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科技成果的评价必须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

  作者:北帆

  我在新语丝贴出《金融衍生品与SCI论文》一文后,引起了一些网友的质疑
和讨论。有些遗憾的是除了Darwinists外,其他网友只见我文中对SCI不敬就立
刻拍案而起,没有真正读懂我所说的意思。昨天凯尔网友引用了我的一段原文
“我反对我国目前以数SCI论文的数目或者以数影响因子点数作为主要依据评价
科研的方法,理由是这样的评价造成的局面还不如没有评价。问题要害不仅仅是
引起了大量的造假,而是从根本上异化了科研的目的。”后,没有读出我所反对
的是数SCI论文的数目和数期刊影响因子点数,所主张的是深入科学和技术细节
进行评价。(见《金融衍生品与SCI论文》倒数第二自然段:“我们还须认识到
即使论文作为科研人员或科技项目的评价参考之一,也一定要深入论文的细节,
而不能只根据文章数量和期刊的影响因子点数论英雄。这与金融领域的麦道夫骗
局所带来的教训是一致的。金融界那么多号称聪明、睿智、经验老道、知识丰富
的基金管理人正是因为疏于深入细致的调查,只凭麦道夫头上那顶前NASDAQ主席
的光环,将大额资金投向了其设置的老鼠会低级骗局。不错,深入技术细节评价
科技项目会使评审本身变的艰辛、复杂、耗时、甚至痛苦。但是不这样做,大量
科技资助的花费会变得更加低效、浪费、制造贪腐、以至对科技人员反向筛
选。”)。凯尔网友提出了国内奖项不公的评论,似乎我是在主张提高国内奖项
在评审中的权重,其实我反对的正是那些不根据科学和技术细节,评简单量化的
数据或人际关系评奖的做法。

  说到根据SCI 论文评审,大家可以仔细回忆一下,有多少评审是在仔细读过
被评人的论文内容后做出的?再请回忆一下我们自己在阅读SCI论文时,在自己
最熟悉的领域里,能够读到的有用的文章(仅为支持自己论点的不算)的比例如
何?我也希望批评者注意到我文中提到的局部公平和全局公平的关系,在进一步
的批评中整体性地涉及到这一点。顺便对Henry前天关于金融危机和交易员违规
操作的关系做一个提醒:本次金融危机以及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不是由于交易员违
规,这一大势是在(至少绝大多数情况下)合法合规的条件下发生的。

  我真心欢迎积极的debate。但是为了提高讨论的水平,我是否可以建议批评
者稍微耐心一点,读懂全文后再做评论?

(XYS20090419)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