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胎儿会记仇吗?

  作者:段海新

  中国人写的健康类的书我一般很少看,这次破例看了一本邻居推荐了《郑玉
巧育儿经(婴儿卷)》。其中有一节“新生儿有感情吗”中提到这样的一个案例
(第92页):

  “医学上有这样一个例子,非常令人吃惊:一个刚刚出生的女婴,无论如何
也不吃妈妈的奶,却吃其他产妇的奶。经过多次试验,仍然如此,这使医护人员
大惑不解。经过仔细调查,医护人员了解到,这位新生妈妈在怀孕初期,就极力
想把胎儿打掉,直到分娩前,还很不情愿接受这个孩子。没想到,孩子出生后竟
拒绝吃妈妈的奶!她宁愿吃别的妈妈的奶。如果胎儿不能领会母爱,这一切又怎
样解释呢?”

  尽管我对新生儿有感情的结论是接受的,但是这个案例却让人匪夷所思:胎
儿会记母亲的仇吗?

  我知道有本书叫做《自私的基因》,大概是说人感情或部分道德观念也是自
然演化的结果,比如利己和利他的本能。只有自私,个体才可以生存,基因才可
能延续;同样,对同类群体的利他行为也是有利于整个物种的延续,只有少量个
体的生存的群体注定也要灭绝的,基因当然也要灭绝。

  因此,危急时刻父母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子女的安全,我想
大概出于本能,有利于基因的延续。记得以前的中学老师说过,一个人给与子女
无私的爱,远远超过他给与父母的十倍,我想如果反过来恐怕要出问题了。中国
传统《二十四孝》里,有这么一个“埋子奉母”的故事:晋代一对家境没落的夫
妻,为了给年迈的母亲节省一点口粮,决定把新生的儿子埋掉。推广这种违反人
性和自然规律的“孝道”,那么一遇到灾荒,中国人非要绝种不可,怪不得鲁迅
先生非常庆幸父亲当年不是孝子。一个以老为尊、以古老传统为荣的民族,能够
延续到今天,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奇迹。

  回到郑玉巧医生提到的那个案例上来。如果胎儿能够记她母亲的仇,那么,
这种感情是怎样演化来的呢?这种既不利己、也不利他的基因,又是怎样延续下
来的呢?

  我在网上没有找到这个案例的出处,郑玉巧医生像中国大部分编著者一样,
不愿意给出参考文献或者案例的出处。我对这一个案的真实性深表怀疑。

  退一步讲,即便其中的事实是真的,难道除了胎儿能领会母爱以外,就不存
在其他解释吗?比如,

  1。她妈妈产后依然情绪不好,根本没有奶;

  2。她妈妈因为饮食或其他问题(比如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抽烟或其他原
因),奶水不好吃,婴儿不喜欢;

  3。她妈妈的奶头不利于吸吮;

  也许还能想到其他的原因。

  再退一步讲,假设书中的事实、逻辑都是成立的,那么这一个个案能够说明
问题吗?又有多少当初不想生孩子的母亲,在生下孩子以后能够顺利哺乳的呢?
不跟妈妈记仇的孩子的比例有多大呢?

  现代医学讲究科学试验,需要大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如果无法进行实
验那只能是猜测,可是这位中国医生却不懂得?用个案来说明问题,怪不得有人
说中国的医生基本上等于中医。

  不过总得说来,我觉得郑玉巧的这本育儿经还算不错。看得出来,受日本松
田道雄《育儿百科》的影响不小。但是,郑玉巧医生把书的前言当成了自己的自
传体小说,那些十几页前言、那些自吹自擂、跟育儿毫无关系的文字,让我看了
实在恶心。

(XYS20080924)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