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代跋
      ——就“学术打假”答记者问

问(华文《明日报》记者陈琼如):成立这个学术打假网站的动机?为
何取名为“立此存照”?

答(方舟子):中国大陆的报刊上网后,我们在海外也很容易看到大陆
在学术、科技方面的报道。我们发现许多报道严重不实,甚至整个就
是捏造的。大陆媒体宣传的一些留学归国人员,也存在伪造履历的现
象。但是目前大陆的媒体受权力、商业等的影响,难有客观、公正、
独立的立场,向报刊反映往往不被理睬,我们的揭露无法通过传统的
媒体被公众知道,因此我们就想通过互联网让公众了解真相。“立此
存照”原来是古代文书用语,意思是留个凭据供以后查核。鲁迅晚年
写过一系列短文批评报刊上的不当言论,揭露社会丑恶现象,以“立
此存照”为题。我们采用的是鲁迅的用法,意思是为这些腐败现象立
个档案,引起公众的警觉和讨论。

问:中国学术界腐败现象能否请你举几个例子说明?

答:中国学术界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论文抄袭。比如,合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室主任杨敬安
教授几年来至少抄袭了五篇国外的论文,而且基本上逐字逐句地从头
到尾地全盘照抄,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成果,其肆无忌惮,触目惊心。

二、伪造履历。比如,南开大学化学系杨池明教授自称是美国加州大
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生命科学和健康研究所主任,而事实上UCSD根
本就没有这个研究所。“生命科学和健康”是杨池明在美国期间自己
到圣地亚哥市政府登记的一个商用化名。又比如山东泰美宝法肿瘤医
院院长于保法是媒体树立的一个留学归国人员的典型,他在美国的履
历也是伪造的。

三、浮夸虚假。比如,去年8月间,在美国洛杉矶一家私立医院担任
技术人员的陈晓宁回国访问,被吹捧成“世界生物科学界顶尖科学家
”,她带回去的普普通通的很容易得到的基因库,也被吹成“世界上
独一无二”、“价值无法估量”。当时连海外的中文报刊也跟着做类
似报道。

四、商业骗局。比如,现在大陆流行“核酸营养”,稍有点生物化学
知识的人都知道核酸不是必需营养物,无需额外补充,吃多了反而有
害身体,但是偏偏有些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家帮助推销。

问:中国学术、新闻、网络的腐败现象以哪个最为严重?

答:学术腐败应该是最为严重的。因为学术研究本来就是为了追求真
理,容不得半点虚假。

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诚实。学者本来应该成为社会的良心。如果一个
社会,连学术界都腐败不堪,学者都斯文落地,那这个社会是真的腐
败透顶了。

问:除了你自己发表文章之外,其他文章来源?

答:揭露文章除了我自己写的外,其他的或者是通过电子邮件寄给我
,或者是张贴到我们网站的论坛上的。基本上,除了我自己,其他人
都不愿公开身份,我也替他们保密。

问:你会查证文章内容或消息来源的可信度吗?

答:对每一篇文章,我都会反复查证文章内容和消息来源的可信度。
对匿名的来稿,我一般不予理会。我很讨厌匿名告状。我要求揭发者
能向我提供真实身份,但是我保证不经他的允许不会向任何人透露其
身份。如果揭发文章涉及的不是我的专业,我自己无法鉴别其可信度,
那么我会征求至少两位那个专业的专家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发表。

问:经营网站到目前为止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

答:网站的工作人员(包括我本人)都是义工,不支付报酬,网站上刊
登的广告足以维持网络费用,所以不存在财政上的困难。其他方面的
困难是有的。比如,去年7月份起国内的读者突然无法访问我们的网
站,我们只好删除某些内容后另开了一个国内版,原来的网站作为国
际版保持原样。又比如,现在大陆有一种可怕的社会风气,就是对腐
败分子无比宽容,对打击者反而百般指责。自从我开始揭露学术腐败
以来,就一直受到来自各种渠道多方面的攻击、指责、诽谤、谩骂,
从学术界人士到一般公众都有。有的可能是因为利益被我触及到,但
更多的人可能是出于一种奇怪的心态。

问:这些文章有无对传统媒体产生影响,例如跟着做这类报导?

答:对某些事件的揭露后来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影响。比如我们揭露陈
晓宁的浮夸虚假,杨池明、夏建统(一位在哈佛大学读博士的学生被
称做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伪造履历,后来国内一些报纸也做了报
道,个别的报纸也因为这些揭露而采访过我。但大多数的揭露都没有
产生应有的影响,特别是对抄袭的揭露。我们已揭露了几起大学教授
抄袭案,可谓铁证如山,但这些人仍然没有受到任何处分。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