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对潘不常《中科院又出伟大科研成果》的质疑

  greatolympics

  不明白中科院确认太空中肉眼无法看到长城的结论动了潘先生哪根神经,对
中科院的研究这么敏感,动不动就纳税人什么的,在这里逐条与潘先生商榷。

  中科院又出伟大科研成果

  【“伟大”二字是作者所加,中科院光电所研究成果中并没有如此说明。作
者意欲何为可见一斑。】

  俺的中科院唉!

  【将对中科院下属一个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的不满夸大为对整个中科院的不满,
就像你潘先生假如做了一个外国人看不惯的事情,老外说,中国人啊!你听了舒
服吗?就算这是人之常情,喜欢扩大化,但这不应该是一个严谨的人做事情的准
则,尤其是讨论科研问题。至多你也应该说:“俺的中科院光电所的某些研究人
员”啊!倒是反衬出光电所的研究人员喜欢较真的精神,这才是科研精神。】

  肉眼能否看见长城这种常识性的知识,还要有劳你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成立课
题团队(戴昌达研究员和姜小光、习晓环等)“研究”、“确认”?

  【“肉眼能否看见长城”是不是一种常识性的知识?这个问题可复杂了,什
么叫常识性的知识?如何界定?吃饱了不饿是常识性的知识,“肉眼能否看见长
城”就不能说是常识性的知识!如果没有前年(?忘了具体的年份了)宇航员发
回的照片上引发了一场争论,恐怕包括潘先生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还陶醉在
“长城是地球上唯一的能在太空中用肉眼看到的人类建筑”的神话中骄傲和自豪
呢!而且即使那次有照片,最终导致了一场看到派和看不到派的的争论,也是没
有一个最终官方的定量化的结论,还是有许多人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太空中肉
眼到底能不能看到地球上的长城。不信列位看官问一问周围的亲朋好友,也问一
问自己,“肉眼能否看见长城”?然后心里就应该有数了。】

  还要作为科研成果发上一篇论文?

  【这个文章我没看,但对于这种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确认性的澄清,依附于自
己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利用先进的理论和工具,做出严谨的定量描述,可以说只
有这种结论才是对此类争论一种终极意义上的澄清,《科技导报》接受了这篇文
章,也反映了这篇文章符合了《科技导报》编辑的要求,为什么就不能作为科研
成果发文章?退一步说了,在《科技导报》上发的文章未必就能称为“论文”,
作为一项科普性的工作,成立一个科研团队,有高水平的人带队完成,然后作为
科普性文章普及到大众,何错之有?原文是“由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戴昌达研究员
和姜小光、习晓环等共同完成的这项科研成果”,潘先生上来就说这是“论文”
有什么依据吗?难道科研团队就不能有科普性的科研成果吗?况且,这个问题推
敲起来也还真不是个小问题!】

  中科院如此糟蹋纳税人的钱,无耻!

  【扣完帽子,开始打棍子,也很熟悉。只是动不动就“纳税人”、“无耻”
云云,实在不知道怎么样才叫“有耻”!面对大众对这种心存混乱认识的“常识
性的知识”不作为就叫“有耻”了?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在选题的时候也有自己的
考虑,不用每选个题目都要询问一下潘先生这位“纳税人”吧!】

  俺不寄希望中科院能整肃学术、科研的腐败。还是国际同行的评价、新语丝
的揭露,能对学术腐败行为有点震慑!

  【最后上纲上线,又成了学术腐败了!不知道学术腐败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就算这项研究再平庸不济,也没有剽窃抄袭,何谈学术腐败!】

  俺看了这篇报导,非常理解司履生先生的无奈。

  【俺看了潘先生的评论,也非常理解潘先生的行为,批评容易建设难,我见
得太多了!】

(XYS200703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