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杨某人

  郭宇宽《令人失望的许纪霖——兼论大学要有大情怀》中许的那段话(附
后),蛮耐人寻味的。尽管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我倒是觉得它反映了涉及学术、
社会以及人性方面的问题。

  涉及学术和社会的问题,粗略说来就是“标签化”——认识、判断事物时失
去主体自我。我武断却自信地认为,许在“严肃地说”那段话之前,并没有对那
些学生做过“严肃”的认识和评判。他之所以认为XX师范学院的学生只会考试而
没有可比的素质,只是因为他非常刺眼地看到了那些学生身上贴着的“XX师范学
院”的标签。

  学术界的标签化源于社会的标签化。本来,标签化也没什么很大的危害,在
实验室里,还非常需要标签。可是,我们现在的标签化是长期垄断政治之后的标
签化。很多人应该都记得,中国大陆的男人女人,在做了主人之后,身上都被贴
上了贫农、下农、中农、富农等等之类的标签。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很多年,一些
民营企业也还是被这种标签化所影响,明明是私有的,却要假借集体或者国有的
牌子,戴上一顶所谓的“红帽子”。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许多企业对这种标签
心向神往,或者企业主努力争个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头衔,或者想方设法促成
高官到企业走走看看,然后把照片高高挂起或者印到企业、产品介绍的最显眼处。
人性是懒惰的,总是倾向于依赖现成的标签,而不是亲自去认识、鉴别。原本讲
究独立于探索的学术,现在也与政治走得太近,与这个“商品社会”睡得太久。

  涉及人性的问题,粗俗的表达,就是“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以我自己来说,
我到现在也还是觉得自己读的小学、中学、大学,在村里、县里、全国(大学我
念中文,所以也是全球)都是最好的,甚至于,我还认为,那些教我的老师在学
校里也是最好的。可惜,尽管如此,我认为我自己不是最好的。也许正是这一点
让我会在这里对许教授说三道四。我认为,人的多数个体和多数情形,都会恐惧
对自我缺陷的认识和承认,这有本能的一面,也有出于利益考虑的理性的一面。
与这种恐惧相反的就是对自我非缺陷部分的雀喜与卖弄。演化出来,就有了《孟
子》第一句话所说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许教授似乎就是做了一件“好为
人师”的差事,对别人指指点点,也让自己卖弄卖弄。不像许教授这样有机会
“为人师”的人,那就只好学做阿Q了,搬出自己还算满意的好东西,想证明给
别人看或者安慰自己。

  人来到这个世界不容易,想出各种办法来让自己开心一点,没什么错,比如
阿Q,自己开心别人也得乐。但是,如果到了“患”的地步,就很不好了。你把
别人的嘴巴和屁眼这两个“口”都用一根插销给封掉,他那颗心该是多么郁闷。

  附原文:
  许教授非常严肃的说:“当前象我们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名牌高校,招研究
生,居然考来的都是一些象什么XX师范学院(我认识的凤凰台副台长刘春、南风
窗主笔章敬平等一批优秀人物本科都是这样XX师范学院毕业的)这样名不见经传
的三四流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除了会考试,和我们这些名牌学校受过良好学术
训练的学生素质根本没法比,在现在的研究生选拔制度中都成全了这样的学生。”

(XYS200410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