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答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华民研究员在国际期刊上伪造数据》

作者:梁永民

  方博士,您好:

  新语丝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网站。今天我看到了“科研包工头”08.7.29关
于我们文章的言论。我觉得,科研工作者不应该如此不严肃地给人扣帽子。以下
是我们的答复。

  1.“文献1的图9a、9b与文献2的图7a、7b几乎相同。”首先,这三个催化剂
(PtRuIr/C,PtRuNi/C,PtRu/C)是用相同方法制备的,我们在两篇文章中的侧重
点不同,分别考察Ir和Ni的加入对PtRu/C催化活性的影响及机理分析,PtRu/C 
是我们的对照物。我们仔细查看文章中的这几个图以及原始表征图后,发现我们
在当初投稿时将PtRu/C的XPS Pt4f和Ru3p图(文章一中9a,b)错帖为PtRuNi/C的
相应XPS谱图(文2中的7a,b),造成了混淆。但这绝不应该说成是造假吧?何况
我们文中的解析结果也不一样,例如:文1中PtRu/C的XPS解析结果为,Pt的相对
含量为69.8%(文1,Page 474,line13),而文2中的PtRuNi/C的解析结果为,Pt
的相对含量为XPS 63.1%(文2,Page 7833, line 4)。

  关于贴错图的问题,我们感谢读者的提醒。我们将与杂志社联系进行更正。

  2. “这两篇论文有许多重复之处,例如文献1与文献2的图1b完全相同, 文
献1与文献2的图2b相同,…….”如上所述,我们在两文中都以PtRu/C做对照,
我想,出发点不同的文章采用相同的对照物应该是允许的吧?例如:文1和文2的
图1b和2b都是PtRu/C TEM表征,他们是用于作为对照物的。

  希望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在发表言论前,严肃一点,再严肃一点。没有100% 
把握前,不要随便扣大帽子。

(XYS20080730)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