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从地下探索天上

        方寒星

  “基本粒子或宇宙等相关研究虽然没有直接功用,但可带来梦想。”
      --------江崎玲于奈(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小柴昌俊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并不意外,因为他得过日
本国民的最高荣誉──文化勋章,前年又得到科学界大奖──以色列的沃尔夫奖,
早被认为离诺贝尔奖只差一步。

  从前人们观测星空,只能使用天文望远镜,利用可见光、无线电波来探索宇
宙和天体之谜。小柴昌俊利用设置于岐阜县神冈町矿山地下的实验设备,侦测到
来自遥远星空的中微子,得以藉之研究天体物理,开拓了“中微子天文学”的领
域,他的学生户冢洋二著书《从地下探索天上的奥秘》,回顾了他们从基本粒子
研究转向探索宇宙物理的历程。

  中微子仅参与弱交互作用,与普通物质不产生反应,在宇宙中穿行无阻,难
以被侦测,被视做基本粒子族群中的“隐身人”,长久以来,认为中微子的质量
为零。物理学家研究宇宙的演变,发现目前观测到的宇宙物质密度,与理论不合,
似乎有些东西从宇宙中消失了,于是寻找暗物质(指隐形不见),就成为天文学
的大课题。自大爆炸宇宙创生后,中微子即布满于太空中,中微子的质量虽然微
乎其微,但只要不是零,就是暗物质的“最佳人选”,其质量的大小对宇宙演化
和物理学的大统一理论有重大意义。

  最初,神冈实验的设计是为了观测质子的衰变,必须排除来自其他辐射杂讯
的干扰,而深入地下一公里。小柴的团队花了两年没有找到质子衰变的迹象,于
是转移目标,又花了两年改善仪器灵敏度,准备观测来自太阳内部核融合反应的
中微子。一九八七年二月,设备完成改善并运转,一位天文学家朋友送来传真
“大麦哲伦星云内发生超新星爆炸,你们有看到吗?”,这次超新星爆炸,在十
六万光年之外,人生百年难得一见,根据理论会放出大量高能量中微子,他们取
出实验记录磁带送回东京大学分析,证实在十秒间共观测到来自超新星的十一个
中微子。当时,小柴再过一个月就要由东大退休了。神冈设施也意外地变身为
“中微子天文观测站”,吸引了国外的支援合作。

  “捕捉到中微子,有什么用?”他说:“没有用。没用的研究也是重要的。只
要能增加人类的共通知识和智慧财产,我想也是好的。”神冈的后续研究,也证
实了中微子质量不为零,将“极小”的基本粒子与“极大”的宇宙论研究相连在
一起。小柴的接棒人也已在诺贝尔奖的候选名单上。

  小柴常对学生提示两件事:其一,“我们是用国民纳税的血汗钱来追求我们
的梦想,买仪器时要努力省钱,不可依生意人所开的价格。”得奖后,他特别感
谢滨松公司,当年为制造实验所需的大型光电子倍增管而赔了三亿日圆。其二,
“想成为研究者,先要随时抱着三、四个有希望的‘研究鸟蛋’,机缘成熟时,
该会有鸟破壳飞出吧。”好好把握,幸运会来拜访有准备的人。

  大学时代,小柴必须打工维持家中生计,很少去上课,他在去年东大毕业典
礼中应邀致词时,特意展示他的“烂成绩单”。他说:“成绩单不是未来人生的
保证”。

  记者问他何以能得到诺贝尔奖,小柴回答:“白天专心做研究,回家后看水
户黄门(指为民除害的德川光国,日本的包青天)电视剧。”记者再问:“为什
么爱看水户黄门?”小柴说:“看到坏家伙被好人抓起来,就觉得很开心。”

  中微子也曾译为微中子,一位天文物理学者说过:“常会觉得自己只不过是
一个中微子,知识份子就像宇宙中的中微子,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有很小的质
量,宇宙的命运也就决定于这些不足道者。 ”今天,他的同行们已证实中微子
具有微小的质量,他对中国知识份子的期盼是否也有实现之日?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