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北大的“三大害” 

Santamony 

  当初上北大有点糊里糊涂,本来准备考另一个学校的研究生,临考前3个月
得知那所学校不招生了,思前想后痛苦了几天,后来想想干脆考北大吧。倒并没
有对北大仰之弥高的意思,从专业上讲北大的那个系并不是很强,只是记得有一
年冬天去北大找中学同学,站在结冰的未名湖上,身边那些打冰球的哥们儿突然
让我有一种很向往的感觉。我最终没能在北大学会滑冰,倒是有一次在冰面上
溜达,一条腿踩进冰窟窿差点变成落汤刨冰鸡。 

  进北大后听到的第一句民谣就是:“北大三大害:校警、民工、研究生。”这
当然不乏调侃之意,说校警是因为他们值勤六亲不认,说民工是因为他们施工惊
天动地,说研究生则专指像我这样本科在别处念,硕士在北大上的人。 

  这话听起来着实别扭,我认认真真考取北大,怎么就成了一害了?后来从北
大BBS上觅得一条理由:这两年北大研究生院上足马力扩招,造成考生质量下降,
想要戴上“北大光环”, “考研”比“考本”容易得多。另外据说和“北大原
装”相比,外校考生的学习态度普遍懒散,对继承北大严谨治学的传统多有不利。
如果不是怕授人以柄说我素质不高,这套说词足以让我气极骂人,后来我知道这
类说法顶多只是极少数人的意见,尽管时常能在网上掀起热烈讨论,但在日常生
活中极少有这方面体会。这也是我很快喜欢上北大的原因,这里有一种宽容的、
利于融合的氛围,至少在我感知范围内找不到“内与外”的分野。整整三年中,
不曾有任何一个“原装生”在我面前流露过某种优越感。 

  现在社会上鞭笞北大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里当然有希望北大办得更好的意
思。责难的焦点似乎是北大人目空一切、眼高手低、传统丧失等等,我倒觉得很
难为北大人归出一种或几种共性。最深的体会是在北大什么样的人都能被你碰着,
视野里时时有新东西闯入,也许这就是对北大兼容并蓄传统一种最粗浅的理解。
其实北大和其他大学相比倒是有不少共性,例如图书馆里总是坐满考G考托的学生;
占座是日常生活的一件大事;总能遇上好教授和一些不敢恭维的教授;食堂里饭菜
口味一般尚且可食但一看价格就觉得反胃……如果说在北大有遗憾的话,那就是
在这里学到的专业知识没有想象中多。一方面是自己不够勤奋(和性格有关,和
非原装无关),另一方面学校提供的资源很难达到理想状态。说这话颇有身在福
中不知福之嫌,北大清华是国家高教拨款的优待对象,对此网上早就充斥“北大
清华宁有种乎”的呼声,但我的实际体会是,北大目前的师资条件对于维持她的
学术传统实在是捉襟见肘。就拿我所在的学院为例,大家辛辛苦苦读了三年,最
后连北大规定的学分都没凑满,原因是学院处于初建阶段,屈指可数的几位老师
要照顾全院十几名研究生和几十名本科生,一些必须的专业课程实在找不到授课
教师,最后不得不从课表上抹去。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