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立此存照】伪科学组织“天地生人”批斗方舟子合集之二

2004年5月22日“天地生人讲座·‘方舟子现象’系列学术讨论之二”

组织者: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
中国地震局地质所研究员徐道一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徐钦琦

  方舟子“打假”正在扼杀中国科技创新

  李世辉(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高工)

  一, 一起蓄意打击中国科学界、打击中国政府与人民的严重事件--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竟遭方舟子“打假”

  1 为什么说这是“打击中国科学界、打击中国政府与人民的严重事件”?

  打假必备两个证明:其一是质量监督部门出具的“该商品确属假冒伪劣”的
证明,其二是该商店出具的出售该商品发票。如果没有其一,只凭其二到任一商
店去打假,必被扭送有关部门,并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何谓“打假”?据《现代汉语词典》:“指打击制造、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的
行为。”人所共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属于违法犯罪;一旦被列入
“打假”即属 “打击对象”。凡是公民正当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均受法律
保护;凡是“打假”,其性质绝非学术是非或认识问题。这个简单道理,方舟子
先生及其支持者(如何作庥先生在此期间的有关言行)不是小孩子,却似乎有恃
无恐,累累明知故犯。

  《澄江动物群》项目是中国贯彻“科教兴国”方针的一项重大原始性创新。
1997年中国科学院授予自然科学特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2003年度国
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随后方舟子抛出“打假第64期”“澄江动物群挑战进化论了吗?”。方舟子
混淆学术是非与违法犯罪的界限,诽谤、诬陷获奖者陈均远等三人以及颁奖者中
国科学院和中国政府,扼杀中国的原始性科技创新,从而制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部门被“打假”的一个严重事件。白纸黑字,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方舟子
想赖是赖不掉的。

  2 为什么说方舟子是蓄意的?

  说方舟子蓄意,不能凭分析或主观臆断。请看事实:

  ㈠ 2004年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授予《澄江动物群》项目国家
自然科学一等奖。

  ㈡ 2004年4月8日搜狐网发布“方舟子打假第64期”“澄江动物群挑战进化
论了吗 ?”。

  ㈢ 此前3天,即4月5日,方舟子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当众自供如下:

  方舟子说:“目的很简单,对学术打假就是应该枪打出头鸟”,“我就是要
特别重点地打击这些学术地位比较高,名声比较大的。”由此证明: 方舟子 
“特别重点地打击”的,就是中国原始性科学创新中公认的“出头鸟”,学术地
位最高,名声最大的《澄江动物群》项目。

  方舟子说: “我是在揭露学术腐败,是在揭露一种骗局。” 由此证明:方
舟子“打假第64期”就是有意诬陷获奖者陈、侯、舒,与授奖者中国科学院、中
国政府参与“学术腐败和一种骗局”。

  方舟子说: “我认为他们是有意去造假的,是很难改变的,不是一种无心
的过错”,“我要争取的是中间人”。 由此证明:方舟子“有意”丑化受奖者
和授奖者,在中国人民中间制造思想混乱。

  方舟子说:“我揭露的目的,理想的状态,就是为了让你没法再在学术界混
下去了。” 由此证明: “方舟子打假第64期”的目的,不仅要让受奖者在学术
界“混不下去”,而且抹黑授奖者与中国的科教兴国。

  方舟子错估形势、利令智昏的自我表白,与“方舟子打假第64期”一起,正
好提供了充分的、确凿的证据:方舟子无端打击中国科学界、打击中国政府与人
民的严重事件,确系蓄意所为。

  二, 方舟子扼杀中国的原始创新,由来已久

  2003年7月3日“方舟子打假第1期”矛头所向主要是蒋春暄先生。方舟子肆
意打击“主流学术界不予承认”的研究成果的行径,流毒甚广,对于中国的原始
创新,正在起到从源头上扼杀的作用。

  三, 一点思考

  《书摘》2003年第1期金鑫、徐晓萍著文揭露: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十条
诫令》,提出对中国青少年进行“西化”和“分化”的具体要求,如“要时常制
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中国人民公开讨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
要不断制造新闻,丑化他们的领导人”,“要利用所有的资源,来破坏他们的传
统价值”等。 2001年3月美国总统布什视察中央情报局,指示:“中国应该成为
中央情报局日常工作的重点”。在科技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的今天,美
国中央情报局似乎不会无动于衷。“方舟子打假第1期至第64期”所作所为,正
在扼杀中国的科技原始创新,客观上适应了“遏制中国”的需求。对此,中国人
不得不有点警惕性。

  科学繁荣要靠学术争鸣、学术打假绝非人人打得

  许少知(航天部高工,《发明与创新》首席科学顾问) 曲元春(航空部资深工
程师)

  手持美国绿卡的方舟子先生不在美国操自己的正业,还乡干起了特科行动
“学术打假”,俨然以真理的化身到处打棍子。个别“学术权威”与媒体,还为
之张扬。

  “反伪科学”斗士的打假,有一套自定的准则,其一曰:专业人士的成果是
真科学,“民间科学”当别论。依据是:“科学研究是高度专业化的,业余研究
者……不可能作出革命性的贡献”。然而,史实是:划时代的发现几乎都出自非
专业人士。顶级的例子如学法学的马克思和“纯业余”的恩格斯,他们在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做出的“非本专业的”成果,都是“革命性的贡献”。
斗士们无限信奉的相对论,是业余物理学者爱因斯坦的“业余”成果。可见,按
“专业”来定学术真伪,乃出于无知!另一条判据是:唯“学术界共识”的成果
为真。但科学史又“开了玩笑”:从古到今的新理论都是冲破了“学术界的共识”
之阻挠才得以立足; “学术界共识”了百、千年的热素说、燃素说与地心说等,
都为历史所尘封。因此,“学术界的共识”不等于真理。

  其实,斗士们也不过是未取得“学术界的共识”的“民间打假者”耳。

  如此是非颠倒的“学术打假”,必然搅得科坛真伪不辨,万马齐喑。现实的
情景正是如此,理论创新横遭封杀,一流人才、成果稀空,科学信仰主义甚嚣尘
上。

  “学术界的共识”历来有着基本对立的两种,科学是一部旧共识不断被新共
识替代的历史。对于当代两大基础理论之一的相对论,一直有着两种相反的评价:
“天才”理论,好得很;“灾难”性的,糟得很。国际著名科学家阿尔文
(H.Alven)称相对论为“小摆设”,“并无有价值的内涵。”这位科学泰斗痛
斥当代科学是 “科学宗教”,严正指出:“反科学的情绪和神话的复活……来
自科学自身”。

  有不同的“学术界的共识”是正常的,是好现象。学术分歧可以、也应当通
过学术争鸣来解决,封杀打压、帽子棍子无济于事。科学繁荣要靠学术争鸣;学
术打假绝非人人打得。

  从科技文化学原理谈科学生活的自律和他律

  李志超(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道德是社会对个人生活行为的规范,故谈道德要以社会学原理为根据。所谓
科学道德则以科学社会学或更深层的科技文化学原理为依据。科学是以寻求知识
为目的的社会的历史的公共事业,同时也指已有的知识分类体系。知识是主体认
识掌握的外在客观信息。“外在客观”的意思是:无论是谁,在同样条件下所得
的认识都一样。然而,现实的客观事物和求知主体没有绝对一样的,且都处在变
化中,都有所差异。所以,对同一条知识不同人的理解总有些不同,交流传承的
是共同的理解,是知识的基础部分。科学虽是社会的事业,却是发轫于个人,故
以交流传承为群体运作的基元程序。科学社会的个人行为规范首先是忠实而充分
地交流传承。个人从社会学来知识才能作研究,当然有责任和义务把个人所得回
报于社会。

  这是科学文化学基本原理,有些说法不符合这些原理。例如一稿多投:发表
多有利交流,只是出版者讲版权才反对一稿多投。出版者用稿酬从作者买知识产
权是一种商业行为。可现在的高级学报不仅少给或不给稿酬,还要收版面费,有
何理由限制作者另外发表?通常提职把论文数目当成第一条件。多发表是宣传努
力,是好事。误把论文数当作成果的量化指标是评委愚蠢。有位院士归罪于申请
人,还发明个怪名词 “自我剽窃”,这种院士是否物当其值?

  剽窃之事古已有之,可是在科学领域里还有些复杂情况。研究同样课题的把
别人的文章改写,案子就不好断了。很多类似情况并非剽窃,只要是客观真理,
自然可以被很多人几乎同时发现,例如华莱士与达尔文同时发现进化论。科技论
文不可造伪,造伪害人,故凡重大成果要有人重复验证。伪造论文易被拆穿,提
职时伪造论文骗过评审关是评委不称职。

  “打假”一词源出于中国商界,商品真假以已有实物为标准。而科学成果却
是创新的,以前没有。验证新知识靠实践不靠耍嘴。历史上光耍嘴说别人的研究
为假者甚多,几乎可以说全部科学史就是真理在打假的喧闹中脱颖而出的历史,
如罗马教廷烧死布鲁诺,审判伽利略;英国教士们围攻达尔文;李森科整死瓦维
洛夫及其学派成员;旧卫生部取缔中医。反对新知识非皆恶意,经常是有益的质
疑,有帮助改进之功。但也不乏动机不良不可告人者。异端裁判所和李森科实为
科学界的警察宪兵。科学与商业不同,正常的科学生活是科学家群体和谐相处合
作求知的高尚事业。科学界没有能跑遍各行各业的打假英雄,一个人哪能通吃数
理化天地生农医工,到处说三道四,胡乱干涉?这显然也是招摇撞骗,是科学界
的反常病态。

  批“伪科学”是政治行为还是学术行为

  王文光(中国专利局高工)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所有活动中,哪里有完全正确、
永远正确的人呢!科技工作者也无一例外。若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以完全正确的
姿态批评人,不讲科学道理,不许也不听对方讲话,这种行为本身就不是科学行
为。很容易让人想起以前政治运动中的极左行为。

  我认为,在探索未知的全过程中,追求永远正确是作不到的,不应一有错误
就千夫所指;不能有这种观念—“名门出秀,民间草莽”;商品打假可以,因为
商品有规格、指标,有“消费法”为依据。科技界怎么能仿效商品打假呢!学术
的本质是探索、研究、开发,是老老实实的科学地去思考去钻研,不是粗枝大叶
一挥笔,随意开口说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的。科学就是求真务实,就是有不同
认识时,进行学术讨论,进行学术争鸣。无形资产即知识产品是打不去的。而批
“伪科学”至今近十年,未见学术讨论也未见学术争鸣。有时还出现外行批内行,
除一些好文章外,许多文章与某些人所说的内容,基本上是非学术性的,有时出
现有伤人格性的言词。这些与科学精神实在是太远了。

  2000年11月6日下午,詹姆斯·.兰迪与他的中国同行—魔术界人士交流,晚
上他表演了“意念弯勺”与“火柴盒起立”等节目,7日上午,兰迪在中国科技
会堂有15分钟的讲话,他说:“我没有学历,却要向这样一个团体讲话。我是一
个表演者、演讲者与作者,但我不是科学工作者。”最后他再次说明:“我是一
个演员,一个魔术师,我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带来快乐……。”

  我对兰迪先生的这些真诚的讲话深表赞赏。我不可思义的是,请一位外国魔
术师发表演讲并表演魔术,是为了说明什么?是用这位魔术师批“伪科学”,还
是想说魔术和“伪科学”一样。这正说明,这次活动根本谈不上学术行为,是一
次毫无科学价值的游戏。他以魔术师的身份,登上中国科技界的圣殿批“伪科
学”,这不是他本人的意思,我想这绝不是中国科技界的主流意见。

  《中华工商时报》1996年9月6日发表了著名文章“《伪科学曝光》出版引发
争论”一文。文中写到“何先生主编的这本书,先后被多家出版社拒绝,今年四
月才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接受出版……。耐人寻味的是这样一本揭露伪科学的
书,在责任编辑的署名上却是希言、艾智两个化名,……。据报载,在编者签名
售书的当场,有学者要求辩论被编者等人拒绝。

  不愿意进行科学讨论的行为,不是—个普通公民应持的态度。批“伪科学”
应提倡科学方法,力行科学方法;应提倡科学精神,力行科学精伸。这对宣传科
学,让公众理解科学,推动社会进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为了批评而批评,
我们不能忘记十年浩劫时的极左行为。我们应相互宽容,通过讨论、争鸣,达到
都有所认识,都有所提高,这样作,对促进事业向前发展全是有益的。

  尊重人权,平等讨论,力行学术争鸣,推进学术发展,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准
则与方针。

  方舟子为何明目张胆攻击蒋春暄成果

  蒋春暄(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4部高工)

  (1)方舟子说:“业余研究者几乎不能做出什么重大的发现。”我从人为
什么有五个手指头?提出素数原理,这是21世纪生物学的理论基础。利用蒋氏函
数我已证明素数分布几乎所有问题。Erdos说:“至少还得再过100万年,我们才
可能理解素数。”那末我至少把素数研究提前一千年。我的工作将会和欧几里得、
费马、高斯、欧拉、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一样流芳百世。

  (2)方舟子说:“Santilli不是专业数学家”。他创立iso数学,这是划时
代的发现, 1997年8月在数学所他介绍iso数学,得到很多数学家高度评价。因
为目前数学是iso数学一个特例。他帮助蒋春暄在美国出版书和文章,中国人民
应该感谢他。他是一位国际白求恩式的科学家,只有国民党才会说白求恩医术不
高,也只有方舟子之类的人才会说Santilli不是数学家,只有这样方舟子才能攻
击我。

  (3)方舟子说:“蒋春暄现象并没有暴露出中国数学界有什么致命弱点”。
Notics of the AMS 8月公布全世界34个著名数学所,亚洲4个:印度2个,日本1
个,韩国1个,那末中国数学只能排在全世界第35位。2003年7月在网上公布《国
际及中国数学发展态势》评估报告。对中国10年数学分析。有26篇论文是顶点的,
其中有7篇论文是蒋春暄的。

  (4)方舟子说:“费马大定理的证明公认是 Wiles而不是蒋春暄。”我于
1991年10月25日就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当时Wiles还没有找到方法。1992年1月他
就看到我的论文。1993年 Wiles宣布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当时科技日报要报导我
的费马大定理,一些人坚持反对。结果中国把这一成果拱手送给Wiles。方舟子
可算一个真正美国人。

  (5)方舟子为何敢明目张胆攻击蒋春暄的成果?因为在他有一些权势人士
的支持。如2002年3月5日,何祚庥先生在全国政协九届5次会议上发言说“蒋春
暄的研究是伪科学”。学术界对我的工作,不支持,不允许在中国出版。我的工
作在国外发表,他们又不承认。他们误区是只宣传国外成果,而对中国的重大科
技创新成果不自信,甚至认为是伪科学。方舟子之类年轻人是他们的接班人,这
帮人干劲十足,疯狂十足。中国科技界照这样下去,中国科技前景堪忧。

(XYS2004052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