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回应“知名不具”的 XYS20100603 和atcanton的 XYS20100603

作者:杜克林

网友转发最近对我的文章的回应给我:
wracky:《杜博士的勇气》
wracky:我看杜博士“求职门”
jerrywu《海归的中兴面试遭遇——中国国营企业行政化的一个小缩影》
天地良心:请不要对杜克林博士用双重标准来评判
scale05:杜博士中兴求职的一点看法
一个国内求职不成功者:《对杜克林博士回国求职的一点看法》
知名不具:《看来与杜海归博士没有共勉基础》
atcanton:《对海归博士杜克林的几点存疑》
WSK:当今大陆高端人力资源市场浮市绘——读杜博士求职经历有感
fyc:对回国求职“杜克林”们的一些个人建议
一个土博士:读“杜博士求职事件”有感

现决定回应其中两篇。

(一)回应“知名不具”《看来与杜海归博士没有共勉基础(XYS20100603)》

“知名不具”说:
“其次,杜博士98年就已博士毕业,到现在已经12年时间,其间也一直在做研
究,据杜博士所言是发表了30几篇论文,但据ttma网友的考证,只有4篇杂志论
文,还不是高水平杂志,所以杜博士难以证明其在学术上有能力担任国内正教授
之职。在这一点上,杜博士总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某一部分长项与国内的正教
授相比(比如出书),其片面性不言而喻:1、看不出你有申请项目、主持项目
的经历(当PI);2、看不出你比国内同行有显著突出的成就,单凭海外经历和
四篇杂志论文难以服众;3、你完全没有教书育人的背景,担当正教授一职恐误
人子弟。”

我的澄清:我2001年到加拿大之后才做研究。之前的几年一直在工业界工作(在
香港的大学也是做工业界的项目)。其次,在之前的答复网友质疑中,我已经说
明,有9篇英文杂志论文,而不是ttma从一个旧主页上发现的4篇,其本身就不具
有学者的严密风格。所以这位“知名不具”对我批判的前提就不成立。

“知名不具”说:
“再次,杜博士心态亟待纠正。杜博士总以为自己在外闯荡几年,而国内的同
学、朋友都已混上博导、老板,因此自己也非要整一个相应待遇出来才对得起自
己。这样一种攀比心态,从本质看一种弱者心态,急需有光彩的外衣来打扮自己,
而不管这外衣是否合身。以此心态在国内工作,其前程不乐观。另外,杜博士的
发言和回复中,处处表现出来的自傲、对他人心理的揣测和攻击、东拉西扯的文
风以及空洞的责难,没有表现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具备的慎密思维能力和宽以
待人的作风,这是我得出结论,与其没有共勉基础的根本原因。
  还望杜博士多多珍重、好自为之!”

我的澄清:这位网友的语气好像是一个政工干部喔,看似深刻又很空洞还带有恐
吓的语气。你不会是五毛吧?从你的标题《看来与杜海归博士没有共勉基础》再
加上“好自为之!”可以看出,你是不是要对我动武了,如果再放肆的话。那我
可要小心了。


(二)回应atcanton《对海归博士杜克林的几点存疑 (XYS20100603)》

“首先,杜克林博士的专业能力,正如ttma所言,
是值得存疑的(参见
https://xys.c6.ixwebhosting.com/xys/ebooks/others/education/misc/haigu
i19.txt);”

我的回复:这个本人在前面的回复中以作说明,并做反驳。

“其次,我个人对杜克林博士亦有以下几点疑问。(a)杜博士多次强
调其曾供职的香港科技大学在通讯工程专业上世界排名靠前,以及该期间香港老
板对他能力的赞赏,可既然如此,为什么杜博士不能在香港科技大学拿到一份长
期教职,至少当个助理教授云云,那收入至少也比国内强多了。莫非杜博士连香
港科技大学的教职也看不上眼,非要回国淘个“正教授”当当?”

我的回复:这个前文已作说明。我深受中国获得的博士学位所害,因为它在中国
境外的发达国家一概不予承认。我要是没有这个中国学位,那么我在海外肯定要
读一个。因为中国鸡肋,我不甘心抛弃它,所以只能在大学做研究,不能获得教
职。所以要想获得教职,只有尝试中国了。

“(b)杜博士的博士学位是在国内 XXXX 大学拿的,然后才出国游荡。这和我们习以为常的
“在国外拿学位”的海归总归是有差别的。”

我的回应:是的,你们认为国外的博士比中国的强也很正常。我也指导过海外的博士生。

(c)杜博士提及到他之前曾向国内
多所大学提出求职申请,其中江苏省的6所大学,无一回应。而积极回应的安徽
某本科院校是没有硕士点的(杜博士自己说的),我们都知道一所没有硕士点的
院校,绝对不可能是重点大学。但杜博士言语之中对这所院校还是挺动心,也积
极地进行了互动。令我存疑的是,是什么因素使得杜博士的工作环境标准一下子
从世界一流的香港科技大学骤降至一所安徽的普通地方院校,杜博士的求职底气
似乎并不足呀,这是否暗示杜博士能力充其量也仅适合这层次学校?(因为杜博
士文中提及,其他积极回应的学校,包括上海某大学,与中山大学,前者认为杜
博士连副教授标准都达不到,后者索性直说杜博士的“学术背景、发展潜力与教
育背景”都很低分,因而变相拒绝杜博士的求职。这暗示杜博士的能力达不到重
点大学的要求。)

我的回应:这位atcanton是不是思维混乱啊?我和那个烂大学互动,就说明我是
那个烂大学的水平?那么大学生当村长,就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村民的水平?我还
有和很强的大学互动的经历呢?找工作就是这样,哪里有发展机会就去哪里,这
位atcanton难道不知道吗?明天我要是去搞房地产投资,难道就是学术水平很差
吗?看来好多这位atcanton脑子是灌水很多了。

(d)杜博士求职中山大学失败,对中山大学进行了一番批评,
言语中带有不少藐视的语气。撇开感情因素不谈,我们摆一些事实与数据,看看
中山大学在这件事情上是否存在“对杜博士不公”。本人不是理工科,是文科。
所以不好直说杜博士的学术能力如何如何,关于这点,大家可以参见存疑(a)
中ttma的分析。但说到中山大学引进的文科人才,我摆几个案例。大家可以对比
一下,看下杜博士其实真的达到了中山大学的海外人才标准没? 案例1:2008年
的,一个本科、硕士是国内985、博士是香港大学(HKU),博士期间就在哈佛大
学《燕京学报》、台湾“中研院”《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等这类国际著名文科期
刊上发文的小伙子,他2008年应聘到中山大学,也只是讲师待遇;案例2:1997
年的:一位本科是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博士皆毕业于牛津大学(Oxford)的,
她在97年应聘时,中山大学“破格”后才给了她副教授待遇。杜博士的教育背景
和上述两位相比,显然相形见拙,虽然文科和理工科没有可比性,但杜博士不能
否认,人家这类文科里的优秀海外人才引进中山大学,也才副教授、讲师待遇,
杜博士你(华中科大博士)要求“正教授待遇”,是不是有点自信过度了? 从中
不难看出,中山大学对你的审核结果“不引进”,其实很客观也很正确。以上是
我个人对杜博士你的一些存疑,希望杜博士你若是有空,就替我们解疑下。谢谢。

我的回应:这位又以ttma的发现作为证实我学术水平低下的依据。我2001年到加
拿大之后才做研究。之前的几年一直在工业界工作(在香港的大学也是做工业界
的项目)。其次,在之前的答复网友质疑中,我已经说明,有9篇英文杂志论文,
而不是ttma从我的一个旧主页上发现的4篇,其本身就不具有学者的严密风格。

我的回应:看来这位是中山大学的写手,而且他的网民也是一个暗示。他对中山
大学的情况看来是很了解的:当你列出两个很强教育背景的认在中山大学的获得
较低的职位时,你没有给出很多中山大学很差的副教授和正教授的案例吧。中山
大学是把我拒绝了,我只是质疑一下,不可以吗?但是有比中山大学更强的大学
同意给录用的,等待审批,只是我不能在此给出更多细节。只怕这下我的帖子会
让事情泡汤:那也没有关系,毕竟,既然我现在有了不差的职位。当然,现在也
无所谓了,因为我对国内的学术界也没有多大兴趣了。

(XYS20100607)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