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反科学文化人的心态——答《赵南元的资格和逻辑》

  赵南元

  这个“十步一杀”不知是何方神圣,今年1月写了一个贴子,指责某网站论
坛转贴笔者的文章,5月又把这个贴子贴到那个反科学论坛上,颇有要取消笔者
发言资格之势。看其文风,可猜测是某个文化人的马甲。本来这没来由的贴子不
必作答,但贴子中反映出反科学文化人的心态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故值得一评。

  贴子开篇是“赵南元本来是搞自动化或者是人工智能的,搞得怎么样,我也
不清楚。因为我很少见到自动化或者人工智能的专家在大众媒体上露面。”这里
的“因为”并不成立。即使有人工智能的专家在大众媒体上频频露面,也无法判
断他“搞得怎么样”。因为大众媒体的受众是大众,而不是专业人员,所以在大
众媒体上所谈的只能是常识程度的东西,根据这些东西不可能评价一个学者的学
术水平。反科学文化人大多出自哲学圈子,哲学这东西也讲“批判”,但是批判
也分不出“正确”与“错误”。波普尔批判了从伯拉图到如今的哲学,但这些被
批判的哲学还是不会被清除出哲学界。所以哲学的现状是“大狗叫,小狗也叫”,
有些小狗因为想当大狗,叫得又不好听,就想依靠传媒把叫声放大,认为抢到话
筒者为王,最好再拉上大官跟着自己一起喊,就越发的有了“份量”。这些人以
为“话语霸权”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其实正经的哲学家对传媒并不热衷,他们认
为搞哲学如“养花”,只要自己看着高兴即可,偶尔有人从家门前经过,称赞几
句当然更加高兴。大喊大叫在科学里更是不算数的,只要你的东西管用,酒香就
不怕巷子深,一些得了诺贝尔奖的,在得奖前并不为公众所知。

  贴子接着又说“所以赵南元公开出场上电视也好,上互联网也好,讨论的都
不是他本专业的问题。但是赵南元好象非常博学,说起这些他专业之外的话来显
得很自信。”上电视是作为“嘉宾”被邀请的,谈论什么话题是由编导决定,只
有观点是自己的。笔者生性随和,在能为科普作一些工作时,即使与本专业无关,
也还愿意助人为乐。上互联网的文章和议论,主要是针对一些时髦的错误思想,
当然与“专业”不会恰恰吻合。说我“非常博学”是谬奖,充其量是中学的知识
学得扎实一些,对科学的兴趣广泛一些而已,但就此已经足以获得“自信”,因
为我所批评的都是常识性的错误,与“专业”无关。例如那个SSK的鼻祖柯林斯
不懂得水为什么在100摄氏度沸腾,引用他著作的文化人也不懂,在这些人面前
有些“自信”,其实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中学的知识没有全忘光光而已。

  在引用了我的一段话之后,“十步一杀”评论曰:“这话说得大义凛然,让
我喷饭。”所引的话本是搞笑口吻,“喷饭”应是读后的正常反应,但“大义凛
然”就显得用词不当了。其解释是:“一个自动化的教授竟然从生物学院士、博
导对克隆问题的讨论中发现了常识性错误,真要佩服赵先生的学问了。”佩服与
否是“十步一杀”自己的事,“发现了常识性错误”只要有常识就做得到,本来
并不值得“佩服”。而这“竟然”却表现出文化人对于这些“发现”感到难以置
信。好在我在过去的文章中对于发现了哪些“常识性错误”已经不厌其烦的列举
过,对于其为什么错误也有过详细的说明,而且各位院士和博导对我的批评没有
表示异议,所以这些“发现”都是事实,与文化人是否相信无关。文化人如果不
服,不妨举出我的任何一条批评,加以有力的反驳,就足以证明我“发现”错了。
遗憾的是文化人没有这种能力。

  然后文化人就批评我的“逻辑”:“赵南元喜欢强调专家的权威性,按照他
的逻辑,克隆是高深的科学问题,老百姓不懂,所以没有发言权,讨论克隆人的
危害性必须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在这里赵南元就完全不尊重专家。”这是
文化人惯用的造谣手段。我从来没有“强调专家的权威性”。搞科学的人都知道,
一个说法正确与否,要看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而不在于它是谁说的。
只有文化人自己分不清正确与错误,才会动不动就搬出洋人或大师来吓唬人。所
以我不盲从“专家”的立场是一贯的,但这并不是“不尊重专家”。真正的专家
对于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总是“闻过则喜”,因为可以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水
平。

  文化人接着说:“按照赵南元的搭档方啥子喜欢的资格论,赵南元有什么资
格对克隆问题发表意见呢?难道赵南元已经转行成了比生物学院士博导更牛的生
物学家了吗?伦理问题赵南元也敢发言。难道赵南元自动地从自动化教授转为伦
理学专家了吗?好象也没有。”看来文化人对我们的“资格论”还没弄清楚,这
个“资格”不是学位,不是专业,不是职称,而是懂得游戏规则并具有起码的基
础知识。以围棋为例,谁都可以下围棋,大师可以下,没段位的人也可以下,大
师跟没段位的人下棋,如果下输了,也只能认输。但是下围棋也有“资格”,那
就是懂得围棋的规则。不知道什么叫“眼”,分不清死棋活棋的人没人跟他下围
棋,因为他缺乏基本常识;看看自己要输就随意移动原有棋子的人也没有资格下
围棋,因为他不懂游戏规则。至于我的“转行”,也大可不必惊讶,只是进入别
的领域,需要读书、写论文、写书,花很多气力,不象文化人想象得那么“自
动”。但是能够指出该领域专家的错误,让专家无法反驳,就算是该领域的专家
也无妨。

  文化人真正想说的是:“但是我觉得可以,只不过,撑死了也只是一家之言。
你也是一家之言,别人也是一家之言。”文化人不懂得言论有“正确”和“错误”
之分,被人驳倒之后,就拿出个都是“一家之言”的把戏,想要各打五十大板,
让“正确”与“错误”平分秋色。但是如果以为文化人主张言论自由观点平等,
那就错了。从他们尽可能封锁对方意见的一贯做法来看,他们的理想状态是只许
自己发言,不许出现反对意见。他们要的不是“一家之言”,而是“一言之家”。
试想一个练就“十步一杀”绝技的剑客,摆个擂台,自然怕别人不来打擂,冷清
得难受。但是这绝技不是短时间“自动”练得成的,没有绝技只学了几手花拳绣
腿还要摆擂台,那么最好就是把其他人打擂的“资格”一律取消,让自己当个天
下无敌手的“胜者”。

  关于克隆,文化人声称:“普通百姓对于克隆问题有伦理上的、生物学上的
困惑、疑问,伦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在自己的学识的基础上,对克隆问题的危害性
进行讨论,那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什么在赵南元看来就是闹剧,就是无知,
就是装傻或者真傻了呢?”原因很简单:普通百姓对克隆并没有“困惑、疑问”,
是伪伦理学者站在宗教神学立场上捏造“克隆问题的危害性”误导公众,生物学
家在话语霸权一言堂的道德法西斯压力之下只能说违心之论。幸亏有生物学的
“外行”可以不理会“克隆疯子”的帽子,打破这个反克隆人一言堂,否则出现
的可能就不是闹剧,而是重演布鲁诺被烧死的悲剧。当然,历史不会重演,美国
宗教势力在联合国推行反克隆人的图谋受到挫败,“那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附:

  赵南元的资格与逻辑

  十步一杀

  发表于 2003-01-20.15:01:29               
  
  赵南元本来是搞自动化或者是人工智能的,搞得怎么样,我也不清楚。因为
我很少见到自动化或者人工智能的专家在大众媒体上露面。所以赵南元公开出场
上电视也好,上互联网也好,讨论的都不是他本专业的问题。但是赵南元好象非
常博学,说起这些他专业之外的话来显得很自信。比如说下面这一段: 

  闹剧的序幕从多利降生开始,先是一群伦理学家出场,一个个或道貌岸然或
义愤填膺的一大堆反克隆人歪理,把是人都知道答案的烂问题硬说成是“伦理学
无法解决的难题”,令人捧腹,把个好端端的“伦理学”招牌丢在烂泥里,于是
人们用了个现成的帽子给他们扣上,曰“文科傻妞”。“伦理学家”尚未唱罢,
“生物学家”登场助兴,一个个都扛着顶尖科学家的金字招牌,或“院士”、或
“博导”、或“中心主任”,讲出来的“科学道理”却不断露出常识性错误,让
观众喷饭。此处的看点是,这帮学者是真傻还是装傻?如果是装傻,学术良知何
在?如果是真傻,顶尖头衔的含金量便令人生疑。 

  这话说得大义凛然,让我喷饭。一个自动化的教授竟然从生物学院士、博导
对克隆问题的讨论中发现了常识性错误,真要佩服赵先生的学问了。赵南元喜欢
强调专家的权威性,按照他的逻辑,克隆是高深的科学问题,老百姓不懂,所以
没有发言权,讨论克隆人的危害性必须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在这里赵南元
就完全不尊重专家。 
  按照赵南元的搭档方啥子喜欢的资格论,赵南元有什么资格对克隆问题发表
意见呢?难道赵南元已经转行成了比生物学院士博导更牛的生物学家了吗? 
  伦理问题赵南元也敢发言。难道赵南元自动地从自动化教授转为伦理学专家
了吗?好象也没有。 
  既不是生物专家,也不是伦理学家,却要对伦理问题、生物问题发言,按照
他们自己的逻辑是不可以的。 
  但是我觉得可以,只不过,撑死了也只是一家之言。 
  你也是一家之言,别人也是一家之言。 
  所以,普通百姓对于克隆问题有伦理上的、生物学上的困惑、疑问,伦理学
家和生物学家在自己的学识的基础上,对克隆问题的危害性进行讨论,那才是天
经地义的事情。为什么在赵南元看来就是闹剧,就是无知,就是装傻或者真傻了
呢? 

  我看这些帽子赵先生自己戴着倒是挺合适的。 

(XYS200306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