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为太湖边的企业喊冤

  李洪西

  据报道:“6月16日,无锡市召开治理太湖保护水源动员大会,向全市各级
发出了保护“母亲湖”的动员令,并把切断向太湖排污确立为当前治理的重点。”

  “无锡规模以下中小型化工企业共有1942家,根据江苏省政府去年提出的
“三年化工整治”规定,无锡市的“指标”是在2009年底前关闭772家,在2010
年之前,无锡规模以下的1942家化工企业将全部关闭。[1]”。

  这些企业向太湖排污,造成“自然灾害”(蓝藻事件),让政府丢面子,听
起来当然不关不足以平民愤。但是政府但求雷厉风行,不顾企业死活,做法是否
妥当呢?

  对于制造业企业,完全不产生污染是不可能的。那么,究竟污染到什么程度,
才能保证企业的永续经营,不被政府随意关闭呢?反过来,企业当年考虑在无锡
设立工厂的时候,环保方面做到什么程度才会获得当地政府的批准呢?

  中国在环保方面有一系列政策法规,如果地方政府不能一以贯之地遵循,而
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厌恶来批准或关闭企业的话,我想每一个企业都不得不人人自
危,不得不将企业经营重点改为以政府关系为核心。明的规则不通,潜规则就盛
行。这几乎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政府当然可以充满信心地回答,我们关闭的都是违法的私人工厂,跨国公司
投资无锡仍然会受到热烈欢迎。但经营成本太高,即便是跨国企业也会望而生畏。
首先,中国的法律通常是高度概括性的,执行层面往往需要政府或法院的人为解
释。如果地方政府可以随意解释得话,那么,有哪一个企业敢说自己无罪!今天,
作为跨国企业受到欢迎。明天,如果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产生问题的时候,谁能
保证不被政府扫地出门、关门大吉呢?

  政府还可以充满信心地回答,我们关闭化工业工厂,其他行业的投资仍然会
受到欢迎。但是,经营其它行业的企业就不产生污染了吗?即便没有污染问题,
会不会有别的问题导致企业被政府关闭呢?

  作为企业,并不是盼望政府“仁至义尽”,而是希望政府能够“平等、公正、
透明”地处理与企业的关系。如果政府不是乐于“发号施令”,而是一以贯之地
遵守规矩、维护秩序的话,企业又怎敢不遵守法律呢?

  
----------------------------------------------------------------------

  [1] 引自http://info.pf.hc360.com/2007/06/21090662223.shtml

(XYS2007062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