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孙士宏、高建国屡次散布谬论,地震局应当消除影响

作者:Amsel 

  地震局孙士宏、高建国两人的名字,读者应该不会陌生:前者是中国地震局
首席预报员之一,后者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近年来几次大地震前后,
这二人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媒体自己挑选的,还是地震局推荐
的。这两位“专家”,孙士宏经常代表中国地震局去和“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
的地震预报大师联络,而高建国本人则屡次和这些预报大师进行合作研究。所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大师们的各种“地震预测术”无一不反映了他们
是一群地质盲,而孙、高二人的屡次访谈,也经常暴露他们在地质学和地震学方
面的不学无术。下面仅举两个典型的例子:

  一、孙士宏的“大雨引发地震说”。

  这个谬论的相关文章挂在地震局的“中国地震信息网”上,并广为引用。孙
士宏的原话是,“华北和西南的大地震活动与震前多雨有关。通常,震前大约一
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降雨量最多的中心区域往往就是未来地震的震中区。在某些
条件下,大雨可能引发地震。”

  孙士宏这里提到的“大雨引发地震”,根据其上下文,所指为破坏性地震。
而这种说法出自对德国研究人员的结论的曲解,而德国研究人员的结论恰恰表明
大雨并不能引发有感地震,见《新科学家》的报导(注1)。此篇报道中文有翻
译(注2):

  “一些研究表明大雨可能会引起地震,但所需的雨量要比科学家先前想像的
多得多。而且,德国、瑞士和法国最近几年这些因大雨触发的地震都发生在喀斯
特地区。与此同时,研究大雨触发地震的其他科学家也表示它们都发生在喀斯特
地质区域。由于这些地震都比较小,人感觉不到,只有地震仪能探测到。…在非
喀斯特地区,雨水压力会均匀分布,再由河流缓慢释放,因此雨水渗透到地下的
压力就很小了。”

  所以,所谓大雨引发的地震,类似水库蓄水引发的小地震;由于溶洞蓄水量
比水库小得多,所以引起的地震都是无感地震。这和作为地震预报员的孙士宏所
说的破坏性地震,完全不是一个意义;孙士宏曲解德国研究者的结论来给“地震
预测术”辩护,是一种蓄意欺骗。

  二、高建国的“地震吸引台风说”。

  高建国最近接受采访时提到2007年台风“圣帕”之所以到达四川,原因在于
四川正在孕育地震(注3)。他的论点是,(1)地震之前地下积累了热量;(2)
地下热量造成震区气温比常年高9度;(3)地表温度偏高“吸引”了台风。

  上面这段狂想荒唐之处太多,第三点是气象学的东西,本人无法评论;只说
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荒谬:第一条,地震发生之前,即使岩石变形能够产生热量,
这部分热量也将通过传导和地下流体对流传递到远处,所以没有什么震区地下积
累热量一说;第二条更荒唐,要是震区地层把当地大气烤热9度,那么从地表到
地下潜水层,温度升高远远不只9度;考虑到大气对流,几十米、几百米处的地
下水不知道要烫成什么样。龙门山正常的地温梯度是每100米升高不到2度;为了
满足高建国臆想,需要出现一个极端异常的地温变化,这样的地温异常没有观察
不到的道理。所以不需要什么“严密的计算与论证”(热量传递、空气和地下水
流动的计算),就能看出高研究员有多荒谬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数学出身、专业越干越不沾边、搞地震而无地质学基础
的高建国研究员,也是“废除‘伪科学’提法”的网络签名人物(注4),某次
973课题申请失败后被“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顾问”陈一文当作主流科学的受害
者,更加说明这些人同气相求。汶川地震之后,科技部“香山紧急会议”倒是把
他请去了,发表了一通“中国的整体思维的方法对于预测大的地震有作用”这样
的高见。科技部在汶川地震后拨款三千万元用于研究地震,不知道高建国研究员
捞到一笔经费没有,他跟记者胡吹的那些是不是他“整体思维”的最新成果。

  孙士宏、高建国这两位地震局名人,屡次这样在媒体上发表谬论,严重损害
公众的科学素养,并且恶化地震研究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地震局对之不闻不
问,这种态度极端不负责任。本人绝没有主张对什么人封口,而是认为地震局应
当因势利导,在事后对公众给予解释。这方面国内外不乏先例。比如,今年美国
航空航天局的Freund父子吹嘘可以利用卫星图像预报地震之后,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的专业人员就曾指出这种观点没有依据(见本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会在地震预报上取得突破吗?”)。又如国内屡次有人把地震和天文现象
联系起来,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则指出“没有证据显示汶川地震
与天文因素有关,公众千万不要被此类信息所误导”。本人希望地震局能够对科
学负责、对人民负责、也对自己的名声和利益负责,把人情关系抛在一边,对打
着地震局专家名号散布的谬论及时进行澄清。地震局多年在地震预报方面误导公
众,现在对地震局既是一次考验,也是提供了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注:

(1)“Heavy rain can trigger earthquakes”(http://environment.newscientist.com/article/dn13371)

(2)http://discover.163.com/08/0226/11/45KI881A000125LI.html

(3)《新闻晨报》2008年10月7日,“国家地震局专家称我国地震活动开始进入活跃期”

(4)http://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7/fankexue14.txt

(XYS20081008)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