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院士候选人、973学者陈武凡这个人

  作者:白条学者

  中国的院士遴选工作又轰轰烈烈展开了,学科交叉本来是一件好事情,可是
被一些人利用就变成了另一种味道。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名单有个叫陈武凡的,本
身是学工科的,他申请的是医科的院士,医生当然不知道他搞的什么名堂啊!但
是随便找个懂计算机的就知道陈武凡的那点电脑水平丝毫不比一个工科的本科生
强。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里就把陈武凡这个人的“科研成果”给大家叙
述一下。

  大家所看到的X光片,CT片实际上是一个数字矩阵,这样说大家可能不是很
理解。比如一张胸部的CT片,肺窗可以观察双肺的病变,软组织窗可以看胸壁软
组织和纵隔淋巴结,骨窗呢?则用于显示胸椎、肋骨、胸骨的病变。此外,这个
数字矩阵还可以随着窗宽窗位的调节表达出不同的病变信息,因此对于医学图像
的保存必须是要把这些信息都能够完整的保持下来,而不仅仅是看到的一副图像。
而陈武凡呢?这个人根本就不懂医学影像,我前面说过,他根本就不是医科毕业
的,他也不可能理解一张图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信息;他问过我很多次,窗宽窗
位怎么去理解,而且拿一张黑白照片给我,窗宽是不是就是黑白照片中最白的减
去最黑的差值,我说可以这样理解;他又问那窗位是不是灰度的中心点,我说算
是吧?他又问那窗宽窗位调节是不是亮度和对比度的调节,我说有点相似。他又
问,那为什么选择肺窗和纵隔窗怎么会这么奇妙呢?我无言以对!事实上陈武凡
根本就不懂医科的内容,这次却去申请医科的院士,简直就是胡闹!陈武凡研究
的核心是医学影像工程,他的“973”项目结题也是这方面的内容。各国科技界
研究的热点是医学图像获取的理论和方法上,从器官层面、组织层面直至蛋白、
分子层面,以及从形态学层面延伸到功能层面等等——我国在这些方面与国际间
的差距却越拉越大!然而陈的973团队根本不敢正视和涉足这些核心关键领域,
(这也不是陈的错,整个中国的科学界怕在30年~50年内都不可能涉及这些核心
领域,就像大家都在做电脑,芯片一定要买国外的)而搞的是所谓“后处理”,
当然这种后处理也是相当肤浅的;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中国数字人”的计算机工
作跟陈武凡有任何关系,软件后处理都是用的美国通用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的软件
(因为跟国外的差距太大,完全不具有可比性)。即使是在国内这些后处理陈武
凡做的工作怕也不及深圳随便哪家做PACS的公司做的好,甚至于说远远不及南方
医科大学网络中心的软件工程师做的好。换句话讲即使在南方医科大学的影像工
程方面,他陈武凡都是个三流的货色!就算现在要他仿国内软件商的PACS照葫芦
画瓢做一个山寨版的后处理软件,他都做不到,因为他根本就不懂!至于说陈武
凡的“973”项目结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图像压缩”,经过这种技术处理的图像
根本就不能叫医学影像,如果临床医生看了用这种技术处理后的图像去做诊断,
简直就是“草菅人命”,而病人选择这位973学者的技术装备的医院,还不如去
自杀!这件事情南方医科大学两所附属医院的医生都知道,南方医院当然不会使
用,珠江医院在学校领导的弹压下短暂的使用了陈学者的技术仅两年便结果两年
后该医院将其拆除,仓惶选择了实达公司的PACS系统。

  这就是陈武凡的两项所谓“重大创新”之一《fPAX的研究与应用》,这项技
术获得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陈武凡既非影像诊断医师,也不是放
射工程师,更不懂医学图像后处理。把国外一些新兴技术吹的神乎其神,大谈什
么“生物图像信息融合”“脑电功能成像”,忽悠一些搞行政领导,吹是陈武凡
最大的本事!

  医学技术关乎民生,是天大的事情!下一章节介绍陈武凡的“磁共振移动伪
影消除技术”。这并不是一项十分新的技术,但是陈武凡搞了这么多年,我没有
见他搞成过一张活动状态下清晰都符合临床医师诊断使用的磁共振图像。

(XYS20090628)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