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重庆交通大学徐林生教授涉嫌严重学术不端行为 隧道清洁工 笔者作为一名刚涉足科研的研究生,和大多数人一样,对在查阅文献时偶尔 遇到一稿多投现象已习以为常了,但近期查阅到重庆交通大学(原重庆交通学院) 徐林生教授的论文着实让我大为吃惊,其论文很多一稿两投,有的一稿三投,有 的涉嫌剽窃,已构成比较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现将之公布于众(所列论文均可 在CNKI——中国知网上查阅)。 在文献[10]作者简介中有:徐林生,男,39岁,2001年同济大学出站博士后 (师从孙均院士)。徐教授唯恐别人不知其为院士的“高徒”,还特别加以注明。 笔者为孙均院士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耻辱。 虽然在新语丝上公布的大多数学术不端行为都不了了之,许多的争论最后都 归于沉寂,但作为一名青年学子,仍然希望学术界能成为一片静土,而不至于沦 落为一些冒险家的乐园、纳税人血汗钱的挥霍地。一方面,我们寄希望于本次两 院院士大会能建立规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可操作的制度;另一方面,希望更多的 科研人员能将净化中国的学术环境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尽自己一份心力。 学术打假,人人有责! 1. 徐林生.通渝隧道围岩变形的神经网络预测[J].岩土工程技 术,2004.18(3):122-125. 2. 徐林生,王新平.通渝隧道围岩变形的神经网络预测[J].公路, 2004.145-147. 3. 徐林生.阳宗隧道围岩变形的神经网络技术预测[J].重庆交通学院学 报,2006.25(3):32-35 前两篇论文内容几乎完全一致,第三篇论文只是改变了隧道名称。 4. 徐林生,唐伯明,慕长春等.岩爆发生条件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 2003.73-75;98 5 徐林生.地下工程岩爆发生条件研究[J]. 重庆交通学院学 报,2005.24(3):31-34 两篇论文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6. 王新平,徐林生,张鹏勇等.通渝隧道进口现场施工监控量测[J]. 公路交 通技术,2003.76-78. 7. 徐林生.通渝隧道进口施工中的现场监控量测研究[J]. 重庆交通学院学 报,2005.24(2):35-37. 前篇论文收稿日期为2003.9.3,后一篇论文收稿日期为2004.4.1,两篇论文 几乎完全一致,且没有前篇论文第一作者的名字,是赤裸裸的剽窃行为。 8. 徐林生,王兰生.二郎山公路隧道岩爆特征与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公路 学报,2003.16(1):74-76. 9. 徐林生. 二郎山公路隧道岩爆特征与防治措施研究[J].土木工程学 报,2004.37(1):61-64. 两篇论文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10.徐林生,王兰生,孙宗远等.二郎山公路隧道地应力测试研究[J].岩石力 学与工程学报,2003.22(4)611-614. 11. 徐林生,王兰生,徐进等.二郎山公路隧道岩体应力测试研究[J]. 西部探 矿工程,2002.89-90. 12. 徐林生,王兰生,徐进等. 二郎山公路隧道岩体应力测试研究[J].华东公 路,2002.63-65. 三篇论文基本一致,仅有细小差别。 13徐林生,王兰生,李永林.岩爆形成机制与判据研究[J]岩土力 学,2002.23(3):300-303 14徐林生,王兰生. 岩爆形成机理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2001.24(2):115-117 两篇论文内容几乎一致 15徐林生,王兰生,李天斌.卸荷状态下岩爆岩石变形破裂机制的实验岩石力 学研究[J].山地学报,2000.18(增刊):102-107. 16徐林生. 卸荷状态下岩爆岩石力学试验[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22 (1):1-4. 两篇论文基本一致,仅有细小差别. 17徐林生,王兰生.二郎山公路隧道岩爆发生规律与岩爆预测研究[J].岩土工 程学报,1999.21(5):569-572. 18 徐林生,王兰生,李天斌等. 二郎山公路隧道岩爆特征与预测研究[J].地 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10(2):55-59. 两篇论文基本一致,仅有细小差别. (XYS200606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