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为什么科学工作者必须出示原始纪录或原始数据?
  ——评司魏之争

  何祚庥

  司魏之争属生物学领域之争,我们“局外人”看得眼花缭乱!但是,历经网
上激烈的争辩和讨论,包括天行健为魏于全院士的辩护(注:为澄清科学上的争
议,我以为,科学“律师”的辩护,也是十分必要的!),终于清理出了一个重
大线索,那就是魏于全院士能否向社会,其实是向生物学界,公示他的原始纪录
和原始数据。

  科学是靠证据说话的。没有证据,或声称“有”证据,但又不能出示其证据
的论文,只能视作是捏造科学“证据”的伪科学。院士的“光环”,教授的“信
誉”,党性的“保证”,党委的“公证”,媒体的“吹捧”,……都无法取代出
示或公示其科学证据。

  举一个在我国科学史上曾出现的一个事例。

  1947年,著名前辈科学家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宣称他们发现铀核的三分裂和
四分裂。这一发现立即在科学界和社会公众引起了轰动。通常的裂变是“一分为
二”,现在却出现了“一分为三”,甚而“一分为四”,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广
泛的兴趣。但接下来的质疑是: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的发现是真实的发现,还是
属于虚假的“发现”?

  一个最简单的质疑是,很可能这仍是“一分为二”,但裂变后的一个碎片,
却相继出现一次α粒子的衰变(注:这在核衰变现象中是常见的),但“发现”
者却误认为这是“三分裂”。当然,这样简单的“质疑”是很容易排除的,因为
发现者使用的核乳胶将能确定所记录的径迹,亦即碎片的质量,从而能区分这一
“一分为三”的图象是“三分裂”,而不是“二分裂”加上一个α粒子的衰变。

  但是,继“三分裂”得到科学界的承认以后,就又出现了对“四分裂”的质
疑。在核裂变的理论估算中,“三分裂”出现的概率约是“二分裂”的1/300,
而“四分裂”却属于稀有现象,理论上出现的概率可能是1/100000,而钱三强、
何泽慧所用核乳胶接受照射的“时间”,似乎未能收集到足够多的“二分裂”的
事例!那么,他们两位的发现,是属于真实的发现,还是偶然的“误认”(当然,
也会有人怀疑这是弄虚作假!),就成为流传一时的争议的话题。

  某一天,钱三强和何泽慧先生在巴黎的实验室里来了一位同行,坚决要求查
看原始乳胶片和测量数据,以便“核实”他们所宣称的“发现”,是否真实。

  当场,二位科学前辈立即满足了这位来访者的要求。他们拿出了原始的乳胶
片,经过何泽慧先生的细心查找(注:这是显微镜下的操作,是很容易漏失
的!),约经历了半个小时,终于找到了原始径迹和他们对这一“四分裂”现象
测量数据。

  目击者表示信服,认为钱三强和何泽慧确实发现了“四分裂”;虽然这属于
某种“偶然”发现的小概率事件,但完全是真实的发现!

  一场争议就此澄清!现在,再没有人怀疑钱三强、何泽慧发现“四分裂”,
是“偶然误认”,或“弄虚作假”。

  这是我国科学史上一则著名的故事,是钱三强教授亲口向我们介绍的。现在
钱三强先生已离世而去,而何泽慧先生已是92岁高龄。最近何泽慧先生在中央电
视台的“大家”的节目里,又一次证实这里介绍的“故事”。

  司魏之争,将如何了结?这里介绍的“故事”,也许可供最终裁决者参考!

(XYS200605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