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当代中国象棋国手传略

(摘自《决战棋枰无敌手》,李(氵更)、杨典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

【棋坛元戎-杨官麟】

  杨官麟,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6岁时就善弈而名传乡里。少年时深研
象棋古谱,棋艺大为长进。40年代棋艺闻名于广州,曾去香港弈棋,1949年夺得
香港冠军。1950年返回广州,后游大江南北,未逢敌手,叱吒一时,享有“魔叔”
之称誉。后来曾获1956、1957、1959、1962年(与胡荣华并列)4届全国冠军,3次
获全国亚军。
  1960年至1987年间,为广东主将兼教练,对广东队5次获得全国团体冠军起了
重要作用。1977年获在马尼拉市举行的“中,菲,马,港象棋邀请赛”冠军,1987
年获在新加坡举行的“健力士象棋国际名手邀请赛”冠军。1982年国家体委授予他
“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杨官麟棋艺炉火纯青,其棋风朴素无华,以稳健和细腻著称。“占先能常胜,
失先能求和”,这是对他最恰当的评语。他对布局深有研究,精于中炮和屏风马的
各种布局变化,他的残局功夫尤深,善谋兵取胜。排局研究亦为国内一流。
  1956年至1966年,杨官麟曾任《象棋》月刊主编。其著述甚多,主要有《中国
象棋谱》(主要编写者之一)、《弈林精华》、《弈林新编》、《象棋春秋》、
《橘中秘新注》等书。现在他已从广东队退休,从事培育新人及棋艺著述工作。

【棋坛慧星-李义庭】

  李义庭,1937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市。12岁即开始学习棋艺,被誉为“小神童”。
在著名棋手罗天扬的指点下,于1954年崭露头角,在上海“大新游乐场”曾同杨官
麟对弈4局,以2胜2负的战绩与杨平分秋色。当时的李义庭年仅17岁,因此而一鸣惊
人。
  1958年获第3届全国个人赛冠军,1959、1962、1956、1960、1964、1965年分别
取得第2至6名的优胜名次。十年动乱之后,李义庭阔别棋坛,专心致志地从事培养
新秀的工作,潜心钻研棋艺,四方奔走搜寻人材,在新人辈出的时代,他退出比赛,
甘当人梯。
  罗天扬的循循善诱,是李义庭成才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李义庭对后来居上的
柳大华,也同样热心扶持,倍加栽培,正如人们所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湖北
棋坛,人才辈出,后继有人。
  李义庭棋艺刚柔相济,尤善运子取势,以细腻沉雄著称,残局功夫出众。曾著
有《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一书。现任武汉市政协委员、湖北省棋协副主席、合作
路灯光球场场长、武汉市业余体校教练等职。

【旷代棋王-胡荣华】

  胡荣华,1945年出生于上海。8岁习弈,1960年15岁首次参加全国比赛即夺取
冠军。
  以后直至1979年,连续10届蝉联全国冠军,独步弈林20年,以“十连霸”闻名
中外。1983年和1985年又获两次全国冠军。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连
续6届“亚洲杯”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1984年获第一届“七星杯”国际邀
请赛冠军,1991年和1993年获第5、6届亚洲名手邀请赛冠军。1982年国家体委授予
其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并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8年被亚洲象棋联合
会授予特级国际大师称号。
  60年代,胡荣华、杨官麟双雄并立,80年代棋艺发展,棋坛繁荣,柳大华、李
来群,吕钦、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等新星崛起并立。胡荣华虽年过不惑,公务
缠身,但是凭著坚强的毅力和深厚的功力,始终在棋坛上与群雄拼搏,且战功赫赫。
在国内最高水平的《五羊杯》全国冠军赛中曾5次捧杯。并因连续3届捧杯而永久保
有“五羊杯”。在1982年至1992年全国个人赛中,曾获4次亚军,2次季军。他为上
海队获得5届全国团体冠军,立下了战功。胡荣华在1982年首届“三楚杯”、“北
方杯”、“上海杯”,1984年“昆化杯”、第3届“三楚杯”,1986年第2届“天龙
杯”,1988年“木建杯”、“净安杯”、首届“棋王赛”,1989年“金角杯”,
1991年“宝仁杯”世界顺炮王争霸战,1992年“华山杯”赛中均荣获了冠军。
    胡荣华天资异禀,记忆力惊人,曾创盲目1对14人的记录,其棋路全面,灵活
多变,开、中、残局都有深厚的功力。在30多年的棋坛生涯中,他对象棋理论的研
究,象棋全局古谱的发掘、整理,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古谱中的过宫炮、飞相局、
反宫马、顺手炮等皆有重大的创新,使之成了当代流行布局。主要著作为《反宫马
专集》,国内外均已出版。《胡荣华飞相百局》则是由“北斗棋苑”、“宝岛象棋”
联合出版。
  胡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棋王”,在棋界享有崇高的声誉。现任上海市人大常务
委员、上海棋社社长、高级教练,目前仍在棋坛奋斗不息。

【棋坛猛将-柳大华】

  柳大华,1950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市。
  13岁时曾获全省少年冠军,同年又获中南区少年亚军。“文革”期间插队农村,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经过“十年寒窗”油灯下钻研棋艺功夫,皇天不负有心人,
1974年首次获湖北省冠军;1976年参加全国个人赛,进入前12名;1977年获全国第
9名;1978年获全国第3名;1979年获全国第2名;1980年荣登全国冠军宝座,成为
第一个从胡荣华手中夺走冠军的人;1981年再次蝉联桂冠;1983年,1984年,1987
年均进入全国前6名。在1981年、1983年的两届“五羊杯”全国冠军赛中曾两次捧杯;
在1984年第2届“避暑山庄杯”、1985年“百岁杯”、1988年第4届“七星杯”国际
邀请赛、1991年和1993年第2、4届“银荔杯”全国冠军赛中均获冠军。是1980年、
1982年二届“亚洲杯”赛团体冠军中国队的队员。1984年被国家体委授予中国象棋
特级大师称号,1988年被亚洲象棋联合会授予特级国际大师称号。
  柳大华棋艺全面,尤以中局抟杀凌厉,算度精确见长,并擅盲棋,被誉为“东
方电脑”。他于1994年2月2日在武汉体育馆进行的“松刚杯”柳大华闭目棋创纪录
赛中,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以1对18人(10胜7和1负)创象棋蒙目车轮赛最
新世界纪录。主办单位已请公证部门和电视摄像现场参与,申报“吉尼斯”世界纪
录。
  柳大华现为湖北省象棋运动员兼教练。

【燕赵骄子-李来群】

    李来群,1959年出生,河北省人。

  他10岁习棋,16岁时获1976年河北省象棋赛亚军。1977年崭露头角,在邯郸市
举行的4省市邀请赛中获冠军,是年参加全国个人赛获第7名。1978年获全国第4名,
1980年获全国3名,1981年获得全国亚军,1982年在成都全国个人赛上获得冠军。
这是解放以来冠军第一次过黄河,结束了南方棋手一枝独秀的局面。1984年、1987
年、1991年他又3次荣获全国个人赛冠军。李来群也是河北队获1983年和1985年两
届全国团体冠军的一台主力队员。1982年、1984年、1992年代表中国队参加了第2、
3、5、7届亚洲杯象棋赛,为中国队夺冠立下了战功。他还分别夺得了1981年“宿
务杯”、1983年亚洲名手赛、第2届“三楚杯”、1984年第4届“五羊杯”、1985年
“王冠杯”和“柳泉杯”、1987年“奔马杯”和“金色外环杯”赛的冠军。1989年
获“少林可乐杯”棋圣赛冠军,成为我国第一位“棋圣”,并于同年9月从“棋王”
胡荣华手中夺过桂冠,成为目前唯一身兼“棋圣”、“棋王”称号的棋手。1991年
3月“鳌鱼杯”第2届象棋棋王挑战赛中,他又战胜挑战者吕钦,蝉联棋王称号。
1984年国家体委授予其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1988年被亚洲象棋联合会授予特级
国际大师称号。
  李来群棋风泼辣细腻,作风顽强,向以“己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而著称,擅
长仕角炮、飞相局、仙人指路等局法,尤精于运子谋兵取势,临危不乱,耐于久战,
常能积小胜为大胜,人称“智多星”。目前李来群棋艺正处在巅峰期,堪称优秀青
年棋手中的佼佼者。
  他主要著作有《象棋中局战略与战术》、《象棋全盘战术指微》、《李来群蒙
目车轮战对局选评》、《燕赵骄子李来群专辑》等书。
  李来群性格文静,棋如其人,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现是河北省棋队教练兼运
动员、河北省政协委员。

【羊城少帅-吕钦】

  吕钦,1962年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
  他8岁学棋,1978年获得全国少年赛冠军,1982年获全国赛第3名,1983年、
1991年、1993年获全国赛亚军,1986年荣登全国冠军宝座,1988年又获冠军。是广
东队1980年、1981年、1982年、1987年、1988年、1989年、1993年7届全国团体赛的
主力队员。1985年获“上录杯”、第2届“敦煌杯”、第2届亚洲名手邀请赛冠军,
1987年获南北国手对抗赛个人冠军,同年又获“天丽杯”赛冠军,1988年获“皇冠
杯”、第3届“天龙杯”、“南方杯”、第2届“后肖杯”赛冠军,1990年获首届
“世界杯”赛个人冠军,又获“泰州杯”第3届棋王赛、首届“银荔杯”全国冠军赛
的冠军,1992年获第3届“银荔杯”赛、“蓬菜阁杯”精英赛冠军,1993年获香港国
际特级大师争霸赛冠军,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4次蝉联第9届至第12届
“五羊杯”赛的冠军,成为继胡荣华之后第2个获得永久保存“五羊杯”殊荣的棋手。
1989年被亚洲象棋联合会授予特级国际大师称号。1994年2月“百花杯”第4届中国
象棋棋王赛,挑战者吕钦挽狂澜于既倒,在先负两盘的情况下将比分扳平,快棋又
战和,最后在超快棋决斗中力胜李来群,取得棋王称号。
  吕钦棋风凶悍泼辣,弈棋反应敏捷惊人,攻杀犀利,有“快马飞刀”之誉,且
常能于败中取胜,棋艺成熟。他对布局有所精研,擅长中炮、屏风马、反宫马、仙
人指路等局法。目前为广东棋队第一号主力,是当代弈林新秀中最杰出的人才之一。

【江东新星-徐天红】

  徐天红,1960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
  1977年开始专业训练,是年获全国少年亚军,1978年正式入选江苏省棋队。从
1981年起,徐天红逐渐成长为江苏象棋队的主力队员,在1981年至1984年,1988年
至1990年的全国团体赛中,他为江苏队进入全国六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84年取
得全国个人赛第8名,并进入象棋大师行列。之后,成绩逐年上升,1985年获第4名,
1986年获亚军。同年参加第4届亚洲杯赛,为中国队队员,荣获团体冠军。1988年
获第5名,1989年荣登全国冠军宝座,并被授予象棋特级大师称号。1991年获第4名,
同年8月被亚洲象棋联合会授予特级国际大师称号。1992年获亚军。1993年在北京
举行的第3届世界锦标赛中,以6胜3和的优异战绩摘取别冠,成为继广东吕钦、黑
龙江赵国荣之后的第3位世界冠军。从1985年至1994年,徐天红在各次杯赛、邀请
赛中,亦成绩稳定,多次名列前矛,1991年2月获第3届“后肖杯”、1994年第5届
“银荔杯”全国冠军赛的第1名。
  徐天红经过多年的艰苦磨炼,开、中、残棋功夫比较全面,行棋风格稳健细巧,
常能因势利导抓住对方微小弱点积小胜为大胜。走逆风时他能冷静、沈著应战,伺
隙反击,故棋界誉其为“弯不断的杨柳”。徐的布局严谨,少出漏洞。先手擅长中
炮进三兵、仙人指路等局法,后手对屏风马、反宫马、顺手炮等颇有造诣。他现效
力于江苏队,为第一主力。
  徐天红善于学习和钻研,很注重理论研究,经常在各象棋报刊杂志上发表对局
评注和自战回顾,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并同夫人汪霞萍(象棋大师)合著
《象棋东南烽火》,颇受读者欢迎。
  国昌棋盛,80年代棋坛新秀如雨后春笋,徐天红便是新秀中的杰出人才、才华
横溢的年轻大师。

【新东北虎-赵国荣】

  赵国荣,生于1961年,黑龙江省炳尔滨市人。
  自幼习棋,1974年13岁时即首次参加全国赛,同年进入黑龙江省棋队,拜“东
北虎”王嘉良为师,以后棋艺稳步提高,至80年代,开始成为一流高手。自1982年
至1989年期间曾获得了两次全国亚军、3次第3名,第5名、第6名各一次。1990年全
国象棋个人赛中,他一路过关斩将,以不败成绩夺得冠军,实现了多年的宿愿。
1992年再次夺魁。十几年来,他为黑龙江省队获得团体6届亚军、8次进入6强,及
1990年夺取壁军,做出了突出的页献。他还是第3、4、5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
主力队员之一,1989年获第4届亚洲城市名手赛冠军。1991年获第2届“世界杯”个
人冠军。1982年首届“避暑山庄杯”,1983年“哈尔滨杯”、首届“敦煌杯”,
1986年“欣春杯”、“青春宝杯”,1987年“丰华杯”,1988年首届“後肖杯”、
“大都杯”,1994年“上涌杯”过宫炮王棋王赛均获冠军。198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
建国以来优秀运动员,并选为青联委员。1987年国家体委授予他中国象棋特级大师
称号,1988年被并洲象棋联合会授予特级国际大师称号。
  赵国荣棋艺特点兼南北派之所长,既能强力攻杀,又细腻工稳,成绩十分稳定,
从无大起大落,被国内外誉为“新东北虎”。赵对各种流行布局颇有研究,先手擅
长中炮过河车、五六炮、仙人指路、仕角炮等布局法,后手屏风马运用尤为精熟。
他还注重实战总结和理论研究,著有《棋评精华录》等书。
  赵国荣现任黑龙江棋院副院长、黑龙江棋队总教练兼运动员、全国青联委员。
目前在日本执教。

【弈林新秀-许银川】

  许银川,1975年出生于广东惠来县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他在4个兄弟姐妹中
排行第2。自幼家境清贫,磨练了许银川勒奋好学、刻苦向上的意志。他一上学就
直接读2年级,并且学习成绩全年级第一,还获得惠来县的书法、绘画、作文奖。
  许银川学下棋的启蒙老师是曾多次取得县冠军的父亲。天资聪颖的许银川从
父习棋不久,1985年就获得汕头市少年冠军。接著,他受到汕头市体校象棋教练章
汉强的悉心辅导。1986年在第7届广东省运动会象棋比赛中,这位乡镇小棋手一鸣
惊人,夺得省少年冠军。随后,许银川跻身于广东省棋队,在杨官麟顾问、蔡福如
教练的精心指导下,在人材济济的广东棋队的大熔炉里,他的棋艺水平像芝麻开花
节节高。1988年,13岁的他荣获全国少年冠军;1990年全国个人赛名列第9名,荣
获象棋大师称号;1991年全国个人赛荣膺季军;1992年全国个人赛取得第8名;
1993年“青岛隆泰长青杯”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18岁的许银川力搏群雄,以8胜
4和1负积10分的最佳成绩荣登全国冠军宝座。这是继胡荣华之后30年中最年轻的男
子全国冠军和特级大师,成为中国象棋史上的第9位全国冠军。
  许银川在1988年起至1994年期间代表广东队参加团体赛,为广东队取得3次冠
军、3次季军、1次亚军等优异成绩立下了战功。1992年代表中队参加第7届“亚洲
杯”象棋团体赛,以全胜战绩为蝉联冠军作出了贡献,被亚洲象棋联合会授予“国
际大师”称号。许银川从1993年全国个人赛夺魁后,11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的
“人和杯”超级名手赛,12月在广州举行的第2届“味极王杯”精英赛,第14届
“五羊杯”全国冠军赛,1994年6月在上海嘉定举行的“嘉丰房地产杯”全国象棋
王位赛中均获冠军。
  许银川进步神速,水平稳定,棋风灵活多变,基本功札实,技术日臻全面。许
银川以绵密、细腻的棋风,胸有成竹的心态,在强手如林的全国象棋大赛中,施展
英姿。他时而在平淡的局面见缝插针、抽丝剥茧,时而在相互纠缠的局势中能攻善
守、妙著连珠。他是继杨官麟、吕钦之后,在南粤升起的一颗熠熠棋星。

【新科状元-陶汉明】

  陶汉明,1966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父母都是工人,没有下棋的特长。他10
岁开始习棋,少年时已成为海城的街头小棋王 。
  1982年参加辽宁省第14届全运会就初露头角,1984年调入沈阳军区,1985年获
沈阳军区第7届运动会棋赛冠军。1986年初,他转业到大连,同象棋大师孟立国、
名将杨汉民、李丛德一起为大连夺取辽宁省第5届全运会冠军立下了战功。从1987
年起,他代表大连多次参加全国团体、个人赛,1989年在安徽泾县举行全国团体赛
中,陶汉明身为第一台主力队员,以6胜6和1负的好成绩取得了第一个大师序分,
并为大连市队取得全国第7名做出页献。在同年10月于重庆举行的全国个人赛中,
他采取稳札稳打,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敢与奕林高手斗智斗勇,最终以13战5胜7
和1负的战绩获得第5名,并进入象棋大师行列。之后,他多次参加大赛,战绩较
好,等级分高居前列。1994年10月在湖南郴州举行的全国象棋个人赛上,陶汉明以
7胜5和1负的优异战绩,出人意料地荣膺全国冠军,从而诞生了第10位男子全国冠
军,北方又多了一位象棋特级大师。
  1991年,吉林省棋院成立,陶汉明应邀加盟,任象棋部主任兼教练,效力吉林
队。陶天资禀异,棋艺全面,算度深远,战术灵活多变,布局先进,中、残局攻杀
凌厉,是当今棋坛上后起之秀的佼佼者。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