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北大琐忆

牛正武
    
  北大走过了百年历程,我走出北大也近40年了,最难忘的还是在母校
的那段学习生活,许多趣事至今记忆犹新。

马寅初校长主持大会

  北大是全国最高学府,常有中外名人前去演讲、作报告。50年代,党
和国家领导人到北大作形势报告的很多,每个学期都有三几次,有时差不多
月月都有。每有重要人物到校视察、作报告,校长马寅初都要亲自陪同并主
持大会。当时,马校长已年逾古稀,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马校长慈眉善目,像弥勒佛一样,讲一口绍兴官话,又幽默又恢谐。有
一次,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到北大作经济形势报告,会场依
旧设在大饭厅,主席台上陈设简单,只摆了一张立式讲桌,后边放了几把椅
子。马校长主持大会,先走到讲桌跟前,对着麦克风宣布:“老师们,同学
们,今天请李副总统……”话未说完,会场上爆发出哄堂大笑。
  马校长一时愣了,不知大家笑什么,停了片刻笑声息了,他明白过来,
回头朝李副总理笑笑,接着对大家解释说:“对不起,兄弟今天喝了一点酒
……”不料此话一出,又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李副总理开始讲话了。马校长搬来一把椅子,打横坐在讲桌一侧,仰脸
对着李副总理听讲。知情的师生们都晓得,这不是马校长没礼貌,而是因为
他耳朵有点背,怕坐在后面听不清。他那不拘礼节的天真憨态,倒使同学们
感到亲切而可爱。

陈伯达和白蚁专家

  1958年5月4日,是北大60周年校庆。北大请来中共中央政治局
候补委员陈伯达作报告。同学们久闻陈伯达是党内大理论家,心想他的报告
一定很精彩。不料他一开口讲话,很多人都傻眼了,他那一口福建官话实在
难懂。他在上面呱呱地讲,下面就开起了小会。同学们越听越兴味索然。“
伯达同志”倒是兴致很高,结结巴巴竟讲了一个上午。报告会终于结束了,
有人问:“今天的报告怎么样?”大家不约而同答曰:“不知所云!”
  无独有偶。过了不久,又有一个更难听懂的报告。大跃进中,广东出了
一位专治白蚁的土专家,其事迹一时轰动全国,北大也把这位白蚁专家请到
学校作报告。那时普通话还没有今天这样普及,而白蚁专家到了北京又不能
不讲普通话。可是,他越讲普通话,大家越听不懂。他那“白蚁、白蚁”,
大家都听作“悲哀,悲哀”。白蚁专家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上午,同学们耐着
性子难受了一上午。会散了,大家交流感想,异口同声地说:“今天悲哀了
一上午!”

川岛先生

  《中国文学史》是我们中文系学生的一门主课。主讲《中国文学史》的
先后有几位先生,讲的时间最长的是章廷谦。章先生是浙江人,和鲁迅先生
是同乡,又是忘年挚友。1924年11月,章廷谦发起并编辑《语丝》杂
志,鲁迅是重要撰稿人和支持者。章廷谦发表作品时,用的笔名叫川岛。久
而久之,川岛的名声胜过了章廷谦。
  川岛先生不仅名字是日本式的,仪表也有点像日本人。他颇为讲究仪表
,到教室来给我们上课时都是西装笔挺,冷天还要外罩呢子大衣,鼻梁上架
一副金丝边眼镜,右手提一根文明棍(手杖),左手夹一个公文包,特别是
鼻子下面那两小撮唇髭,俨然是地道的日本胡。上得讲台,他先放好手杖、
公文包,再脱掉大衣,然后取出讲义即开始讲课。
  川岛先生讲的是一口绍兴官话,抑扬顿挫,慢条斯理,颇为好听。他讲
起古诗来,时而雅而又雅,使人摇头赞叹;时而谐而又谐,令人捧腹不止。
有一次,讲到一首古诗中描写美女的诗句“肤如凝脂胸如玉”,川岛先生解
释道:“肤如凝脂,就是说皮肤细嫩洁白如同凝固的油脂;胸如玉嘛,就是
说像玉那么白。不过,可没玉那么硬。”同学们听到此处,不禁捧腹大笑。
川岛先生却依然一本正经。

(《炎黄世界》1998年第5期)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