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读者评论“陈晓宁事件”(八) (以下摘自读者来信和“新语丝·读书论坛”的张贴。象网上所常见的, 有的用语感情色彩浓烈,不一定恰当。为了存真,尽量不做改动,有一 些消息未必确切,请读者自己识别) 我的感觉是公开信在试图按“国际惯例”的来达到其目的。在 “国际惯例”下,如果一个人有前科,那么其行为会较没公信 力。具体而言,如果一个证人以前撒过谎,法庭大概不会采用 其证词。如果一个政客被人揭出欺诈行为,基本上其政坛生涯 就此了结。所以公开信在置疑陈晓宁的献宝价值及其学术水准 同时,一并将其有嫌疑的基因库所有权及学历问题摆上台面。 按“国际惯例”,则陈的学术背景定会受到有关方面调查,一 旦嫌疑查实,身败名裂是一定的,从而公开信的第二、三个目 的可一并达到,即避免国家财产和公众健康受损,以及引起各 界重视从而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可虑的是公元两千年的中国早已习惯于所谓“英雄不问出处” ,人民笑贫不笑娼。可以预料到普通大众听不到或者听不得公 开信的声音,而上市的一如既往,入市的明白人要宰羊牯,入 市的糊涂人不在博宁,也会在宁博做羊牯。至于产前基因检查 ,一旦强制进行,一生只能有一个娃的父母们敢不做? 我对公开信的期望不高,只希望羊牯们听到风声,这次不要上 当,毕竟少一只羊牯,就少一分上市的兴趣。 (legendofthefall) 俺不知陈小宁事件,现在在讨论什么?有几个问题应该问问: 首先,无论是陈的反对者,还是支持者,下面结论应该是一致的: 陈在严肃的学术领域从事很不严肃的商业行为,基本事实是清楚的,成立的。 下面的问题是: 1)、陈事件不是孤立事件,有人问既然如此,为什么对陈的吹嘘造假如此严厉, 对别的更严重的却不闻不问?这有点象如下问题:全国官员大多腐败,比成严 重的多的是,为何抓住成克杰不放? 2)、方舟子人品不好,所以不能、或没资格说别人?这是问题吗?如果是问题, 那可以做如下工作,揭露方弄需造假的具体事实,但不应与陈的事件混淆。尤 其是,如果一定要把方与陈联系在一起,那就应对方对陈的帖子进行批驳,给 出具体错误之处。 3)、有网友说谁没有造假,谁没有污点?可以说,你如果仅仅是一个普通人, 没有人会对你有高的要求,即使你吹吹牛,造点假,正常的很,你是常人,没 人会追究。但如果你要成为公众人物,也就是你想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你就 应该比公众有更高的思想境界,你也必须接受公众的监督! 4)、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或是在国外的想回国的如果你想成为公众人物, 都应记住自觉接受公众监督,这是无条件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有人认为这将 引起“文革”。俺确实想知道,这种“文革”有什么不好?俺在此告述那些投 机者,毛的“文革”与这民主的公众监督根本就是两回事,别混淆根本问题。 俺们需要的是对公众人物进行监督的机制,但现在基本没有。在这初始阶段, 任何故意混淆根本问题,都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 (AAABBB) 这两天看到太多偏执之人. 后来发现这些人有一个特点: 只带了张嘴巴上网. 别人的意见根本听不进去, 也不去读整理好的材料, 也不管事情讨论到什么 阶段了. 两眼一摸黑, 发一些自以为是的谬论. 常常是把一些反复讨论过的 问题翻出来, 陈词滥调, 令人恶心. 这样的帖子, 有什么删不得? 删了那还不是活该. 这只带了张嘴巴上网的人, 还常常振振有词: 我有权力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 什么不理性讨论? 拜托, 大家都忙, 谁有那么多时间去一遍遍驳你的谬论. 如 果长了脑子, 自己去做些调研成不成. http://www.xys.org/pages/chen.html 长了眼睛, 不去仔细调研, 谓之"不明", 没带耳朵, 听不进意见, 谓之"不聪", 不明不聪, 被骂为弱智, 蠢货, 我觉得一点也不过分. (丁丁) 丁丁一针见血,我举双手赞成,呵呵。 看了这么久了,我算是看出来的。反对方 的,很少有真的赞同陈的做法而反对方, 而是单纯为了反对方而反对方,真没劲。这 辩论的基点和水平差得十万八千里呢。我 看还是让他们先补补课,再来吧。 丁丁的主题把这些人的本性,嘴脸刻划的 入木三分。 (心不在焉) 敬告汪海涛和博宁顾问团 如果你们不懂陈晓宁炒作为什么引起愤慨,清醒一下: 陈晓宁本人是一个高级技术员,而且可能是Korenberg 很喜欢的技术员,Adjunst Associate Professor 是Korenberg 为主就可以任命的,而正规Assistant和Associate Professor 是几百人竞争得来的。那些可以叫科学家,陈晓宁即使有Korenberg给的头衔还 是技术员。 不要说陈晓宁不是世界顶尖的生物医学家,Korenberg也不能说是。Korenberg可以说是科学 家,但既不是顶尖,也不是成果卓越。160篇论文不是顶尖的保证。她的文章在顶尖的杂志 不够多。在人类遗传学这个领域,Korenberg都不能叫顶尖的。大家认为的顶尖的是F. Collins, C. Venter, R. Waterston, L. Hood等。 Korenberg连前20名都派不进。 (书生气重) “博宁”手中有什么牌? 按说,新语丝论坛的讨论和二十几位博士、教授的联署信“博宁”方面 不可能不知道。以他们势焰熏天的宣传声势和“强大”的“顾问团”阵 容,如果不是被方舟子抓住了确凿的事实根据,他们早就反扑了!尽管 “博宁”依仗权势压着中国媒体不让“公开信”发出来,但媒体也没进 一步鼓吹,“博宁”也连忙对其网页作小幅修改。。。说明是打中了要 害。 看起来“博宁”方面是非常“忍气吞声”了。个人认为,经历过“文革” 的那帮老知青一代是非常狠辣的,他们经历过那个年代,学会了为达目 的不择手段,对他们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因此有必要评估一下“博宁” 手中有什么牌,早作防备。 1。陈的M.D.学位问题 陈没有美国的M.D.学位已为她自己在新闻报道中承认。从报道中提到她 “1980年毕业于海军军医学院”来看,她有无中国医学士学位也很可疑。 因为,在1980年时中国还未实行学位制度,据网友们回忆,中国也并无 一个“海军军医学院”。 但应估计到“博宁”方面为了纠缠方和签署名信的众人,通过中国官方 配合,给她弄一个什么“在职进修获学位”的证明,以此反诬众人。因 此建议:1,通过国内人搞清楚陈的“海军军医学院”文凭真像,即使 到法庭上也证据确凿;2。据有网友说,似乎美国有机构对中国的数所 医学院校6年以上的毕业生给予等同美国MD学位的认同。应搞清楚这一 点,避免给人以空子钻。 2。陈在“博宁”的网页上称“洛衫基加州大学副教授”,“。。。国 际杂志编审”的问题 陈根本不是她提到的那几家国际学术杂志的editor or member of editor board, 也不是加州大学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而只是一个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不妨向UCLA query:一个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能否向公众自称Associate Professor,UCLA? 以防对方倒打 一耙。 3。陈的学术水准和带回的基因文库的意义 对陈的学术水准,指出她并非PI(主研人),并未独立申请到grants(这一 点需核实), 她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仅4篇,且并非该领域的一流杂志, 这很好。这些都是客观事实陈述,有足够的说服力。 对陈带回的基因文库,评述时宜尽量公允,客观,这可能是最易于引起 争议的部分, 也是博宁最可能把水搅混的地方. 个人感觉, 生物基因科 学是一个发展极快, 未确定问题(uncertain)也极多的领域, 不大可能, 也没有必要对某一具体专题作出人人信服的权威性结论. 对陈的基因文 库, UC的评论, 以前陈实验室人的来函, 有关公司销售BAC板的网址..... 都非常好. 关于FISH技术, 陈自己以前写的一篇科普说出了真像, 应以 之矛攻其之盾. 有网友提到的Melvin Simons实验室, 我觉得应去搞清楚, 但不必马上公布.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另外, 也应注意论坛公众的言论, 对太出格, 明显是人身攻击的nonsense 的帖子宜删除, 以免授人以柄. 只是自己一点不成熟的考虑, 供网友们 参考. 要制止中国的学术浮夸, 虚假还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 巴山 09/04/00 也谈一点-- 关于工农兵学员之“回炉” 恢复高考前,理工科(或者也含医科?)大学或学院 的工农兵学员(74、75、76级)一般学三年。 由于80年后恢复了学位制后。这批工农兵学员中只一 部分在结业后又于80年代重回学校进修一年。史称“ 回炉”。“回炉”合格者,院校核发本科毕业证书及 学士学位证书。 此一背景仅供参考。 (阿猪) 是发“毕业证书”,用以评职称;没有学位。 (紫弦) 附属教授一般给这两类人:一类是你是捐了钱的大款,或其 他学校的名牌教授,或著名医生,授予附属教授,为本校 增光。要是得了诺贝尔奖,还可以写一句本校的附属教授 得了诺贝尔,虽然那人可能没来学校讲过一堂课。那些名 人往往挂着一大堆附属教授的头衔。一类是给与学校有合作 关系的机构成员,这种就不值钱了。反正既不算编制又不发 薪水,何乐而不为?至于附属副教授、附属助理教授,那就 更不值了,无非是给教授手下的资深技术人员的安慰职称。 Korenberg是UCLA人类遗传系的正教授(并非附属),Cedars- Sinai中心又是UCLA的合作机构,给陈晓宁弄一个不加薪的 挂名的UCLA附属副教授,有何难哉? (方舟子) Your and other posts about adjunct professorship are largely correct. In the UC (U Cal) system, of which UCLA is one of the nine campuses, the primary source of adjunct professors is local organizations outside the university. They are not considered as ``regular'' faculty members, i.e., ``ladder-rank'' or ``academic senate'' faculty members by UC's definition. They do not have voting power, cannot be a PI, not to mention supervision of grad students (they can assist, however), and most of them do not receive any pay. The appointment of adjunct professors requires only a CV with, say, two reference letters; it's pretty much a ruber stamp thing. I am a full professor in UC and has been invovled with many appointments of ladder and non-ladder ranked faculty members, and I feel I am in a position to comment on this thread ... A further clarification, but do not mean to fuel this wild fire. The appointment of an adjunct professor requires only the approval of a Dean; it does not go to campus committees as other tenure-track and tenure apointments do, nor does it require any approval from Chancellors (the chief executive of a campus). It does require, normally, a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mmesurate with the titles (adjunct assistant prof, adjunct associate prof, etc); in other words, in exceptional cases, work experience can count toward education. To draw an analogy, many honorary degrees are awarded to people who never received a comparable formal education but may have equal or more accomplishment. I am a casual net surfer and barely write, and thus I will not attempt to respond further, unless the need arises. (alsouc) 综述和论文的署名原则其实是一样的,即:贡献越大排名越前。 一般的论文,因为实际的实验工作是最主要的,项目主持人只是起引导和顾问的 作用,所以自然排在最后,而第一作者是该论文的主要贡献人。 而综述只是已有资料的汇集和评论,没有实际的实验操作,所以在写作过程中贡 献越大排名越前,一般第一作者是主要执笔人。倒不一定是项目主持人,很多时 候学生和博士后主笔时,项目主持人也会挂最后作者。当然,综述一般来说都是 由一个领域的专家来写,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项目主持人主笔。 陈晓宁没有署名最后作者的论文,说明她不是项目主持人;而没有署名第一作者 的综述,则说明她没有独立写作综述的能力(可能是知识方面或语言方面的原因)。 (城头) Dear Dr. Fang: I wanted to make a comment on the order of the author list of a review paper. It is correct that the first author is usually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PI). Other authors are usully listed in the order of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review OR the alphabetic order of their last names. This would make your point more accurate. Jing Zhou 方舟子: 我第一次看到你的大名,看到你有那么多的文章,我真羡慕。但我也要告诉你:我讨 厌你的调调!对别人指手画脚,好象你什么都懂。提问:你学过分子学吗?我听说你也在 美国呆过,出了什么成绩吗,你对人家的科研领域研究过多少???陈晓宁教授的研究的 领域关你屁事,我看你就像王朔一样是一个标榜:我是流氓我怕谁!的理论在网上的混混, 仅此而以。没事怕寂么的非常无聊的人,没什么意思。 (匿名,寄自 bta.net.cn) 您也别怪方老师这么弄 您说说,人家就是想出个名嘛。又不想做事业干啥的。 攻击、破坏再怎么说比创业简单吧?您还要人怎么做? 去搞个公司跟博宁竞争?我靠,用脚指头想一想嘛,人 家是谁?网侠,网络斗士,主业是斗、批、揭露嘛。人 家又不是生化学专家。怎么能去搞公司跟博宁竞争呢? 各人又分工不同,你不要强人所难嘛,你让掏了一辈子 大粪的同志去教钢琴,你不是找乐嘛你。 好好反省啊! (没知识的穷孩子) 金力为陈辩护,为方所反驳. 毕竟他还是想讲事实道理的.你冷嘲热讽,有什么意义? 方反法轮功时,你攻击他的动机,"想出名",还有点市场,现在有几个 人会赞同? 方反法轮功时,有人骂他"政府走狗",法徒骂他要"形神全灭",却甚少 人讨论他对法轮功的批判是对或错;现在你又来这一套? (ML) 科学院副院长的位子重要不重要? 1) 陈晓宁回国捞好处是肯定的。(活该) 2) 国家基因组北方中心分子细胞遗传实验室主任太重要了,不能给她, 但可以考虑中科院的付院长,据本人的有限资历了解,她比江绵恒好不了多少 (哈哈11) 千金买骨与鸡鸣狗盗 这几天为了陈晓宁的事,网上吵成了一锅粥。本来,稍有推理能力的人都明白,陈晓 宁女士在国外的这几年里,即使每天都不吃不喝也不睡地进行研究,也不可能象某些 国内新闻中报道(或误导)的那样独力发现这三大基因库。这三大基因库里可能有她的 研究成果,但更多的可能是别人的研究成果。她若是喜欢将自己的简历写得天花乱坠, 那也很可能不过是虚荣心强一点罢。柳亚子当年自称他的诗文第一,毛泽东第二。倪 匡称金庸最自豪的是他会跳芭蕾,而不是他的武侠小说。至于毛柳二人的诗文造诣高 下,金庸的芭蕾到底跳得如何,人们自有公论。 然而,陈晓宁女士是不是有博士学位,是不是在国外当过技术领导,是兼职副教授还 是正牌副教授,好象与她带回的基因库关系不大。英雄不怕出身低,若是以一个人的 学历和经历来衡量一个人的才能和本领,恐怕很多历史名人都要不合格。爱迪生没有 上完小学,并不妨碍他发明电灯。爱因斯坦没读过博士,也并不妨碍他创立相对论。 盖茨从哈佛退学,至于他当初真的是为了办公司,还是因为成绩一塌糊涂,根本没人 在乎。人们只在乎他创立了微软。 陈晓宁女士的事也是这样。她是不是学术骗子恐怕不能用她有多少学历来衡量。至于 她的动机如何,是为了沽名钓誉还是为了报效祖国我们现在无法确定。到目前为止, 唯一能确定的事实是她的确带回了这三大基因库。这三大基因库有没有用,有多大的 用,甚至该不该用,尽可存疑争辩。但存疑也好,争辩也罢,都应从纯学术的角度出 发才对。不问青红皂白,先给人家扣上一顶学术骗子的帽子,就未免过分了。如果认 为陈女士行骗证据确凿,何不告她一状?要知道,不论在哪个国家,诈骗可都是刑事 犯罪。 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陈晓宁女士有没有真本领,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基因工 程这事儿,可不是光凭一张嘴就能过日子的。 然而从这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中国的人才危机,更严重的是如何招揽人才的危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外流”一直是中国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如何才能使人才回 流,也一直是让政府大伤脑筋的课题。诉诸于“爱国主义”是一个在建国初期吸引了 无数海外游子的方法。但在这信仰破灭,物欲横流的世纪末,却显得苍白无力。 《战国策》上讲过一个“千金买骨”的故事。想当初齐国差点灭了燕国,燕昭王即位 后日夜图谋复仇,然而无人投效,他只是一个光杆司令。于是他跑到当时的贤人郭隗 那里求教。郭隗对他说道:“以前有个国王愿意出一千金买一匹千里马,三年都没有 人送货上门。于是他的手下就说‘让我去买’。国王同意了。过了三个月,手下回来 禀报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惜它已死了。所以我花了五百金,把死马的骨头买 回来了。’国王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哪能要五百金!’ 手下说‘天下人听到大王连死马都愿付五百金,活马岂不是愿付得更多?现在就会有 人送千里马上门了。’果然不出一年,那国王就得到了三匹千里马。现在您要招揽人 才,请先从我招起。若是连我这种人都能当官的话,还怕比我有能力的人听到了后不 来吗?”于是燕昭王立刻拜郭隗为师,不出一年,各国人才汇集燕国,燕昭王依靠这 批人才,终于复兴燕国,向齐国报了仇,把齐国打得差点亡国。 政府现在对学成归国的人士采取的也是这个策略。这也难怪,好不容易有人回来,而 且还是要来报效祖国的,还不值得大书特书一番吗?但是这些年下来,典型树了不少, 人却回来的不多。即使那些回来的,也多数摇身一变成了外资的买办。哪里有故事中 人才云集的景象。这实在是让人迷惑,难道中国的古老智慧已丧失了作用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另一个和人才有关的故事。战国时齐国的孟 尝君慷慨好士,门下有食客三千。一次他在秦国被秦王拘留,眼看要被杀头。于是他 托人要秦王的小老婆为他说情。秦王的小老婆开口就要他以前献给秦王的白狐皮袄。 孟尝君没有第二件同样的衣服,正在焦急之中,他的一个擅长偷盗的门客为他将白狐 皮袄从王宫中偷了出来,重新献给了秦王的小老婆。于是秦王在一阵枕头风中将孟尝 君放了。孟尝君连夜逃跑,跑到边界时天还没亮。边界的关门要在鸡叫后才会打开, 而秦王醒悟后派出的追兵已经追近。幸好门客中有一位是口技演员,临时学了几声鸡 叫,赚开了关门,这才脱了险。 从表面上看,孟尝君能得脱大难,完全是靠了这两位“鸡鸣狗盗”之徒。他对人才的 招揽是成功的。然而,后人对此却有不同的评价。王安石就此提过一个问题:“如果 孟尝君真有食客三千,又久居齐国的相位,为什么他不能使齐国强大呢?” 他给出的答案是:“孟尝君成天招揽的全是鸡鸣狗盗之徒,真正有才能的人耻于和小 偷,卖把式的为伍,根本不会来。所以孟尝君招揽不到齐国真正需要的治国人才。” 姑且不论鸡鸣狗盗之徒算不算是人才,王安石的评价至少对现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千金买骨”中的那匹死马本身是真的千里马,所以人们才将活的千里马送上门来。 郭隗,本身是当时公认的人才。他自比为马骨,一是自谦,二是因为当时比他出名的 能人多的是。人才云集燕国,不是因为燕昭王雇了一个饭桶,而是因为燕昭王真正起 用了一个人才。假设那马骨属于劣马,还会有谁不认为买马的国王是呆子?假设郭隗 是个蠢才,还会有谁来投奔燕昭王? 现在也是一样。只凭着人家公司散发的一些公关材料,就把陈女士捧成了爱国爱民, 无私奉献的女英雄,独一无二的女科学家,还要给她加官进爵,未免有些离谱。闹到 在海外的诸位网上同仁,咬牙切齿,非要将其批倒批臭不可。这恐怕是那些高高在上 的决策人士始料未及的。究其原因,不过是有人认为陈女士的能力不能服众而已。 如前所述,陈女士的能力如何还有待验证,套一句老话,现在最多也只是树了一个有 争议的典型而已。毕竟人家还是在国外作过一些学问的。比陈晓宁事件影响更大的是 把江绵恒升为科学院副院长一事。 江绵恒先生倒是正牌的博士,好象回来后还当过一阵子什么研究所的所长。但从商日 久,专业水平如何,不得而知。这次江核心内举不避亲把他提升为科学院副院长。却 也没见到写公开信的几位反对这件事。更不见网上铺天盖地的围剿。这是因为江先生 有正规的学历呢?还是因为陈女士没有一个好爸爸? 还是让我用小人之心来度一下诸位写公开信的君子之腹罢。其实大家对江先生也是不 服气的。但由于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家也就将这口气憋在了肚子里。碰巧陈女士 的自我推销见了报,又被封为“千金马骨”,大家的这口气顿时有了可以发泄的理由 和对象。 好了,我的分析到此也要告一段落了。诸位写公开信的网友,指望政府改变千金买骨 的政策,我看是不必了。如果真要报效祖国,又何必计较名利地位,回来就是了。怕 只怕高不成,低不就,死抱着“不与鸡鸣狗盗之徒为伍”的观念不放,又见不得别人 去与“鸡鸣狗盗之徒为伍”,那中国的人才才是真的丧尽了。 (石坚) 是这样吗? 你是代表政府吗?如果不是,要俺怎么说?俺应该说,你曲解了千金买马骨 故事的原意。 该故事是实事求是地告述人们,千金买不到千里马,于是千里马骨也买。体现爱 才心切。而国内媒体告述人们的没有买到千里马,而是买到了世界独一无二的 “千里马”---基因皇后。所以,如果你能代表政府,那么俺要说,你在挂羊头买 狗肉。 因此,如果政府真地想千金买马骨,那就应该实事求是地告述国内外,俺买得 是普通的“马骨”,而不是“千里马”! 很遗憾,到目前为止,俺们还没有看到根正的报导。 因此,只有两种可能:1)陈搞假材料,政府、新闻界上当受骗;2)国内新闻在搞 假大空。无论那种情况,都与你的“千金买骨”故事、愿望相差千里! (AAABBB) 陈是美国人,可不是报效"祖国". 江还是中国人吧.不过他当科学院副院长确实叫人怀疑他的能力.但中国官场 的事情大家也明白,比这更腐败的事情多得很.如果陈也象江那样低调,当个 主任静悄悄的,而不是这样大吹特吹,把商业炒作带到学术上来,大家恐怕最多 就网上牢骚几句而已,象当初江当副院长那样. 柳和金庸的"自夸"局限于自己,并没有到处乱吹.金也没在自己的"明报"上吹 自己是世界顶尖舞蹈家.大家也知道死马的骨头是骨头而已,并没有把它当成马 来吹. (ML) 你是废物还是故意转移视线?? 做事是一码归一码。现在是“陈”是不是骗子?这种现象 是不是应该揭露和批判? 现在可好,变成了你谁谁有没有揭发的资格了的争辩!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人身攻击! 请不要转移视线! 如果您认为“陈”是顶尖科学家,拿出有力证据来。 想必你们也是清楚这个"research scientist"的含金量吧。 如果您提不出来,那建议您就看热闹吧,要不,我就认为您也 是有将来也这么回去“骗”的想法! “以前那么多回去骗,咋没人出来揭发呢?” 事情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 中国受这种伤害和损失还少吗?你们也许也知道我们中国人 在国外的“信誉度吧”! 别老纠缠在“小偷有没有资格检举杀人犯的文题上了”。 没有真凭实据支持“陈”的,您就别瞎起哄了。 我想到现在大家都知道“陈”的底细了吧。 只希望以后那位还想回去骗的话,别这么张扬就好了。 我们中国大家水平都低,起码也得选个较好的吧。 (WhoWhatHow) 陈的问题不是学术争论的问题。 好象很多人还没有搞明白这个。很多证据已经表明,陈是在利用人类基因草图公布 的余热和国内人民对优生的重视而骗钱,骗名。 (孤烟直) 关键要指出它们是打着“贡献”搞“欺骗”。这比赤裸裸的欺骗更可恶。 很多人一直认为它们好歹回国“贡献”、“投资”(?)了,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还有人 质问别人为什么不回去。 而事实恰恰是这种打着“贡献”之名的“欺骗”比真正的欺骗更令人憎恨,惶论贡献。小偷 打着义务修管道的名义到人家里行窃,还要我们称赞道“他的确是来修管道了”吗? (AA) 利用中国不是爱国是骗国 给中国做事与利用中国人赚钱是有本质区别的 (书生气重) 圆舟子要在国内征求签名,辩解对他们的批驳。不知道他们会用什么材料/借口去误导一些 还不大明究里的人,骗用他们的学术名誉。。。觉得眼下紧要的事,是把真相尽快晓以天下 。公开信推敲实在了,尽快找渠道发出去。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塘子里的水搅得更浑了,澄 清起来更麻烦。 公开媒体一时发不了,可先发各院校和科研单位 先把圈子内摆平了。心甘情愿上博宁船的,是他们自己的事。但争取不让其他人受蒙蔽,被 利用。 (大头) One paper Chen served as the last author published in Cytogenetics and Cell Genetics is an original paper (not an review one, please note). That paper described a detail technique potocol about combining FISH with flurorescence reverse chromosome banding (R-banding) for gene localization. The method is useful for gene assignment. Obvioulsy, she spent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for such method paper but finally her boss was the first author and the correspondence. Chen, or course, could stand the second and also the last of these two authors. But she was not the correspondence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for evaluation of papers. In most situation, the first author is the major one for the project and the correspondence is the boss. Only if the guy does the major work and also relatively independt, then he/she may serves as the correspondene). That is a real reflection of Chen's position in that lab. (UC) 判断论文三原则 (1)杂志级别的高低 (2)第一作者的数目(证明你是主要贡献者) (3)通讯联系人(corresponding author)的数目(证明你是老板,有选择研究方向及带研究生的资格) 对非第一作者且非通讯联系人的文章的确没啥意义 (postdoc) 方舟子博士,你失败的几率正在增加 批倒陈,你的胜算本来不超过40%,而使你在这事上自取其辱或自取灭亡 的几率却大于60%。如果保陈派应对不当,才会使你的胜算超过50%。 如果BULUNUO和鲁星真是保陈派的人,那么他们的应对得当,而且是正道, 而你方舟子的回应却很让你失分。你对BULUNUO的回应在文字上虽显得 正当,但在实际中却是过于霸道和强加于人,行不通的。你文章的刀笔功夫 虽比他的好,但在为人的真正道理上,却远逊于他。而你将鲁星与朱海军相比, 这只能让人认为是你在理亏的时候,使用你惯用的刁蛮的网争手法来扰人视听 了。 舟子,网路世界毕竟不是现实世界,你上网多年,在网上杀人或伤人无数, 但那毕竟面对的是虚拟的笔名,做游戏文章而已,而不是活生生的人啊。 在现实世界中,还是多与人为善,以建设性的态度来解决问题为好。你如果还要 用你那网上惯用的逐字挑错,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然后彻底击倒对手的方法 来处理现实问题,那会不知道有多少罪不当诛的人死在你的刀笔之下。 如果你现在收手还为时不晚,你的那封公开信,仍会其到积极作用。除非你还 握有什么陈晓宁的更黑暗的证据,否则倒陈失败只能是你的必然结果,而且更为 可悲的是,你的失败并不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什么英雄式的正义的失败,而只能被 认为是由于你个性偏执,不能容人的失败,是自取起辱,自取灭亡的失败。 舟子,请三思。 (刘芒教授) 吓唬人? 你的东西读起来空洞无物,倒有点恐吓的味道,有证据拿点出来.看来你比方舟子他们还差那么 一点。 (刘不平) 与人还是要宽容,不要有治人死地而后快的心态和言辞, 即使在理,往往于事无补。每个笔名后都是一个人, 并不是世仇和死敌。 (探讨) 你可能看明白了,也不愿承认,这里没有人将陈女士看做世仇或死敌。 但是,这里摆出的事实太沉重,陈女士渐渐地被这些难堪的,又 无可辩驳的事实逼得无从招架,所以干脆装聋作哑,置之不理。你的功能就 在于颠倒因果关系,在此摆出公允的脸来,指责方舟子拿事实和学理治人于死 地而后快了。 (蚬仔) > 批倒陈,你的胜算本来不超过40%,而使你在这事上自取其辱或自取灭亡的几率却大于60%。 > 如果保陈派应对不当,才会使你的胜算超过50%。 这里的几率,我无从推算,可否请教。个人认为,该用百分之百的努力争取任何几率的 胜算。如果你坚信你是在作一件正义的事的话。 > 如果BULUNUO和鲁星真是保陈派的人,那么他们的应对得当,而且是正道, BULUNUO 的贴置明摆着的事实不顾,环顾左右而言它,妄打迷踪拳,扰人视听,正道何来。 > 如果你现在收手还为时不晚,你的那封公开信,仍会其到积极作用。除非你还握有什么陈晓 > 宁的更黑暗的证据,否则倒陈失败只能是你的必然结果, 如果失败已成必然,你也不必忧心忡忡,等着看你的预言应验好了。 (大头) 刘芒教授: 老兄的想法跟俺这样的人真是很不一样, 上来老兄就开始计算, 批倒陈的胜算是多少,批不倒,自己被打倒的几率又是多少, 保陈派又有什么人,应该如何应对, 如果再批下去,大约要失败,要自取灭亡, 老兄,你是不是文革时期批人斗人起家的? (黑吃) 如果博宁的行为都不能被制止, 我们不回去就是了. 舟子继续在这里当他的版主, 我们在这里开汽车, 钓鱼, 做试验, 炒股票; 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是不是想威胁方版主. 你是什么人??? (二百五) 再告汪海涛:陈晓宁在美国列MD是可以被开除的 你们在中国宣传里是没有这个博士学位,可是大家发现她在美国的网页上有,你可能比大家 都清楚她在正式美国履历上有没有MD. 美国对中国正规5年以上医学院毕业是可以承认MD同等学历的,但是对于3年制医专或技校、 护校毕业的是不承认同等学历的,你就是有本事到中国的学校去编一个5年学历,也是没有用的。 这个事情就是Korenberg也不能保她。 教育汪海涛和博宁顾问团:陈晓宁称“基因女仆”没有人反对,称皇后大大不妥 因为断定你们有人在看这里的网页,你们也就不要躲闪了。 你们也许说是媒体叫她基因皇后,可是在采访中她被问到这一称呼时她不否认,而是说,不 管他们怎么说吧,是半推半就地接受。 给汪海涛上课:Watson 和 Crick 都从来没有被称为基因皇帝 你赶快去问问你的顾问团是不是这样。 Watson and Crick两位是发现DNA双螺旋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是上一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 家。 他 们 工 作 是1953 年 做 出 来 的。 如果陈晓宁报名去做他们的技术员(科研女仆)而被接受了的话,都是莫大的荣誉。 不信问问Korenberg去:看Korenberg是不是会觉得自己做不到Watson and Crick的学生。 (书生气重) 关于“博宁”的几句话 刚才在下面跟了一帖,谢方君作答。这两天看了不少帖子,对 网上争论的博宁一案,也想说几句: 1。ADJUNCT PROFESSOR 通常译为“客座教授”,虽然英汉辞典ADJUNCT 解为“附属”。对该词使用较为普遍的译法,对打假一方并无害处。 2。圆舟子先生想看方舟子的论文,可到WWW。XYS。ORG,那有链接。 好像在《自然》《细胞》都有。 3。DOCTOR有医生和博士两个意思。有人要钻空子也确实没办法。 4。本人太座曾在CUNY就读。进入硕士PROGRAM要学士。就已知情况看, 陈只有国内大专学历(ASSOCIATE DEGREE),是走特殊途径上的学, 5。陈在研究室的二把手地位似乎没啥好议论的,不管其老板看上陈 的什么。三分做事七分做人,中美一样。 兄弟是外行人,也看不惯国内媒体的胡吹,就事论事。 (过路) 客座翻译不妥 "客座教授"给人的印象是在其他大学任教授, 利用SABATICAL LEAVE 而去UCLA教课 陈显然不属此例 (十三不靠) “客座教授”是Visiting Professor 《新英汉辞典》将ADJUNCT PROFESSOR译作“(美国某些高等学校)副教授” 不是“教授”。我已解释过,Adjunct Professor和 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也差很多。 (方舟子) 她的学位不是在中国吹是在美国列 MD的问题不是翻译问题,她不是称Doctor Chen的问题,是公开列出 Xiao-Ning Chen, MD。 没有这个正式的MD,虽然Adjunct位置容易一些,但没有最高学位时,医院和学校的要求就 会突然增高。她就有可能通不过平时橡皮图章一样的 “审核”Adjunst过程。 (书生气重) 陈没冒充DOCTOR,但陈很可能冒充学士,混进CUNY。 我的意思是,从法律上说,陈没冒充“副教授”和“DOCTOR”。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的《新英汉辞典》将ADJUNCT PROFESSOR译作 “教授”。我也见过ADJUNCT PROFESSOR被称为“客座教授”的。 CUNY 的GRADUATE PROGRAM入学要求是学士,相信十二年前也一 样。真要打官司,这才是要点。 (过路) 陈自称就读纽约城市学院 -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CCNY - CUNY 的一个 College。大概是CUNY系统里录取 要求最低的了。 因为发出过量的I-20,早在90年代初就上了领馆签证处 的黑名单。 陈总是走运,出来的早。 (老插) CUNY以前凭自带成绩单便可入学,约九五年后,非要直接寄往 学校的成绩单。八成是陈某一类的多了,遗害后来者。 (过路) 也谈几句批陈运动 我以为陈之事, 是一主流和之流的问题. 以下几点, 希望大家冷静想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 历来是"名份"最为重要, 干"实事"则并不重要. 陈看来一直与国内同行小有合作; 此次商业抄作固为缺处, 但她能回国 做事仍为主流因素. 就为了有报称她为"基因皇后", 大家可以忽略陈 干实事的一面, 而为一个名份争论一万年? 我觉得不应伤害一个做实事的人. (二)中国文化的劣根性之一, 是窝里斗. 远的不说, 就从吴三桂领清兵入关, 到抗战,到文革, 国人在内斗时, 是那么关注, 那么执着, 那么全力以赴, 那么好勇斗狠, 令人感叹.可以忘掉正经事情, 也一定要对手批倒批臭, 恨不能再踏上一万只脚, 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这种劣根性并不因有了高学位而减轻. 要不毛的文革怎么会那么容易发动呢? 我话说的越来越难听了不是?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我觉得公开信给国人提 个醒是有好处的. 但凡事要有个度. 过度为错也. 你们不觉得大家情绪有点太激动了吗? 不觉得都有点"网上文革"的味道了吗? 怀疑一切, 打倒一切; 批倒批臭; 挖祖宗三代; 抓后台; 揪保皇党; 大串联.... 有这劲儿, 干点别的不行吗? 当然, 我相信大家都是一腔热血. 但好心不一定办好事. (五台山人 (不认识陈, 与博宁没联系)) 度就是起码要遏制陈这个骗局的继续。 这里批的正是陈不干实事,而只会沽名钓誉。不可以对她的批驳 解释为对‘基因皇后’的嫉妒。有谁会对‘两弹元勋’和 ‘杂交水稻之父’说不呢?你叫什么不要紧,重要的是你要配。 把所有的争议归于窝里斗是荒谬的。难道一个齐唱赞歌,互相遮羞 的社会就真的能进步吗?我掏你的钱包,你是否可以和我就着咖啡 来商量。有度是对的。现在的度就是起码要遏制陈这个骗局的继续。 (赵阿Q) 事件的要害正在于“实” 比如基因产前诊断的运用问题等等,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在国内舆论对此严重误导,而且 竭力封锁反面意见的情况下,其可能产生的后果也是实质性的。这不是正经事是什么。 如果博宁大大方方出来把问题跟大家澄清了,大家当然还有别的正经事也要做。 不要动不动就拿文革上纲上线,这本身就是文革遗风。 (大头) 如是学术问题, 就没必要给对方戴"骗子"的高帽子 您现在说的又成了学术问题. 到底是个"骗子"问题还是学术问题? 如是学术问题, 就没必要给对方戴"骗子"的高帽子. (五台山人 (不认识陈, 与博宁没联系)) 真新鲜, 这“学术骗子”是啥东西? >您现在说的又成了学术问题. 到底是个"骗子"问题还是学术问题? >如是学术问题, 就没必要给对方戴"骗子"的高帽子. 这问题问的越来越弱智了! >五台山人 (不认识陈, 与博宁没联系) Who knows? Who believes? Who cares? 此地无银三百两! (LZ) 如果对方不公开出来争论,就不是学术问题 你见过有哪个学术问题,一方站出来揭批,另一 方躲着至多发发匿名信吗? (方舟子) 我个人认为陈不可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他们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您及其他网友是不是 吃饱了有撑的,在这儿瞎折腾? (农民) 出墙的橼子先断?永远如此? 就回国做实事(不是说吹牛)这一点来说, 我觉得陈事实上很可能比这网上批她的人们要高大的 多(再重复:是说做事一点,不是说基因皇后封号). 可在这网上, 陈显得如此渺小/可鄙, 而大家伙 形象都如此高大. 这使我想起国内一句话: 干事的不如看事的, 看事的不如骂人的. 当年当TA时时曾有一白人TA问我,说他听说你们中国有一风俗,谁出头谁遭大家白眼和攻击. 我 没想到他知道这个. 只好不情愿地给他解释了中国的"出墙的橼子先断"的民风. 但我赶紧加一句, "现在越来越好了". 谁知道呢? (五台山人 (不认识陈, 与博宁没联系)) 俺还真想请教:这里哪位做的实事有陈希同、成克杰多? 另外,一个“科学家”因为做了“实事”,就不需要科学道德了? (离乡客) 何以见得其他人就比陈实事做得少 了 公开信上签名的几十名中外学者教授,都不如陈做的实事多?我觉得你有些先如为主。大胆 假设不妨,用心求下证行不?不要太主观臆断。 (大头) 如果是坏橼,则暴风折之。 (孤烟直) 批评陈晓宁的弄虚作假,就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一个基因文库,可能是有些贡献,但助长虚浮作假的学风, 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现在国内有些少年儿童节目里已经开始把陈作为榜样介绍给 孩子们,所以,弄清陈晓宁事件的真实面目是有社会意义的. (reader123) 五台山人,俺也给你一句中国俗语,真金不怕火炼! 中国百姓肚里都有一杆称! (AAABBB) 三十多个科学家联名写封公开信 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术声誉纠正国内媒体的错误, 怎么能说成是"网上文革"呢?这样说的人自己太激动了吧? (reader123) 陈阵营说:我们还不能平心静气的把问题太抬到桌面上么。那我们等着陈阵营公开 buluno 说: >批评的目的是团结。在告别了敌我矛盾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我们还不能平心静气 >的把问题太抬到桌面上么? 方舟子信在公开的写作过程中,陈阵营也有人上来攻击方了,为什么陈阵营不能公开任何名字? 方这一群有没有公司的经费,也没有中国的官名在后面,陈阵营这么貌似强大,还怕这些年 青人怎么样? (书生气重) 其实我也有时看不惯方的专横,但这件事上他是对的。 坦率的说,我认为方的长远发展方向是独裁。他恐怕他还没有 这个能力。这世道了,谁还能左右谁的思维?方这件事做得对, 我支持。他以后有不对的地方,我自会反对。他若封我IP,我 不来就是,让他在自家自留地里撒泼。 冷静想一想,方出道以来,好象大问题上还真没太出过错。我 就认这点。其它的出世方式问题对我来说是小节。我若看不过, 不与他交往便是。让他自己清高也好,蛮横也好,孤独也好, 他若不是我的朋友,对我也没大伤。 反方的,不服,谅出你们的本事。只要你们能写出比方还好的诗, 我就认你们语文水平比方高。你若拿出比方还有逻辑性的文章, 我就认你比他还能论辩。我就不谈方的文章的思想性了。你要拿 得出来也是你厉害。 要说方蛮横,我也不太同意。可仔细想想,我连着看几封弱智贴子, 也是心烦。只怕刚开始还有心理论一番,再后来,就觉得为那种人 敲几个字都是浪费。这也实在不怨方。一个人再好的脾气,若天天 被弱智贴子缠着,只怕也会烦了。不信,你写封信给江泽民看看, 看他会不会给你回信。99%以上他看都不会看你的信。这个删贴 也没有本质区别。你觉得你怨,花了3天时间写的信人家看都不看, 那也没办法,别人对你就是不感冒。一句话,网上跟生活也差不多, 用脚投票。你要不高兴,大可不来。你要是还觉得冤,天天在 后面缠着,被人奚落,那也是活该。 有人不高兴方出名,真是想不通。你若有方的水平,你想出名 还不容易。出名说到底就是大众的认可。你没那个实力,出不了 名,那怨谁? 我从来不反对为正经事出名的人。这种人越多越好。这叫取之有道。 我只反对靠欺骗博取名声的人,象陈小宁之流。 TMD,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害得我敲这么多字。 (SHESHE) 中国离不开方舟子这样的好汉 因为爱看新语丝,逐渐知道了创办这个网刊的方舟子先生。 陈小宁诈骗案(她冒充学历回国骗钱还算不上诈骗吗)这件事, 身在海外的游子揭漏的及时,让俺们也长了见识,多亏了象方舟 子这样的充满正义,爱怒发冲冠又学识渊博的勇士,还有同样 充满正义的游子们! 在此俺象方舟子先生鞠躬了! (挺方) 公开信上三十多位生物专业人士用自己的学术声誉在说话, 说明陈晓宁有些问题,而至今用真名实姓为陈说话的专业人士, 好象都是博宁公司顾问团的成员. 在国内国外学生物的中国人很多,希望有更多的专业人士能够 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良知,对此事做一个认真的判断,说说自己 的看法. (reader123) 确有博宁本身人马也上了这里,虽然不是所有反方的都是博宁人马 (事实) 问题是有些人不懂生物科学,难免会有看法, 特别是对方舟子有看法。 不过,我在其他论坛上也看到些令人高兴的现象。 随便举个例子,有个叫XX的生物界人士,平时对方舟子 也没什么特好感,但也对“陈晓宁事件”有个客观的评价。 这也说明,陈女士的骗术在生命科学领域里难以得逞。 问题是,咱国家有个坏风气,喜欢瞎吹喇叭乱抬轿子。 考虑到咱还是个穷国,禁不起瞎折腾。因此,舟子的棒喝 是有意义的。当然,也要防止搞群众运动的倾向。 我历来反对群众运动。 (江淮) 闹革命不能太幼稚 任何运动,搞破坏最高的办法就是以支持的面目出现, "打着红旗反红旗."假装支持,把水搅混.比如6.4,一 些流氓老粗之类,对问题本来一窍不通,却偏要以支持 民运的名义,大发呼吁,狂飞摩托,当街烧邓像.把本来 有意义的对话推向荒谬,变成混战,达到把事情搞坏的目的. 有人提出要警惕老知青.有些道理.老知青大多很好, 也有一些混江龙.平常面目温和,关键时刻蹦出来, 以激进的面目扮演出头的角色.属于大盗不操干戈, 欺骗性强,破坏力大. 我们珍惜眼睛,就要把它擦亮一些,不用亮到一百支光, 40支光就行(但注意别用湿布).看看激进的那些有没有 老知青.我观察是没有.不过既然有人提出来了,是否查 一查?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随便) 当年小方子有一句格言:“我就是要出名!”时至今日,一如既往,一切还是围绕这个。 身后抬轿的喽罗,面前掐架的对手,都是出名的不同需要。除非有本事将丫踩到烂泥里, 都会变作其成名的阶石。:)年轻一代的人啊,历史已经把答案写在那里了,就是不肯 去研读。 (羽箭) 正告“布法罗的第二才子”羽箭 请你出示任何证据证明我在何时何处何篇张贴说过 这么一句格言:“我就是要出名!”(别是把朱海军 的张贴按到我的头上了吧?)。你可以象那些为陈 晓宁抬轿的人那样怀疑我批陈的动机是为了出名。 但是你要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曾经说过这句“格 言”,就是对我的造谣诽谤,就是有意在向这些人 提供伪证。 关于这位“布法罗第二才子”是何等样人物,有着 如何肮脏下作的心态,请参看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 《说“第二才子”》: http://www.xys.org/~fang/doc/misc/wangshi/caizi.txt http://www.xys2.org/~fang/doc/misc/wangshi/caizi.txt (方舟子) 很多人对方有私怨 方因对法轮功和基督教的批判,结怨恨多。从网上看,对方的攻击,大多属人身的 攻击, 可惜,如此多的信徒,还每见什么高水平的。 (611) 打个比方,请大家指正。 一个比外界落后的农村从来没有过电视。一天一个城里的商人带来了一台黑白 电视,说这是最先进的,我把它捐献给你们。村民们欢欣鼓舞,尊他为圣人� 村里的干部也都说他贡献大。 由于该农村是山区,需要差转台才能收看节目。于是村里人倾其所有助那商人 办了一个电视接受公司。每年由村里交钱收看电视节目。于是商人也赚了大钱。 这事后来让别的城里人知道了,告诉村里人说:你们上当了。外面早就不看黑白了 大家都用彩电了。 于是乎有人就不高兴了,你是何居心说我们的圣人是骗子?有本事你也送一台 电视或什么的。 后来逐渐村里人也醒悟了,可惜没钱再买彩电了。只好又看了很长时间的黑白。。。 (JOEJOE) 据方舟子说,这黑白电视不是陈小姐的.是小姐从一个慈善机构免费领的试用品,能看是能 看,只是没有天线和遥控器.她把这台电视献给村子,是为了好卖她自己的天线遥控.还告 诉村里人,这电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她的发明,将造福全村后代.要村长给她捐钱,开 发这电视的使用方法. 舟子说:如果村里人想要这黑白电视,给那慈善机构写信,也能得到,不过花点运费.即使要 买天线,没准比小姐的还便宜. 另外听说这村子里的能人其实不少,论攒电视,至少要比陈小姐和方舟子高. 可他们不是村管会的,都在地里种庄稼,村长对电匣子很精通, 对电视就外行了,方舟子是浪子不回头,陈小姐就成了活菩萨,当了电视大庙的主持. 懂电视的小伙下地回来,想进庙里瞧瞧,村长说,毛手毛脚,没的碰坏了电视,出去吧. (道听途说) 陈小宁的钱是哪里来的? 陈小宁的两千万是从哪里搞来的?使美国人给的还是中国人那里骗的? 如果前者,那你就由他去搞,反正是给大陆刺激经济,但若是后者,还是得弄清楚, 别浪费国家的钱! 方舟子有什麽居心是他的事,谁没有私心忌妒心?anyway有人吵,总还是有利于 公众看到两边的情况的,不能偏挺偏信吗. 陈小宁摇把学术变成商业,就跟明星一样,要接受舆论监督,为啥有人一定觉得 她是个女性就经不得反面冲击呢?这一点就要不得!大家不是最爱炒女明星嘛, 越负面还越激动.... (我想回大陆) 一年前方批判法轮功时, 有人骂他"政府走狗",当时我虽然赞同他对法轮功的批判, 对他的动机多少有点怀疑;现在他干的至少是和政府不一致的事情,"政府走狗"没人 骂了,又出来个"loser". (ML) 看了一夜的双方论战,原对陈事件一无所知,现在也知个八九不离十了。看来陈副 兼职教授确是在弄虚作假,欺骗世人,这不是商业炒作而是科研人员的基本道德问题。 (1)不能相信"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在美国没有tenure的位子,甚至连assistant prof.也不是。在美国可能找不到一个research scientist或adjunct associate prof.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这是常识性问题。 (2)不能相信无价之宝一说。美国海关不会让无价之宝被轻易地带回中国。这里还有 个产权问题。老土在下实验室干活前,必须先和学校签个知识产权协议,所有成果及 专利都归学校所有,如专利卖出个价钱,学校得大头,老土只能从老板那里得点蝇头 小利,个人转让技术是绝对不允许的。 (3)编审和审稿人乃天壤之别。 (4)建议一切有正义感的网民将此事真相通报国内亲朋好友. (姥土) burning >送交者: 圆舟子oooo 于 September 03, 2000 09:10:13: >也谈陈晓宁事件——与“方舟子”先生商榷 >Research Genetics公司卖的小鼠克隆是谁的呢? >恰恰就是陈晓宁和Julie R.Korenberg的。 Research Genetics's BAC libraries were construct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Hiroaki Shizuya (former postdoc of M. Simon) at CIT, and their PAC libraries were developed in Peiter deJong's lab at the Roswell Park Cancer Institute. None of these libraries was originally from Chen/Korenberg. They just obtained the libraries from CIT and FISH annotated some clones. They should not have claimed that these are their inventions and tried to make money. It is unfair to the real inventors, and unfair to resgen who funded the research. I believe Resgen holds the license to distribute these libraries internationally, so Chen's deeds would ignite serious considerations and actions. Interested people could send an email to resgen's libraries deparment (libraries @resgen.com) and see Berning really burning. BTW, we should thank Mr. Yuan for providing such important information which allowed us to find out the truth. I think he deserves an award from resgen. www.resgen.com CITB Human BAC Resources BAC clones are capable of harboring inserts as large as 300,000 base pairs1,2. BAC libraries contain an average insert size of 100-150kb.. In collaboration with Hiroaki Shizuya at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enomic BAC libraries of the human and mouse were constructed. The sources of human DNA are the 978SK cell line and human sperm. Four distinct human BAC libraries have been created by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esearch Genetics offers 3 of these 4 libraries. The B & C libraries together represent a 13X coverage of the human genome. It is from these libraries that DNA pools for PCR screening have been made. Users of the DNA pools will be able to screen down to a specific plate address. High density membranes for hybridization are also available for the 'B' and 'C' libraries. Yu-Ling Sheng and Sangdun Choi developed the CITB human BAC D library in Shizuya's lab at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e library is offered as high density membranes and individual clones. The 'D' library provides a 17X coverage of the human genome and meets the NIH guidelin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anonymity of the donors. DNA pools for PCR screening are not available for the 'D' library however, high density membranes are available. Note: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vector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ITB Human BAC D library can be viewed at http://www.tree.caltech.edu. Ref: 1. Shizuya, H., B. Birren, U-J. Kim, V. Mancino, T. Slepak, Y. Tachiiri, M. Simon (1992)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9: 8794-8797. 2. Kim, U-J., B. Birren, T. Slepak, V. Mancino, C. Boysen, H.L. Kang, M.I. Simon, H. Shizuya (1996) Genomics 34 213-218. 3. Swiatek, P.J. and T. Gridley (1993) Genes and Development 7: 2071-2084. Facts about Mouse and Human BACs from CalTech Vector pBeloBAC11 Host HS996 (modified DH10B) Avg Insert Size 130 kb CITB Human BAC DNA Pools (B & C Libraries) : Human CITB BAC DNA Pools are suitable for screening by PCR; a two level screening process at the end of which you have the plate location of your clone. The pools consist of 96 superpools and the corresponding 768 plate pools. Only 104 PCR reactions are required to obtain the plate location of a clone. Row and Column pools are no longer available. Sufficient DNA is provided for 50 PCR screenings. Human BAC Clone - CITB Library : Individual clones from the human BAC library are available. Clone addresses may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screening efforts or through literature. Clones are provided as a glycerol stocks. Please specify clone address when ordering. Single Human BAC Library Plate - CITB Library : 384-well microtiter plates containing BAC clone cultures may be used for the completion of clone screening by PCR. Please specify plate number when ordering. High Density CITB BAC Human Colony Membranes : The CITB human BAC B & C libraries are available double spotted on nylon membranes suitable for hybridization. Each membrane carries DNA of 55,296 BAC clones representing 27,64 8 unique clones. Set contains 12 membranes 384 Colony CITB Human BAC DNA Membrane : Any plate from the human BAC library may be spotted onto a nylon membrane. Use this to identify a clone address by hybridization rather than by PCR. When ordering, please specify plate number to be spotted. CITB Human BAC D Library - Segment 1 Membranes : Segment one of the 'D' library contains 162,432 clones all utilizing the HindIII cloning site of the BAC vector. This segment is spotted on 6 nylon membranes. CITB Human BAC D Library - Segments 2 & 3 Membranes : Segments two and three of the 'D' library contain 163,180 clones all utilizing the EcoRI cloning site of the BAC vector. These segments are spotted on 6 nylon membranes. : CITB Human BAC 'D' Library clones (segments 1, 2 and 3) Individual clones from the CITB human BAC 'D' library. Clones are provided as a bacterial culture. Specify clone address when ordering. Ordering Quantity Catalog # Description Price(USD) 012345678910 96011 CITB Human BAC DNA Pools (B & C Libraries) 1600 012345678910 96011SP Extra Superpool DNA for CITB Human BAC Library 370 012345678910 96055 High Density CITB Human BAC Colony DNA Membranes - 12 membranes 3480 012345678910 96057 CITB Human BAC D Library - Segment 1 Membranes 1740 012345678910 96058 CITB Human BAC D Library - Segments 2 & 3 Membranes 1740 Human BAC Clone - CITB Library (cat. # 96012) is available via an online form. Single Human BAC Library Plate - CITB Library (cat. # 96013) is available via an online form. 384 Colony CITB Human BAC DNA Membrane (cat. # 96056) is available via an online form. Related Products 96041H - Custom Screening of the Human BAC B&C Libraries 96057H - Custom Screening Human BAC D Library 750031 - HyperHyb - 125ml - 125ml coliso - Colony Isolation and Verification Service bacprep1PCR - BAC/PAC/P1 DNA Preparation - PCR Primers Contacts Libraires Department Email: libraries@resgen.com US/Canada Phone: 1-800-711-2083 Worldwide Phone: 001-256-533-4363 Worldwide FAX: 001-256-536-9016 RPCI Human PAC Resources Developed in Peiter deJong's laboratory at the Roswell Park Cancer Institute, the RPCI-4, 5, and 6 libraries contain more than 335,000 clones providing a 14X coverage of the human genome. Ref: Iannou, P., Amemiya, C., Garnes, J., Kroisel, P., Shizuya, H., Chen, C., Baster, M., deJong, P. (1994) Nature Genetics, 6 84-89. The Human PAC Library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5 sub-libraries: RPCI.1 - Plate Numbers 1-321 RPCI.3 - Plate Numbers 322-528 RPCI.4 - Plate Numbers 529-816 RPCI.5 - Plate Numbers 817-1200 RPCI.6 - Plate Numbers 1-240 Due to the fact that sub-libraries 1 and 6 overlap, please note that if your clone plate number falls between 1 and 240, we will need to know which sub-libra ry your clone is from. RPCI-1, 3, 4, 5, 6 Human PAC Clones : Individual clones from the RPCI1, 3, 4, 5 and 6 libraries described above are available as glycerol stocks. Clone addresses may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screening efforts or through literature. Please specify clone address and library when ordering. Ordering RPCI-1, 3, 4, 5, 6 Human PAC Clones (cat. # RPCI.C) is available via an online form. Related Products coliso - Colony Isolation and Verification Service bacprep1PCR - BAC/PAC/P1 DNA Preparation - PCR Primers Contacts Libraries Department Email: libraries@resgen.com US/Canada Phone: 1-800-711-2083 Worldwide Phone: 001-256-533-4363 Worldwide FAX: 001-256-536-9016 (WXY)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