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非议这两届高考作文命题道德使命

害虫

  连续两届作文命题的前提均是道德范畴,不能不让人感到有越俎代庖替代政
治考试的嫌疑。 

  语文中的教学大纲中对道德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道德特性的强调无疑
将对文章语文写作本身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 

  高考的命题对学习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在功利化的教育制度中必
将造成一种急功近利的技巧性和形式化。也将对道德的朴素的感染力和震撼里形
成一种免疫似的排斥的逆反。可以想见到的是接下来关于道德牌坊的辅导资料将
排山倒海似的涌向学生,一种对牌坊的津津乐道会忘掉纯洁问题的本身。 

  道德的形成需要过程,灌输并不能代替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言传身教和社
会影响造成的结果不是一个作文就能改变的。比如去年的《诚信》,丢掉诚信会
怎么样?从现象上说,丢掉诚信的官僚仍然有很多高高在上,丢掉诚信的商人大
发其财。假球黑哨绵延全国。对于学习了归纳法的中学生如果对现象进行逻辑归
纳结果如何?老实人吃亏是跑不掉的。更多的道德不是靠逻辑证明的。或是不是
简单的道德证明得了的。简单的证明只能是期望结论的相反。我们成年人无可奈
何的沉重东西推给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有人写了丢掉诚信不错,也发财了,也升官了,也快乐幸福了。现实中
大有人在。这种证明例子更多。我们的老师怎么给分呢? 

  一些人总是抱着文以载道的使命感。这使考试在向科举制时候的文章要求转
变,这种使命感往往表现为社会遗弃的一种道德和理想故作庄严神圣的传给下一
代。不管诚实者满头大包和理想主义者的满脸鲜血以及豪华殿宇中得意的笑声。 

  我们的教育太出世了,以至我们的成果—学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呆若木鸡。
对于他们,也许更需要一种入世的引导一种思考一种生活的实际引导,而不是一
些道德伦理。 

  让孩子们做堂吉珂德,不管用心出于多么善良,都不是仁者的作为。也许我
们该关注我们教育者自己,我们怎么把孩子教成这样的?而不是越俎代庖以道德
削弱对知识和能力的检验并形成一种误导。这样形成的现实和理想的残酷反差足
以毁掉一些孩子的精神的。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