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钟南山院士的错话

  作者:老愚人

  “人怕出名,猪怕壮”钟南山院士,因领导救治SARS,而获誉过隆。在SARS
过后,钟院士就表彰过中医的功劳。SARS是一种新传染病,没有治疗方法,要靠
病人自身的抵抗力,当然要靠医生的帮助,医生使用支持疗法,抗击病魔,夺回
生命,其中最危险的病人,要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死了100多位医务人员,恐
怕操作插管的占多数,临床医务人员首当其冲。在发病初期,临床表现是肺炎,
并不知道是SARS。经过实验室的鉴定,才定为SARS。尽管在结果前后,可能用的
是同一支持疗法,但后来的目标和信心就大不相同了。实验室的工作,是功不可
没得,在临床工作方面,又是作气管插管因而死亡的人,更值得纪念。

  在科学工作中,未经严格评议,同一水平的人中,很难分哪个第一,哪个第
二?大概是出名出大了,失去了自我,忘记“言多必失”的教训,对支持中医的
发言,实在有失身份。北大毕业,出国留过洋,又错过了那个强迫学中医的年代。
不知从哪里装了不少中医的思维。钟院士在广州荔湾医院开幕的讲话,大部分是
错了,有些话他自己不能自圆其说。

  “上医治未病,现在多数医生都是‘下医’治‘已病’”

  这话不知是否包括他自己,他到底是‘上医’还是‘下医’。他的意思是把
自己放在“上医”之内的。其实“上医治未病”,这句话的意思应当是初病,
“下医治已病”应是病的后期或晚期。“认识往往落后于实际”有些病在初期都
不容易认识,在病征未显时,你怎么知道病了?治字是有针对性地,未病你治什
么?把治未病,说成是预防,也是风、马、牛。预防也是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
人群,不同的时段,要有针对的疫苗。那种普遍的增强体质,不属于预防。

  “死亡的主要病种分别有肿瘤、心脑血管病、慢阻肺、糖尿病等,这些都有
10~20年潜伏期,以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若能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及早预防,
可降低死亡率。”

  堂堂院士,肺科专家,把慢阻肺的10--20年的缓慢进程,称为潜伏期,也是
一大发明。把肿瘤、心脑血管病划为慢性病,怕是继承了何裕民的衣钵。专家在
非正式场合,(非专业会议)的现场讲话,也是要负一点责任的。诚然,改变生
活方式,可降低死亡率,但是这些病也是耽误不得的,也首先要得到洽当的治疗,
陈晓旭的死,就是人瘤共亡,是前车之鉴。把群众的认识引向慢性病,不去积极
治疗,这是很有害的。

  “西医以前是简单地把肿瘤给杀灭了,最后发现瘤没了,人也死了。”

  手术是把大块肿瘤切除,放疗是以肿瘤部位及相关淋巴,为治疗对象,只是
化疗才是全身性杀灭,现在也有局部化疗。无论那种治疗,都不可能肿瘤与人同
归于尽。作为一位院士,一位医学专家,知不知道,切除肿瘤,存活二、三十年
的大有人在,这样贬低手术和化、放疗的价值,用意何在?

  “治急性病、重病是西医的特长,比如细菌感染发热,用西药退热快。但热
退了之后,用中医药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能起到好作用,”

  这里,他没把退热和治病弄清楚,只有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病程是七天,你
吃两天退烧药,病也就好了,你不吃药也可以好。“细菌感染”的发热,你要用
抗生素,进行全程治疗,这不是退热的问题。如是肝脓肿、肺脓肿、化脓性胆管
炎等,还要采用手术和其他治疗办法。到治愈之后,用中医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中医药能提高免疫功能”是无稽之谈。

  他指出,“中医走现代化的路有两个突破点,一个是中药,另一个是中医正
骨,前者以青蒿素为例,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治疗疟疾的良药;后者可借助现
代的X光、CT等检查手段,发挥中医接骨、正骨等无创的治疗经验。”

  青蒿素,中医典籍,仅起到了提示的作用,这种提示,是不是对榫,现已无
法考查,因为那时中医的疟,是泛指发烧,并不一定是疟原虫感染的疟。青蒿素
已经不能算中药,而是西药,因为它的制取方法,都是一套西药的方法,更重要
的是治的是能查到疟原虫的疟疾。奇怪的是钟院士不同意中西医结合,又同意中
医用X光、CT等手段,发挥中医接骨,没有说要不要解剖、生理、病理等手段。
如是一个开放性复杂性骨折,用中医接骨,那是要越弄越糟的。

  现代医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医学院的课程就有三、四十门,这还不能包括
医学的全部,病也将近一万个,如果在中医中,出现一种或几种有效疗法,出现
几种有效药物,都不能改变中医的整个状况,也就是说无法与现代医学抗衡。

  中医是希望混下去,一种是中、西医混和的混,就是用西医X光CT,核磁共
振和实验室的一切诊断方法,用此诊断得出的病,再用西药加中药去治。

  另一种混法,是仍然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用阴阳五行和经络,来
认识病,得出的结果是虚、实、寒、热,完全用中药治病。这两种混法,在中医
界并不统一,这是当前很困难的一件事。

  中医是否科学?现在不少人把中医归于文化,有意退出科学的争论,只是保
留和欣赏就可以了。

  经过了近百年的历史的考验,自西医进入中国,就遭到中医的对抗,西医是
在对抗中发展起来的。近六十年来,中医更是得到了特殊的待遇,不单领袖的关
注,并且写入宪法,这和把接班人写入宪法,有着同样意义。

  在国家大力的支持下,中医病没有拿出可以治好病的证据,只是喊叫着“我
有杀手锏”。但这把杀手锏,终未出手。人们有病找西医,找中医的越来越少。
中医没有病的概念,只是把一些表象,称作病,对人体做了另样的解释,不但有
五脏,又有六腑,把五脏拟作五行,既相生,又相克,变化无穷。方舟子所说,
中医不科学并无大错。

  钟南山所说要严格按“循证医学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研究。”这话是对的,可
惜,为中医普遍不能接受。

(XYS20101005)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