,以至
于见怪不怪,以至于有些麻木了,对于“远华”纪实类的材料,人们也多是当小
说看、当电视剧看,起码比小说电视剧胡编乱造来得真实,也就是见怪不怪的了。
但是,人们对这些腐败现象中对于腐败的处理---“价值”评定倒是十分关切,
连一点细微末节都不肯放过,如哪个官员判了死刑,哪个没有判,某某判了十几
年,某某多少多少只有几年,某某多少多少居然没有判,......,切莫以为他们
是为了作司法案例分析或钻死牛角。很显然,人们的眼睛盯着的是“反腐败的力
度”,是真反还是假反,是有选择性的反还是普遍都反,是有目的的反还是“无
目的”的反,是速战速决,还是清查到底,是为集团利益阶层利益而反,还是为
人民利益而反,是根据群众举报守株待兔还是主动出击(反贪机构、纪检部门现
在有一句口头禅“只要有人举报”)......一句话,人们关切的是上一级或更上
一级的态度和决心,或者说是政治权力的腐败与否。
    
这位罗盘记者之所以少见多怪大惊小怪(因为他用了“更加令人震惊的是”),
是因为该文列举的现象是“大冶市纪委、监察机关经过两个月的专项清查”的结
果,推而测之,是官方公布的,还不是第一手材料。如果到民间去走一走,听听
群众是如何议论的,也许就见怪不怪了。
    
今年七、八月,笔者在武汉的一个区镇里度假,七月分一天的《武汉晚报》正好
登了该区某局局长李某某因贪污挪用私设小金库供自己挥霍被双开除的消息,过
了两天,又在该报上登出李某某的“万言悔过书”,又过了几天,该区区委作出
认真学习“万言悔过书”的决定并即刻实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据说,只是
“双开除”,还可以拿工资;因为前面不久就有一个供销社主任因10多万元的贪
占最后三下五去二落实了3万多元,也是“双开除”,也拿工资。并没有发生
“未将处分决定放进其档案内,却放在抽屉内,睡大觉,时间长达一年多”。
    
李局长的案子一曝光,满城议论纷纷,从各局委的大小官员到黎明百姓。言丢卒
保车有之,言不公平有之(前几年一个交通局一个供销主任因不到一万元被判坐
了半年监,虽然现在也拿原工资从新安排了工作),言瞒天过海有之,知情的人
还说避重就轻,大事隐瞒了,......民众对于官员的贪腐一般都是不知情的,除
非他是当事人,他们怎么议论呢?他们说,“还是共产党的官好,钱捞足了,亲
戚六眷都安排到了,房子像宫殿,几辈子都用不完,就是坐几年牢也值得,何况
只罚点款,不伤皮毛,还拿工资。”
    
由此可见,这种反腐败的结果,只是给腐败在民间造成了好印象,巩固和加强了
腐败的民间基础,反过来只会促进腐败向更加广泛和深刻的方向发展,这样一年
一年的恶性循环,不是严打、整治、清理所能胜任的,也不是三讲六讲讲得干净
的。之所以有人慨叹,反腐败越反越腐败,大概这就是症结所在。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