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对周志华教授恶意剽窃的定性不能更改

  作者:拍案而起

  对于“知耻”的打假,本来我不是直接当事人,周及其粉丝老是把我和“知
耻”并列,搞得我都感觉成主角了。这几天一直关心新语丝上及其它一些论坛关
于周问题性质的争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周的确是有意剽窃,我感到一些欣慰。

  这次我针对一些观点再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自从上次周最后申明“有本事实名举报”后,周的博客一般人就不能访问了。
但最近网上一搜,周的一个叫evanstondr的粉丝提供了周的最新解释:“这个我
看了周博客里的东西。他说怪自己当年只读了主要结论就没去读别人文章结尾的
讨论,所以写回复的时候都还没意识到有个等价的式子在那里等着。”然后粉丝
加了评语:“这个说法应该是很接近事实真相的。”具体见[1]。我对周的这个
解释一点也不意外,毕竟粉丝、前辈都已经看出核心公式明明在P&C文第6节,周
如果不愿意承认故意剽窃,除了说没看到P&C文的这个公式(不能说没看懂),
实在没有第二条路了。

  周所说的“没去读别人文章结尾的讨论”指的就是P&C文的第6节,对于一个
自封为“选择性集成”立派宗师的人,对于自己所属领域—集成学习的经典文献
(这个级别的不会超过10篇)居然有整整1节(一共才7节)没读?对于自己一文
4发(见[2][3][4][5])中3次引用的重要相关文献居然有1节没有读?如果周承认
了上述两点,今后还能说自己是“国内少有的真正搞研究、潜心学术的学者”?

  不过周的选择是两者比较取其轻,就算承认学术不太认真,也绝不承认故意
剽窃!而且还真有人相信(如evanstondr等)。

  对于周的这种“极痞”的解释,使我对周的人品感到极端的绝望!我想请周
(由“周粉”出面也行)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周在[4]中提到公式10来自于P&C文,只读摘要,结论怎么能知道?请问
“只读了主要结论”是指读了哪几节?(我估计周的回答是P&C文的主要章节我
都读了,第6节在实验分析后面,所以没读)

  2、公式10在P&C文的第4节,周再痞也不能否认自己读过P&C文的第4节吧?
这一节可是P&C文的核心内容哦。(我估计周的回答是P&C文的第4节我是读过的,
所以知道公式10在P&C文中也有)

  3、P&C文的第4节中间,紧跟中心公式[5]后有一段话:“in certain cases 
where we have nearly duplicate networks ... which will make the 
inversion process very unstable and our estimate of C^-1 will be 
unreliable. In these cases,we can use heuristic techniques to 
sub-sample thepopulation F to assure that C has full rank(see section 
6)”,周教授是否读过?(我估计周看到这里脸色又要变,至于回答我想不应该
是:“第4节中的这一段我没读过!”,因为这种回答太匪夷所思!)

  上面这句话写在P&C文的的第4节中间(该节是P&C文的核心章节),中文大
意是“在某些时候,有可能存在独立性不强的网络...这时我们的XX方法可能会
遇到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能用启发式技术(算法)来得到一个集成的子集...
(见第6节)”。不是太外行的人就凭这句话,不需要到其指明的第6节去看细节,
都应该清楚谁证明了选择性集成(MBTA),谁首先提出了选择性集成的可行算法。

  我想告诉周及周粉们的是:

  1、天下不可欺!

  2、关起门来自我解脱的借口不要轻易放到公开场合。

  3、尽管要周亲自承认有意剽窃不太可能(承认则意味着彻底出局),但能
否请你们保持沉默,不要再进行无谓的狡辩,因为这样只会使你们的品格更加蒙
羞。

  另外,有几个观点也想同trapa讨论一下:

  1、你说“毕竟即使抄,也是抄idea,他们还是读懂了别人的东西,还是做了
点东西的。”好像说抄idea比直接抄文字要好些?

  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直接抄文字的人往往只是为了通过这种抄来达到其它
目的(如毕业、晋级等),而且由于没有读懂,就不太可能将别人的东西真正占
有,也就是借用而已。而抄idea的人由于读懂了别人的东西,改头换面称为自己
的贡献,以直接侵占为目的,比照抄章节更可耻!南京大学刚颁布的学术规范也
支持我的意见,其中第四条为“ 禁止下列侵占、剽窃、抄袭行为:(一)将他
人的学术观点、思想、成果冒充为自己所创;...”,侵占、剽窃排在抄袭之前。
而周的行为无疑是“将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成果冒充为自己所创”,也就是
你说的抄idea,按该办法是要解聘的。国外的规则难道与国内不同?

  另外,trapa也许不知道周不仅这个抄来的idea发了N篇论文,还居然用它评
上了杰青、长江(看看03年前周的论文就知道如果没有MBTA,没有IJCAI最佳论
文及AIJ的高引用,03年时的周太平凡了)。

  因此我认为“这件事无论情节性质与XYS其他揭发出来的抄袭剽窃相比有
过之而无不及。”

  2、你说:“不过这事对周在国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希望周以后严谨点,
毕竟现在身份地位不一样。”

  如果大家都认为周的确剽窃,周仍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周如何面对自
己的学生?如何面对关心他的前辈?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人及朋友?这些对周的影
响还不大?如果周再到其他学校作报告,下面有人提出问题“MBTA到底是谁证明
的?”周难道还能保持沉默?如果周不能再以“真正做学问的人”自居,对周这
种人的打击将是极大的。

  因此我认为“这事对周在国内也将有很大的影响”。

[1] 
http://203.208.39.132/search?q=cache:OfAWZJ-RGwAJ:www.mitbbs.com/artic
le_t/CS/31173575.html+%E5%91%A8%E5%BF%97%E5%8D%8E+%E5%89%BD%E7%AA%83&h
l=zh-CN&gl=cn&st_usg=ALhdy2_4GrH3x034hVCdA3vmHHfV0mHciQ&newwindow=1&st
rip=1
[2] Z-H Zhou, J-X Wu, Y. Jiang and S-F Chen,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Selective Neural Network Ensemble, IJCAI’01, pp. 797-802
[3] Z-H Zhou, J Wu, and W. Tang. Ensembling Neural Networks: Many 
could be Better than All, AIJ 2002, 137(1-2):239-263.
[4] 吴建鑫,周志华,沈学华,陈兆乾,一种选择性神经网络集成构造方法,计
算机研究与发展,2000年,第9期,1039-1044
[5] Z-H Zhou, J-X Wu, W. Tang, Z-Q Chen, Combing regression estimators: 
GA-based selectively neural network ensemb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s, 2001, 1(4): 341-356.

(XYS20091106)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