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对付方舟子的最好方式

  作者:魏英杰
  青年时报2011.12.3.

  方舟子又掐上名人了。这次是人称“青年导师”的李开复先生。方舟子质疑
李开复自传存在多处不实和“拔高”成分。例如,李开复称自己在28岁成为美国
某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这里的副教授实为助理教授。针对相关质疑,两人在微
博上你来我往打笔战,引起众多网友关注。最终,李开复公布了校方证明和聘书,
并就“书中不严谨不谦虚的部分”表示歉意。

  总的来看,李开复能够坦承错误,尚属难能可贵。特别是拿李开复和唐骏比
较,正如方舟子所说:“唐骏是纯粹的造假,李开复只是拔高;唐骏到现在都不
认错,李开复最后还是道歉并公布原始文件了。”不过,李开复的道歉其实也不
算彻底。虽然他承认“书中描述的26岁副教授与实际担任AP时的28岁事实不符”,
并承诺“将在下一版中修改”,但这仍不免让人疑惑——一个始终不忘自己是
“最年轻副教授”的人,怎么可能会把任职年龄搞错?

  说白了,李开复在自传中把助理教授译成副教授,以及夸耀自己和奥巴马一
起上过课等等,都无非是虚荣心作祟,还不无给自己增添光环的用意。类似这种
描述,在书店随便找几本书,打开作者简介都能找到踪迹。既然刻意拔高自己,
被方舟子揪住了,也只能自认倒霉,别的最好啥也别说了。可李开复一开始依然
嘴硬,而且还想像以往被打假的那些人一样,试图挽回面子。这种应对方式,实
在愚蠢之极。

  更加有趣的是有些人对待方舟子的态度。像以往一样,针对方舟子这次打假,
有人辱骂方舟子,还有一大帮人为李开复说话、背书,当然也不乏有人一边说方
舟子打假是对的,一边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殊不知,方舟子最让人讨厌、也最值
得赞许的品质,就是他能够针对一个问题穷追到底。不管是遭到游说、嘲笑、辱
骂还是打击报复,方舟子始终都能坚持这点。否则的话,方舟子也就不是“打假
斗士”方舟子了。

  朋友圈内多次谈起方舟子,甚至讨论遭遇方舟子这种人该怎么办。正如大家
在网上能够看到的:有人被方舟子打假后高挂“免战牌”,有人则顾左右而言他,
还有人以牙还牙,摆出一副“你流氓我比你更流氓”的模样(如社科院某专家,
甚至辱骂方舟子家人),更有人处心积虑,四处搜罗方舟子的材料,试图反戈一
击……这仿佛把人置身于“照妖镜”前,就此折射出复杂多样的人性面孔。

  实际上,对付方舟子的办法根本不用那么复杂,只需两个字就够了。这就是
诚实。当你遭遇方舟子,如果他指出的问题是对的(往往如此),那么最好的办
法就是诚实面对,该道歉就道歉。否则即便可以勉强糊弄过去,姿态也不会好看。
这是因为,不管方舟子质疑什么问题,最关键的是自己做了没有。倘若事实成立,
无论如何应对,显然都无法改变事实本身。同样道理,如果自己不存在问题,害
怕他、厌恶他作甚?

  许多人厌恶方舟子,而且能够举出各种理由。要命的是,不管你喜不喜欢,
方舟子依然活生生存在于这个世界,恶心你、刺激你,让你吃不消。要我说的话,
这恰是方舟子的可贵之处。所谓“纵千万人吾往矣”的境界,可不就是如此吗?
中国知识分子总喜欢讲人格独立、不畏权势,临阵前却往往又做了缩头乌龟,可
不就是因为不愿得罪人(特别是朋友)吗?问题就在这里,那些厌恶方舟子的人,
大概都能从他身上,照见自己的伪善、世故,以及怯弱。

  至于方舟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其实不重要。

(XYS20111203)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