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

对科技工作者的一个请求

作者:市隐

  看了《在科学殿堂,工作语言就是英语》中鲁白先生的观点,禁不住也想说
点什么。当然不是否定鲁白先生的观点,做为一个有志于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来说,
精通他们所从事领域的通用语言,可以说是最起码的要求,这与对普通学生和普
通民众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我做为普通民众的一员,只想说一下自己的一点愿望。就是希望科技工作者
在从事你们的研究的时候,能够尽量充当一下翻译的角色。翻译可以说是科普的
第一步,由第一线工作者进行翻译会更准确和传神地表达一个概念。

  象我这样的职业有时会需要海天胡地搜索一下自己需要的资料,而我也不可
能掌握那些专业英文词汇,只能靠汉语关健词去搜索。老实说,还有许许多多象
我一样希望时时跟上科技的最先进展的人,又不容易获得本专业的第一手资料,
只能靠科普介绍,关健词的翻译就尤其重要。

  另外,概念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石,如果在科学上有一个重要而基本
的概念,在这个文化中却没有对应词,那将是这个文明的莫大缺憾。不知你们有
没有看过《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这部电视剧,用汉语中的一个词“烽火”就能
讲清楚的概念,美国的科学家却需要费那么多的口舌,还扯到《指环王》去。

  再说说与饶毅教授举的bonding相似的binding这个词。在许多可视化的编程
语言如VB,VC中会碰到这个词,意思是指一个可视的控件如文本框(如google中输
入内容的搜索框)和后台数据库binding在一起,使得二者可以同步更新。软件界
一般把binding译为“绑定”,就十分形象。线路板制作工艺(COB)上会碰到
bonding这个词,意思不太一样,但也有结合、胶粘的意思,就直接叫成“邦
定”。饶毅教授接触的领域中bonding可能也有其特殊的含义。但我仍然认为翻
译出来比不翻译出来好,哪怕是直译。有可能刚翻译出来时接受的人少,但文化
是个长久的现象,只要概念本身有生命力,词语也就会有它的生命力。

(XYS2007081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