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中国青年报》电脑周刊)

                       网上看希区柯克
                           --网站评点之九

                         ·方舟子·

    今年是电影界空前绝后的大宗师希区柯克诞辰一百周年,虽然纪念活动的
高潮还要等到八月份大师诞辰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活动却已经在各地展开了。
我经常光顾的一家专门放映经典、艺术电影的电影院,最近就举办了一次希区
柯克电影节,用两周的时间放了十三部希区柯克的电影。我去看了其中的大部
分,有些是重温,有些则是仰慕已久才首次看到。往往一个晚上要连看两场,
看完了却毫无倦意,有时意犹未尽,回家后还上网查找一下,看看别人是怎么
评论那部电影,回味回味。比如说,看完了《群鸟》,在网上见到有人说,那
些鸟都是在人感到害怕、孤独的时候开始攻击的,是一种心理象征。回头想想,
好像是那么回事。在怪异的表面下也是有逻辑存在的,这对我这种老喜欢“合
情合理”的人,也就是一种安慰。这部近乎科幻的电影,在我心中的地位,也
就因此上升了不少。

    虽然没有做过比较,我估计在历来电影导演中,希区柯克在网上应该是最
风光的。“希区柯克链接页”收录了一百多个与希区柯克有关的站点,其中有
几个是综合性的大型站点。在这类站点中,我觉得最好的,是墨西哥一位十九
岁学生建造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它已经是第三版,据其纪录修改了3456
次,颇花费心血。对这个名称,我并不是很喜欢。虽然希区柯克一向被称为
“悬念大师”(据说这个头衔还是希区柯克自己加上的),但这个称呼太注重
表面的技巧了,容易让人忽视了希区柯克电影的内涵。希区柯克不仅是电影中
的悬念大师,更是心理大师、哲学大师。很少有人能象他那样,在精心设计、
扣人心弦的表现下,如此深刻地刻划着人性的脆弱和人生的谎谬。他的电影象
是一首首直指人心的诗。除了这个可能会误导读者的名称,我对这个网站倒没
什么可抱怨的。它收集的内容包括了我们所能想到的与希区柯克有关的各个方
面,有常见问题解答、传略、作品介绍、合作者小传、希区柯克语录、花絮、
研究文章、电视节目等,还可以做主题检索。有一些内容是一般想不到的,比
如希区柯克喜欢在自己的电影中当群众演员露一下脸,一闪而过,一不留神就
没看出来;这个网站就有一个专栏列出了在各部电影中希区柯克露面的地方,
有的还附上了剧照。这虽然没什么意义,却很有意思。网站主持人虽然是个年
轻人,但引用的资料都很权威,比如希区柯克传略,全文转载自《电影百科全
书》,电影简介和评级则用的是马尔丁的《电影和录象指南》。

    希区柯克一生拍了五十多部电影,因为他的水平很稳定,佳作太多,究竟
哪部是最好的,就属于萝卜青菜了。喜欢《精神变态者》的可能最多,网上就
有好几个网站是以这部电影为主题的。去年我去参观环球电影厂时,看到那座
用来拍摄这部电影的旅馆外景(比实际房子小一些),竟莫名其妙地有一种朝
圣的感觉。许多影评家则对《后窗》、《群鸟》赞不绝口,也有的认为《西北
偏北》(《谍海疑云》)、《39级台阶》、《疑影》才是真正的杰作。我本人
则偏爱《晕眩》。这是我第四次看这部电影了,对剧情的进展了如指掌,许多
台词都背得出来,还是看得如痴如醉,就象影片的主人公似的着魔,跟着晕眩。
也许是因为它把爱与死的永恒困惑刻划得太动人了。想想有那么多人崇拜《卡
萨布兰卡》、《星球之战》或《音乐之声》,觉得自己对《晕眩》大概也是那
个劲头了。就电影艺术而言,它在表演、摄影、配乐、剪辑各个方面也都是无
可挑剔的,是导演大师的顶峰、完美之作。“宽银幕电影院”网站有一个《晕
眩》的主页,包括这部电影的剧情、剧照、花絮、张贴画、评论等。有相关的
商品(书籍和音像制品)可从网上购买。里面还有几个简短的录象片断可供放
映,那些没看过这部电影的借此可以了解一下。可惜没有这部电影的剧本可供
下载,大概是因为版权问题(更晚问世的《精神变态者》的剧本却是可以从网
上下载的,不知是否合法)。《晕眩》是在旧金山拍摄的,这个网页让我最欣
赏的一点,就是把主要的外景拍摄点都做了详细介绍,以后若有机会再去旧金
山,可以按图索骥,来个“晕眩之旅”。

网站:

“希区柯克链接页”:http://www.interlog.com/~couke/index.html

“悬念大师希区柯克”:
http://nextdch.mty.itesm.mx/~plopezg/Kaplan/Hitchcock.html

《精神变态者》主页:
http://members.aol.com/laxman1282/psycho.html

《晕眩》主页:
http://www.widescreencinema.com/vertigo/

19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