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us)(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梁天骄贪污腐败问题举报

  前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梁天骄严重学术不端行为
举报》中列举了梁天骄学位论文抄袭、造假、夹带署名文章与专利等一系列学术
不端行为及其证据。本文将揭露梁天骄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
中子源所做的经济腐败行为,包含贪腐和违规使用科研经费造成严重浪费。

  经济腐败问题:梁天骄为了捞钱,利用其担任中子科学部主任的权力,要求
参加所辖中子科学部的每个招标设备的工艺评审会和产品验收会。在工艺评审会
和产品现场验收会上,乙方(国内厂商)将以专家评审劳务费的名义给评委的
“劳动报酬”。表面上看,这是每个专家都收取一样的评审费。但是,梁天骄参
加全部每年几十场这样的评审会/验收会,粗略估计其担任中子科学部主任以来
收受的这种贿赂总计超过60万元(收取费用有证据)。对于如此巨额灰色收入,
梁天骄向单位申报“兼职收入”了吗?向国家税务机关申报了个人所得税了吗?
中国科学院的职工薪资是包含业绩绩效的,对本单位采购的设备,应当属于分内
工作,不应该收取额外的专家评审费。“评审专家”与供货厂家讨论本单位需要
采购设备的技术参数与技术要求,就要求收取厂家的专家评审劳务费,这岂不是
太搞笑了吗?高能所曾于2020年3月10日颁发《 关于高能所人员参加我所项目的
政府采购评审工作不得获取评审劳务报酬的通知》,规定参加本所项目的政府采
购评审工作不得获取评审劳务报酬。作为直接领导,梁天骄不仅纵容违规收取这
种所内采购项目评审专家劳务费,而且自己还大肆收取。乙方厂家之所以乐意奉
献劳动报酬,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验收评审劳务费是由采购项目经费支出,
羊毛出在羊身上;其二、有利于本项目的验收;其三、有利于后续项目的中标。
这种评审费的收受对采购项目质量将造成直接的负面后果,它比直接贪腐百万课
题费所产生的后果更为恶劣,使得十几亿元的大科学工程建设失去质量保障。因
此,作为高能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的负责人,梁天骄必须对其违规收取巨额
酬金负责,并对其他本所专家收取这类评审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滥用科研经费造成严重浪费:2016年,梁天骄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中子散射样品环境及相关实验技术”项目(No. 2016YFA0401504)资
助。这是国家科技部首次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其它一些
科研专项等整合并改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在当年设立了“大科学装置前沿研
究”重点专项。梁天骄在申请该项目之前无任何样品环境设备的研究与制造之经
历,在其它研究领域也没有任何突出成果,何以承担重点专项负责人并获得资助
的呢?关键在于“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主要是为了支持大科学装置工
程用于研制新设备,而非基础科学研究需要申请人具有很强的科研基础,申请人
需要得到大科学装置承办单位的重点推出才有可能获得。梁天骄是2016年从中科
院物理研究所(物理所)叛变跳槽转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高能所)的、并
由此从副研究员升级正研究员的。当时在中国散裂中子源负责样品环境设备建造
工作的是中科院物理所的张老师,作为散裂中子源主办单位(项目法人单位)的
高能所不可能让物理所(参建单位)的张老师领头负责这个项目。因此,单位推
出了当时刚刚跳槽过来并担任中子科学部副主任的梁天骄作为项目负责人(另外
两位中子科学部主任与副主任均是物理所的人员),最终这个课题获批立项。因
此,这个资助项目与其说是批给梁天骄的,倒不如说是批给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更
加贴切。在散裂中子源平台上,由于谱仪本身可以预留给样品环境设备很大的安
装空间,非常适合采用各种极端样品环境:如高温、低温、强磁场、高压、气体
氛围、极化电场等,相关技术在国内外都已经非常成熟且广泛使用,相应设备如
高温炉、低温恒温器、超导磁体、高压腔、高压电场设备等均已大量用于中外中
子散射谱仪和线站,各种设备在国内外市场均有销售,价格也就几十万到几百万
量级。就样品环境设备而言,这种项目已经没有什么新型仪器可以研发出来的了,
可见,立项的目的就是给当时经费紧张的大科学工程以添置紧缺的设备,而非研
发全新的科研设备。该项目的执行由于梁天骄的专业基础实在太差,且没有从事
中子散射样品环境建设的工作经验,又害怕让样品环境系统人员参与研制会抢走
风头,只能安排几个毫无类似研究工作经验的亲随胡乱研发超导磁体、静电悬浮、
高温炉等等,结果可想而知:建造了零套能用的设备、发几篇没用的文章、和申
请几条专利。别说设备研制不出来,就算研制出来了也没任何价值,因为在国内
外市场上早就可以大量定制!由于项目参与人员不属于样品环境系统,完成该项
目之后也就不再从事样品环境设备研制工作,因此也就不可能通过该项目培养相
关的工作团队,这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这么一个3300万的研发项目,竟然造出了
零套可用设备,经费用到哪里去了?答案毫无意外,不是挪作它用就是贪污了。
科学研究容许失败,尤其是基础研究要宽容失败,但是工程建设这么干,那就是
借“科研”的名义糟蹋纳税人民的血汗钱。

(XYS20240422)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us)(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