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严重的问题还是教育官员

作者:胡明亮
http://minglianghu1305.blog.sohu.com/138006723.html

    官员说出“为谁说话”和“算个屁”,属于没有文化的举动。可是,有文化
的官员居然也能说出无知的话。据《东方早报》2009年11月27日的报道,“教育
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论文引用是属于学术界的惯例,
教育部对此并无统一规定,引用多少算抄袭,各高校应该有自己的专门规范。”

    官员也是博士了,怎么不知道什么是抄袭,什么是引用呢?官员的无知,也
就影响和教育了学生。比如,清华大学的一个研究生说,“我还问了一些同学,
大家都说不清楚,说没有一个明确的比例,就是不能大段大段地引用。”

    一次论文答辩,一个博士、教授指着学生的论文说,怎么引用这么多呀?他
还不知道,写论文,搞研究,就是要参考他人的成果,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
开拓,发现新思想和新方法。

    所以,上到官员,中到教授,下到学生,都(或者客气点儿,“很多”都)
不知道什么是引用。

    对引用和抄袭,方舟子和陶世龙都有说明。如,方舟子认为,“只要用到别
人的观点或文字而没有恰当说明,都是抄袭”。说得很清楚了,官员就是不知道。
又如,陶世龙提到,1934年,他的父亲陶元珍写大学毕业论文《三国食货志》,
“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引用古人的著述,不仅没人说他抄袭,而且大受史学界前辈
的赞赏,随即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上均见2009年11月28日新语丝网站)。

    看来,应该来一次学术扫盲。先从教育部的官员开始,请那些知道什么是引
用,什么是抄袭的人讲讲课。然后再教育各大学的博导、硕导、教授,最后官员
和教授搞清楚以后,再一起“教育”大学生、研究生认识到引用的必要和抄袭的
危害。

(2009年11月28日)

(XYS20091129)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