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9成网民拒买施恩奶粉

记者:李佳
2009/06/21北京青年报

  施恩官方网站广告仍标“100%进口奶源” “致歉”未能平息质疑声———

  面对“三聚氰胺事件”、“100%进口奶源”以及“海外背景”受到质疑的施
恩奶粉,其董事长在舆论重压下,发出署名声明称:施恩公司包括施恩品牌完全
由华人拥有,并“对因未向公众介绍企业背景而引发的误会致歉”。然而,消费
者对此并不买账,一项2万余人参与投票的网上调查显示,93%的网友认为“施
恩” 不诚信,并表示拒绝购买。

  ■“假洋鬼子”仍强调“100%奶源”

  昨天,人民网一项有25036位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有93.1%(23297票)的网
友认为“企业如此不诚信,早该封杀”;仅6.9%(1728票)的网友认为,或许是误
会,应该给企业一个机会。

  6月15日,施恩公司董事会一份最新的媒体声明上,施恩承认了其华人身份,
声明称,施恩公司、包括施恩品牌完全由华人拥有。昨天下午,记者在其官方网
站看到,尽管不再刻意强调“美国身份”,但其弹出式广告中,“100%进口奶
源”仍旧以施恩奶粉的“卖点”身份出现。

  ■专家反对“100%进口”做噱头

  王丁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接受施恩一方对此事的解释。但是他仍
然认为,“100%进口奶源”的广告语没有必要标注,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奶源都
是合格的,没有必要非要打出“进口”二字以示区别。

  目前,1月份期货进口奶粉的到岸价为1.6万-1.7万元/吨,与国内的奶源生
产的奶粉价格几乎没有差别,之前的价格进口的比国内的每吨高3000-4000元。

  ■企业把问题推给律师

  美国施恩国际有限公司是否为空壳公司?多数奶爸奶妈认为,以为“进口奶
源”就等同于“进口奶粉”,施恩的奶粉包装和广告上都未强调在国内加工,这
是否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针对这些问题,施恩奶粉公关部一位负责人表示,将
通过律师回应,但截至发稿时,仍未作出回应。

  ■文/本报记者 蔺丽爽

  记者手记

  忽悠营销代价惨重

  2006年欧典地板的“百年历史”、“德国品牌”谎言被揭穿,当年欧典地板
被工商部门认定为“虚假宣传”,随后收到740万的巨额罚单,为其不诚信的行
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施恩奶粉”被曝光及其董事长亲自承认其“品牌为华人拥有”,并非“美
国”身份,整个事件与“欧典”事件几乎如出一辙——无非都是想借着“洋品牌”
的质量口碑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为产品定高价找个“借口”。

  假冒外国品牌往脸上“贴金”和制造的花哨噱头,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可能
会赢得一时的市场份额。然而,假冒洋货以忽悠消费者的谎言一旦被揭穿,面临
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将遭到执法部门的追究、受骗消费者的起诉、潜在消
费者的唾弃。

  市场经济中,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然而取胜靠的是产品服务的质量、信誉、
口碑,“不走正道”则迟早要吃大亏。从法律层面说,处理此类问题,我国有
《广告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并不乏法律法规。道德层面说,一个没有“诚信”的企业,不会赢得消费者的信
任和好感,它面临的也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现实。

  ■文/本报记者 蔺丽爽

  新闻连线

  施恩奶粉销售下滑

  本报讯 虽然陷入“身份门”、“奶源门”双重夹击,昨天记者走访各大超
市获悉,被消费者揭穿其假洋品牌身份的施恩奶粉仍在市场上销售。

  一位卖场工作人员表示,近期曾有顾客询问施恩奶粉的事,该品牌奶粉已经
不如前段时间销售得快。据一位超市负责人称,超市方面一直在关注施恩奶粉事
件,但作为超市来说,仅因为企业冒充洋品牌,是没有理由让其下架的。

(XYS20090621)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