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从林美静的论文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学风危机

  作者:安迪生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学风历来是严谨的,从竺可桢先生、赵九章先
生,再到叶笃正、陶诗言和曾庆存先生,他们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让大气所
形成了严谨的学风,这既体现在诸位前辈的论文和论著上(如曾庆存所著《数值
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该书的严谨,举世闻名),也体现在大气所培养的
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学位论文上。有的论文直接作为专著出版,如胡非教授的博
士论文。可最近答辩的一篇博士论文让大家大跌眼镜,大气所学风潜在危机。答
辩信息如下:

  题目:台风季节西北太平洋环境场分析及基于DEMETER耦合模式的预测研究

  答辩人:林美静

  导师:王会军研究员 范可研究员

  答辩委员会主席:丁一汇院士

  答辩委员会委员(按字母顺序):姜大膀研究员 韩志伟研究员 李双林研究
员

  谭本馗教授 谢正辉研究员 薛峰研究员 延晓东研究员 曾晓东研究员

  时间:5月30日上午9:00

  地点:科研楼303

  研究生部

  论文厚度很薄,只有几十页,去掉引言部分和结论部分,只有两章的内容。
其核心工作就是分析了一下台风季节西北太平洋环境场,然后用基于DEMETER耦
合模式做了个预测实验。内容之少,作为一个硕士论文也十分勉强,工作内容十
分平常,谈不上有什么创新。按说论文不能以厚薄论好坏,可是在没有多少创新
的前提下(大气科学从八十年代初到现在近三十年来没有突破性工作),大多数博
士论文尽可能完成较大的工作量,因为博士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科研能力的训练,
即使造就不出科学家,能够训练出熟练的科学工作者,这样也算是成功了。林美
静的论文属于那种既没有创新,没有水平,也没有工作量的论文,功劳苦劳都没
有,居然也完成并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这是对八十年来大气所形成的严谨学风
的挑战。如果该论文通过答辩并获得学位,将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光辉
历史上的污点。

(XYS20100612)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