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留学博士投资建校冠父名 村民砸烂学校摆庆功宴

2004年08月25日东方新报

  核心提示:美籍华人投资建校,提出要以烈士父亲名字冠名学校,政府一路
绿灯却遭村民暴力阻拦,现实的利益与历史的习惯发生了激烈碰撞。在这场利益
与历史的教劲中究竟谁是谁非,全局的利益与局部的利益孰更重要放在了梅林桥
镇政府的面前,面对村民的不理解,镇党委书记楚姘婷恳切地对村民说:“为了
教育的发展,为了孩子的利益,我为校名的更改向你们道歉!”

  昨日上午,湘潭县梅林桥镇周女士向新报反映,84岁留美女博士杨弘农愿为
家乡郭家桥村出资助学,但提出学校必须以自己烈士父亲之名冠名。经过初步协
商,杨弘农的代表与当地政府达成共识。可就在学校举行揭牌仪式之际,当地村
民却横加阻拦,甚至打砸学校,最终,杨弘农仓皇撤资,学校建设陷入瘫痪。记
者为此赶赴湘潭进行调查。

  记者直击:被村民砸毁的学校

  昨日下午1时许,记者赶到了“风暴”中心的郭家桥村鹧鸪坪小学。

  在学校门口,已经建好的校门上还沾着一团团泥巴,3米高的“芝华小学”
校牌被捣毁,烈士碑上的“芝华”二字只剩下两块残缺的水泥块。往里走去,校
门对面的一处十多米的围墙瘫倒在地,在其附近,大小不一的空洞布满尚未倒塌
的围墙。

  学校教学楼紧紧锁闭,在这个破旧楼房的后面,一栋新建的二层综合楼矗立
着。在不远处郭家村村支书的家里,被打断成两截的烈士碑摆放在鸡圈旁边。

  就是这个由美籍华人投资修建的小学,几天前发生了一场不寻常的变故。

  揭牌仪式:村民手持锄头狂砸学校围墙

  “就这样砸毁学校,我心痛呐!”湘潭县郭家村村村支书杨正清回忆起当初
的情景,仍满脸无奈。他告诉记者,7月30日上午9时许,湘潭市侨办、湘潭市教
育局、湘潭县教育局、湘潭县政府、梅林桥镇以及鹧鸪村和郭家桥村等地的有关
领导正参加“芝华小学”的揭牌仪式,突然,一群鹧鸪村村民手持农具蜂拥而来,
冲进学校后猛砸鹧鸪中学的东北墙面。杨正清当即带着两个儿子及数名村民冲过
去,试图阻拦破坏行动,扭打中,对方一小伙子用锄头在杨正清头部猛砸了两下,
杨正清满脸鲜血,当场昏倒在地,由于对方人多势众,杨正清等人只得暂时退避。

  事件升级:砸坏烈士碑大吃“庆功宴”

  不到半个小时,鹧鸪村的部分村民将学校东北面的十多米长围墙砸成一堆废
石,又将校内的杨志华烈士碑砸成两半,一些村民还冲到学校大门口,用石块将 
“芝华小学”校牌砸坏。因见对方气势汹汹,郭家桥村村民没人敢上前阻止。随
后,鹧鸪村的部分村民又冲进鹧鸪坪小学食堂,将学校为揭牌嘉宾准备的两桌酒
席一扫而空,并买来鞭炮在校门口燃放以示庆贺。至11时,方大摇大摆而去。

  更名风波:“鹧鸪坪”变脸埋祸根

  鹧鸪坪小学解放前是当地一杨氏宗祠。1949年解放后,当地政府征得此祠,
当时祠堂属郭家桥村地域,由于地广人多,经上级部门及两村合议,由郭家桥村
出祠堂,鹧鸪村出资合建,取名为“鹧鸪坪小学”。50多年来,学校已可容纳近
千人,资产达千万元。当地政府为了引进外资搞社会办学,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
美籍华人女博士杨弘农,对方愿出资10万元,但必须以其烈士父亲之名更名,且
要为其父在学校内建造烈士碑。起初,杨博士的代表与当地政府签订合同:在7
月30 日完成学校主体教学楼的建设,将“鹧鸪坪小学”改名为“鹧鸪芝华小
学”,并建造一块烈士碑。后来,杨博士提出将学校更名为“芝华小学”,并愿
再捐助1万美元。

  此消息传到了鹧鸪村和郭家桥村等村干部耳中,一些干部经过协商同意了该
提议。随后,鹧鸪村召开党员干部会议,传达了相关精神。而梅林桥镇党委书记
楚姘婷,也多次召通气会,鹧鸪村的各级负责人与党员都表示了赞同。随后,学
校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县政府指示将大门从东北方移至西南方。但没料
想,7月30日揭牌仪式时,会发生鹧鸪村村民打砸学校事件。杨弘农的代表当即
撤资,学校建设陷入窘境。

  目前,湘潭县有关部门会同梅林桥镇政府正调查此事,而梅林桥镇派出所也
已介入此事。

  村民:“我们不能忘记祖宗!”

  鹧鸪村一姓张的村民激动地说:“谁出钱就能改校名,岂不是可以随便改来
改去?我们可不能忘了祖宗!”他表示,鹧鸪坪小学是该村的骄傲,也是他们尊
严的所在,小学以前都以鹧鸪坪命名,他们不能容许历史在自己手中改变。“再
说校门改向,我们的小孩上学要多走一截路,增加了一定的危险。这事村里没开
会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当然不同意。”

  鹧鸪村:“我们没同意那协议!”

  鹧鸪村村支书张岳群称,当时他们只签订了改名为“鹧鸪芝华小学”的协议,
没同意改名“芝华小学”一事。对于为什么不提前开村民代表大会,他承认是自
己的疏漏。目前,他们已经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并进行民意调查,与村民
协商解决此事。

  郭家桥村:我们要保护小学

  郭家桥村支书杨正清在保护小学的过程中头部被打出血,缝了5针。他表示,
小学是在郭家桥的土地上,属于他的管理范围,他必须要保护小学不受损坏。
“这个小学一直是在我们村的土地上,现在有了美籍华人的投资,我们当然很高
兴。谁不想孩子们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何况我们也开会讨论通过了小学更名。”

  杨正清说,早在去年年前,各村村干部就开会讨论了小学更名一事,后来杨
弘农提出要改为“芝华小学”也通过了讨论。“但从7月10日起,鹧鸪村村民三
次到小学要捣毁校牌,都被我们拦了下来。7月30日,他们来了上百人,我们实
在挡不住啊。可惜,原来杨弘农还准备给600多学生每人做一套校服,教职工每
人 400元补贴,并提供余下的十几万元建校款。事件发生后,她撤资了。”

  镇政府:“我们真的很无奈!”

  梅林镇党委书记楚姘婷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当时获知杨弘农欲在家乡投资修
建学校,当地政府相当积极,“这是农村教育一个相当好的发展机会。有了这份
投资,孩子们将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楚姘婷说,对于杨弘农提出的以烈士父亲之名更名为“鹧鸪芝华小学”一事,
五个村的干部和镇里都开会讨论过,当时并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但不久后,杨
弘农又要求以“芝华小学”命名小学,这个提议经过村干部讨论,也得到了通过。

  “问题主要在于鹧鸪村干部没有及时向村民传达会议内容。这是我们工作不
扎实啊。” 楚姘婷恳切地说。她同时表示,小学大门的重新选址也是鹧鸪村村
民不满的一个原因,“他们认为小学大门没对他们村开,鹧鸪村学生上学存在安
全隐患。但实际上,现在的校门和以前的校门相距不过短短40米左右。”她说,
现在这个小学属县教育局管理,是五个村共同所有的小学,不单单是鹧鸪村的,
“改名也是大家都同意的,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应该出来闹。”

  “由于在剪彩当天出现了打砸闹剧,杨弘农被迫停止了资金投入。现在我们
已派出干部进驻鹧鸪村,力争稳定村民情绪,从大局出发,为孩子着想,争取小
学能继续建设。”

  她同时表示,在这起事件里面,不排除有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出于自身利益煽
动利用村民达到某种目的。

  相关政策: 校名可以捐赠者姓名命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九条,民办学校可以设立基
金接受捐赠财产,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监督。

  民办学校可以依法以捐赠者的姓名、名称命名学校的校舍或者其他教育教学
设施、生活设施。捐赠者对民办学校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
民办学校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批准,其他民办学校经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
定的条件批准,可以以捐赠者的姓名或者名称作为学校校名。

  新报记者 刘卓 实习生 钱琨

  相关链接:杨志华,杨弘农之父。1888年出生,幼时迁入郭家桥村。1926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任中共古塘桥支部宣传委员。后被派遣打入敌后,
任忠信乡乡长。1940年10月被捕,牺牲于昭山风形山。时年52岁。1982年,国家
民政部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XYS200408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