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方舟子按:这篇声明有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我在文中加了评语,并在文后附上
文中提到的两篇新语丝读书论坛的张贴供参考。】

  强烈谴责《21世纪人才报》记者应海尧不负责任歪曲事实的恶劣行为


  昨天我们对新语丝上刊登【方舟子按:应为“转载”】的《五位博导联名举
报齐义鹏教授造假  齐表示要痛改前非》的文章,进行了强烈的抗议,通过进一
步调查取证,证实该记者此篇报道纯属捏造,是在恶意歪曲事实真相。对于《21
世纪人才报》记者应海尧这种不负责任的恶劣行为,我们表示最强烈的抗议。现
把所取得的事实真相公布如下:

  1.有关 “5博导联名举报‘学术作假’”的报道纯属捏造

  1)当张楚瑜教授看到有关他的报道后,非常气愤,他叙述说11月17日下午,
有位老师叫他去开会,去后他发现有位陌生人在场,呆了不足两分钟,就借故离
开了,并未接受过记者采访,也从未说过文中所提及的话。

  2)2003年11月23日上午,在武汉大学孟小林教授的办公室,就2003年11月21
日“新语丝”网站转贴的《21世纪人才报:五位博导联名举报齐义鹏教授造假 
齐表示要痛改前非》一文(应海尧,《21世纪人才报》2003.11.24)中有关孟小
林教授对齐义鹏教授学术作风及人品的评价向其进行了直接求证,整个过程持续
了约20分钟,孟小林教授语气坚定地表示:他出差刚回来,根本没有接受过应海
尧的采访,更没有给该记者任何材料,该文章是严重失实和不负责任的;鉴于该
报道对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对齐义鹏教授名誉的巨大损害,他正着手发布
一个公开的声明以澄清事实真相。

  3)11月22日晚10时许,我们打电话给武大退休教师何启智教授说明情况后,
他表示强烈的愤慨,并说他已退休,从不参加和干预院内的任何纠纷从未接受过
任何记者的采访,该记者对他的报道纯属捏造。

  4)11月23日上午,我们和叶林柏教授及其夫人郜女士取得了联系,郜女士气
愤地立刻打电话给《21世纪人才报》编辑部澄清此事,但是报社电话没人接。她
表示平时她和齐教授只存在学术观点上的不同,绝对没有报道上所说的这回事,
叶教授也没做过这样的事。她还表示她也想在网上发表声明澄清事实。11月23日
下午3点左右,我们终于和叶教授取得了联系,在电话中叶教授也很气愤,说他
这两天一直在找这个记者,而且已经给21世纪报编辑部打电话表示抗议,并表示
自己还将继续与报社解决此事。他还说这种对齐教授的人身攻击连他都不相信。

  2.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杨复华表示,他从未私下或者公开对齐教授进行过
那样的评价。

  3.关于"本文经邹承鲁院士审阅"的报道,更属无稽之谈。方舟子按:“此事
可能有误。邹先生三十多年来一直住在平房,不可能有人住在他的楼下。又,我
就此询问了邹先生,他说不记得有过这回事。”

  4.对该记者歪曲叶林柏教授说法的质疑:【方舟子按:既然是“歪曲叶林柏
教授说法”,那么是否是说叶教授的确向记者说过这事,只不过被“歪曲”了?】

  1)文中提到,“几年前,齐将自己的乙肝研究成果转让给武汉某公司开发,
该公司投资2000万,结果由于齐的论文结果是假的,不能重复,致使该公司受到
严重经济损失,武汉大学为避免官司,由学校出钱向该公司赔偿了巨款。”实际
情况是1994年武汉大学(甲方)与该公司上级部门(乙方)合作开发齐义鹏教授的乙
肝研究成果。甲方出技术,乙方投资500万,其中300万用于厂房建设,100余万
用于仪器设备的购置,均属于前期投资的铺垫。此后乙方再未追加任何投资,这
也是公司发展计划半途搁浅的重要原因之一。文中所提到的“2000万"纯属子虚
乌有,完全是该记者恶意炒作以骇人听闻的手法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另外我
们与公司合作结束后,乙方仅厂房就变卖了500多万元,何来所谓的“致使该公
司受到严重经济损失,武汉大学为避免官司,由学校出钱向该公司赔偿了巨款"。

  2)公司解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后续资金不能到位以外,主要包括
经营管理、权益分配等方面的因素。齐教授虽然名义上作为公司的董事长,但经
营决策、人事调配均归乙方,导致许多人员的素质不如人意。例如,公司总经理
为一名劳改释放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加之齐教授科研教学任务繁忙,对该
公司的决策权利实质上处于一种被架空的状态。

  3)齐教授的转化成果是成熟的:我们从1987年就开始作有关乙肝病毒基因工
程方面的工作,发表了5篇论文,基因工程e抗原的研究在当时达到了较高水平,
并于1992年7月通过了专家评审鉴定。1994年3月我们的乙肝两对半诊断试剂盒通
过了武汉市临检中心检验,五项指标达到了当时的国家标准,且其中e抗原检测
技术达到了当时的国家优质产品标准,全套技术资料当时已转让给乙方。【方舟
子按:原报道不提该公司的名称可以理解。但是既然是要澄清,为何不具体说出
该公司的名称,以供核实?】

  5.对文中所谓的“几位教授”提到的广州和荆门公司事情的质疑:

  此事纯属造谣,我们有项目开发成果鉴定书以及国家安全生产证书,并进行
了200亩中田试验和800亩大田试验,得到了当地农民和政府的好评。

  6.本篇报道漏洞百出,错误连篇,现在列举几点:
【方舟子按:内容与上一篇相同,略】

  7.关于记者应海尧(真名姚海鹰)的职业道德问题

  据查,在news.rednet.com.cn/Articles/2003/07/440488.HTM以及
www.wforum.com/wef/posts/58041.shtml,该记者前不久由于报道失实而受到21
世纪人才报的处分,在这次采访时神秘莫测,有许多违反记者职业道德的行为:

  (1) 他一再不顾我们的要求,始终拒绝与武汉大学领导见面;

  (2) 他不出示记者证仅给了一张名片,我们还来不及查看,他就以分散注
意力的方式将他的名片偷偷收回了;

  (3) 谎话连篇:他在齐老师面前说他是重庆人,而在一位重庆籍学生面前
又说他是江西人。另外,他一直宣称自己是从上海飞到武汉,然而,他在自己的
文章中说“11月16日到18日3天,记者几度深入武汉大学明察暗访“。

  (4) 我们带他到宾馆,他拒绝拿出身份证登记,在场的刘正学博士只好用
自己的身份证登记;

  (5) 整个采访过程,他都采取了不道德的诱骗方法,对齐、易表示坚决支
持,他说:“我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你们受到了伤害,我会仗义执言,写一篇对
你们非常有利的报道”,“我的父亲只比齐教授大两岁,齐教授是我的长辈,也
是我的朋友”,“报道写好后,我会寄给齐教授看,谁叫我们是朋友呢”。“我
在新闻界小有名气,威望很高,我曾经挽救过一个博士生而得罪了一个公司老
总。”

  (6) 他说“五位博导联名控告是很吓人的,不过你们放心,我已经把这事
摆平了,我打电话给他们说,你们和齐教授都是长期同事,何苦叫别人摆布而伤
害自己的同事呢,”他又说“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上了戴和平的当”,他说,
“齐教授,你也不要问他们是谁,我不能告诉你,既然你猜得出,也不要问他们,
今后好好相处,都是同事嘛"。【方舟子按:此节有趣,似乎是说记者当时已与
齐及其同事讨论过“五位博导联名控告”的事,并保证替他们摆平】

  (7) 骗取钱财:他说“我这次为你们的事花了很多,单位报销是有限制的,
希望你们有所表示,明天早上9点的飞机,你们6:30分带来。”我们没有满足他
的无理要求。

  (8) 神秘记者失踪:他走后,我们多次打电话找他联系,手机关机,11月
23日,我们打电话给他的编辑部,声明他的报告严重歪曲了事实,不能刊登,编
辑部主任傅军说,我们一直打电话找他核实,始终找不到人。

  《21世纪人才报》记者应海尧的这篇报道充斥着错误、谎言、诽谤、恶意造
谣。我们可以肯定指出,这篇报道是应海尧根据《新语丝》读书论坛上的极个别
不负责任的帖子编造出来的。【方舟子按:有人曾化名投来“有关齐义鹏学风和
为人的几个例子”一文,因投稿者未按要求提供真实身份,所述内容也难以查核,
所以我没有登出。作者本人自己贴到新语丝读书论坛。该文内容虽然与《21世纪
人才报》的报道有重复之处,但写得相当专业、详细,细节也与应海尧的报
道不同,例如齐转让乙肝成果一事,它说的是转让给湖北新洲县阳逻甲乙木公司,
集资1500万元,而应文说的是转让给武汉某公司(新洲是武汉的一个县),投资
2000万元;该文只说“XXX院士”,而应文则说“周承鲁院士”。所以可以推测
应海尧不是据此文写的。国内网民一般也上不了新语丝读书论坛。现我把该文以
及另一个人的评论附在后面,供比较,也供感兴趣的记者调查。】这与他在"宁
波事件"中的报道
(news.rednet.com.cn/Articles/2003/07/440488.HTM)如出一辄.该记者无视新
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不负责任地捏造事实,恶毒攻击他人名誉。此篇报道漏洞
百出,逻辑上前后矛盾。这些类似文化大革命中大字报式的做法让我们心寒,也
感到极大的愤慨和震惊。这篇报道已经给我们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对此我们
保留进一步起诉《二十一世纪人才报》记者应海尧的权利!!!

  武汉大学生科院分子病毒室全体成员
  2003-11-23

附:
有关齐义鹏学风和为人的几个例子

作者:muenster

  他为人傲慢和狂妄自大,总是以权威自居,而在懂得一些基础知识的专家面
前,就往往暴露出他在分子生物学、病毒学等方面也不过半桶水而已,并且此人
一贯学风恶劣,能说会道,善长于吹牛和弄虚作假,也使得有些人上当吃大亏,
下面只举几个许多人知道,一般人都易看懂的事实为例,足以证明易国华吹捧的
这位成果累累、短短几年论文达200多篇的专家权威的学风和为人。

  1988年,他在《病毒学杂志》上发表一篇题目为“乙型肝炎病毒ayw亚型基
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克隆与表达”(病毒学杂志1988(4):328-332),把乙
肝病毒DNA片段插入质粒pBR322的EcoRI切点,表达出乙型肝炎病毒的C、e和S三
种抗原。据反映本来没有表达,他的一个研究生亲眼看见他在照相时把二块胶重
叠起来照的相,这一结果曾有生科院三位教授提出质疑:没有加上原核启动子怎
么能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真核基因?后来,齐又在枯草杆菌中表达并分泌HBV S抗
原,在上海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引起专家质疑:即使能表达,没有信号肽怎么能分
泌?90年代初,齐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让给湖北新洲县阳逻甲乙木公司,该公司
集资1500万元,开发乙型肝炎病毒检测试剂盒,结果由于齐的结果是假的,不能
重复,至使该公司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造成极坏的影响。此事武汉市科委都知
道,武汉大学为了不打官司,向新洲县领导又是赔礼又是道歉,并向新洲县赔了
巨款。

  又如齐搞了一个“导弹”,称构建了一株表达苏云金杆菌内毒素的重组昆虫
病毒,可以在施放后一个晚上(傍晚喷洒,次日清早数虫)可杀死害虫达80%,
并写稿登报大肆宣传称这一重组病毒为“导弹”。其实齐是使用了化学农药,但
齐隐瞒了事实真相,硬说是“导弹”的效果。齐组织专家进行了成果鉴定,又以
导弹的神奇效果骗得了“863”项目,由于有报上“导弹”的宣传和“863”贵冠,
骗得广东秀田公司合作,结果,秀田公司发现这枚导弹竞是臭弹,完全不是那么
回事。虽然发现上当早,但也已造成了损失。

  又如齐又称搞了一个可以高效防治棉铃虫的重组病毒,湖北省荆门稳健生物
农药公司上当与齐合作想开发这种无毒高效的重组病毒生物农药,结果一年多实
验无法重复,几乎闹到要打官司。

  齐的手段高明,不但能使企业上当,连学者怕也难幸免,例如有一次齐在投
稿发表论文时,审稿人YY看见稿纸下方写上“本文已经×××院士审阅”,刚好
这一次审稿人YY就住在×××院士的楼下,他不相信,就上楼找×××院士,×
××院士看了以后否认以前看过这篇文章。(此事是审稿人YY的同学某某所说的)
假如审稿人不是刚好住在×××院士的楼下,很可能就受骗了。

  以上权且举几个例子,可以充分证明齐的学风,如果要彻底调查,还有不少
例子。

coronavirus评:

你举的例子中有关乙肝病毒的情况我是十分了解的,你说的基本上是准确的。其他关于 
昆虫病毒的例子虽然并非本人亲历,只能根据病毒学常识判断。但我了解齐氏的一贯作 
风,所以也确信无疑。我绝不认为他的工作是实验室研究成功后放大不了,而根本在实 
验室水平就是粗制滥造,胡放卫星。说得不好听,只能说是无知、无耻加无赖。 

例如你讲的病毒学杂志和枯草杆菌文章,我就拜读过。他最早是投到另外的杂志。现基 
于同行评议的保密原则,姑且略去其名,所牵涉的先生们的姓名也略去不表,只是说明 
一下其中过程的原委,并作原则性评议。事情已经过去十多年,重提往事一是说明齐的 
学风,二是作为案例分析,反思中国同行评议的缺失。当然国际上的评议制度也不可能 
完美无缺。 

话说当年齐氏论文号称在“细胞”中表达,所以送请某位细胞生物学院士审理。该院士 
在行内也受过学风问题的指控,按我的感觉也许只是问题的程度可能略为不同。院士既 
不懂枯草杆菌,也不懂乙肝病毒,照道理和惯例应当将稿件退给编辑,但他/她却抄了齐 
氏胡吹的话,说是“世界首次”,达到国际水平,同意发表。意见只有一两句。 

另一位审稿人确为某方面的专家,但资历与齐相若,他/她提出了三页的详细意见对基因 
表达方面的内容提出有力的质疑。但是,最后的结论是:如果诚如作者所言,同意发表。

杂志最后送请中国病毒学权威人士审阅,结果也提出了极其详尽、有力的分析。权威并 
建议作者重做实验,仅凭一个模棱两可的ELISA太不严肃,绝不能说明基因已表达,必须 
做Western blotting等实验。权威并对实验的设计和推理过程提出了严重的批评。最后 
的结论是学术上有严重缺陷,应重做实验,不应贸然在任何杂志上发表。 

照道理,齐氏如果还有一点点的科学精神,两位专家提出翔实意见和质疑,他应认真对 
待,起码将论文的主要漏洞补一补。然而,他将被人批得体无完肤的论文马上送到自己 
后院的《病毒学杂志》发表,随即又在报章上大吹大擂,甚至吹出什么“齐氏基因”来 
。按照他的文章搞下游开发,要真搞出试剂来你敢用吗? 

10多年后反思,中国80年代还有一些受过严格科研训练并认真做学问的老辈学者,只是 
他们已经渐渐不能左右大局。部分国家级学术杂志,例如《病毒学杂志》(后来改为《 
中国病毒学》)已经沦落。齐氏好象后来也做了该刊常务编委。 

重提旧事,最重要的是揭露齐的问题,教育他的学生。行内早有专家闻齐色变,一听来 
自齐氏实验室就摇头。武汉大学如果仍不正视问题,最终受损的就不止是校誉了。我赞 
成对齐氏的行为应予适当揭露,促成武大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他一把年纪了,不要继 
续误人子弟,还是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较好。 

(XYS2003112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