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继续欣赏朱苏力同志浪漫,流变的学术风格

牛乐吼

  这年头世界上也没啥新鲜事,咱们没话找话,接着给老朱同志添添乱吧,别
让他太闲着憋着闷着,以为大家把他遗忘了。

  上回说到哪儿了? 噢,前不久咱们聊了聊老朱同志文集的学习心得,现在
继续来欣赏欣赏他的学术风格。

  朱苏力同志是当今中国最伟大的后现代,超现实,浪漫主义写实法学思想家,
法学文学家,法学政治家,法学考古家和法学诗人,不仅他的法学思想是莫测奔
放的,他的学术风格也是缠绵悱恻的,趁着我党四中全会胜利闭幕的强劲东风,
让我们大家抽空来欣赏一下他浪漫,流变的学术风格。

  朱苏力同志有诗人的气质,文学家的细腻,哲学家的广阔,考古学家的认真,
历史学家的渊博,占星学家的深邃,天桥艺人的精巧,他的学术风格继承了唐伯
虎的风流倜傥,戈培尔的坚韧执着,阿庆嫂的旁敲侧击,凡萨奇的大胆浓烈, 
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泡制鲜奶

  朱同志作学问,同当前的许多走红学者一样,与奸商泡制鲜奶可谓异曲同工。
奸商可以把一汤勺奶粉,浑上一澡缸清水,再加点添白剂,就灌出几百瓶鲜奶。
我们的朱同志,一句话扯成一篇论文,一篇文章扯成一部专著,一本书扯成一个
学术理论,不可谓不厉害。

  譬如说,中国的事情,不能照搬西方,要兼顾中国的国情,这么简单的一个
道理,没有得过“法律的交叉学科的研究”博士学位的小平同志,只用了四个字:
“中国特色”就给说清楚了,让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豁然开朗了。可是到了我们的
老朱那里,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一本又一本的专著,一次又一次的讲演,耗
费了中国老农民数不尽的钱财,最终竟然拼凑出一个叫做”本土资源”的“法学
理论体系”,你说奇不奇?

  战风车

  战风车是当今中国学者的流行把戏,他们不敢触及社会的实际问题,又要显
示自己好斗逞勇,于是打造一台台的风车,展开一场场勇猛的撕杀,老朱更是个
中好手。

  朱同志在他名扬天下的秋菊讨说法的法学理论里,就同一台名叫“照搬西方
法律”的风车撕杀起来了。除了红军当年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国”有没有照搬过
俄国法律不清楚外,据我研究,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照搬过西方的法律而不加
以肢解,扭曲和改造的。

  比如说,中国的关于婚婚和家庭的法律规定:“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
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这是从哪个国家搬来的?

  又比如,中国妇女劳动保护法规第六条说:“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
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低温,冷水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这样充满了党对女同志温馨关怀的条款又是从哪个国家搬来的?

  中国什么时候从西方照搬过法律?哪一部法律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
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哪一部法律没有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烙印?同志们
要是还不服气,可以去请教一下法律数学家周旺生同志:“中国从西方搬进来的
法律和法规有多少?为什么?” 看看他老人家怎么回答。

  朱同志纠缠着这个莫须有的“移植外国法律”的风车撕咬了十几年,就是不
肯去研究具体实在的国计民生问题,诸如为什么用防腐剂和农药泡出来的豆芽特
别光鲜白净、脆嫩诱人?用避孕药养大的黄鳝条条粗壮活泼,肉肥味鲜?

  弯弯绕

  从前有部电影叫《艳阳天》,里面有一个富农叫”弯弯绕”,说话洋洋洒洒,
碎碎杂杂,半句不着边际。小说里的人物是按照生活中的朱同志塑造的呢?还是
生活中的朱同志模仿小说里的人物?这又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

  随便举个例子,朱同志有篇大作《语境论──一种法律制度研究的进路和方
法》,题目很朦胧,开头第一段更朦胧:

  “对于一种相对长期存在、据此可以认定获得了特定时代人们之认可的法律
制度或法律规则,应如何理解?应如何考查其历史的意义以及更重要的是如何恰
当地审视这些制度或规则与我们当下生活世界的相关性?这个问题是当代转型时
期中国法学研究中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一般性问题。它涉及的问
题不仅是应如何理解和考察我们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应以及能如何进行
法律制度上的创新和改革;它也还涉及到如何理解外国的法律制度,其中包括我
们正试图借鉴的工业上先进的国家(这是我们目前比较关注的),以及在我们看
来那些发展中乃至最不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尽管这往往进入不了当代中国法学
家的视野)。”

  横读来竖读去也整不明白他老人家想说明什么问题,研究长期存在的法律制
度与现实世界的相关性?还是研究某种法律制度之所以长期存在的历史意义?法
律制度和法律规则有何区别?制度是不是已经包括了规则?那些我们不打算借鉴
的落后国家的法律制度为什么对转型时期中国法学研究又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
意义?

  弯弯绕有两种,一种是故意七绕八拐,把人搅懵了,趁机诈些线财,另一种
是脑筋不好,再加上有点口吃,所以说话不利索,朱同志究竟是属于哪一种?

  混整

  就象乒乓球是中国体育的强项一样,混整是老朱的强项。

  朱同志在他的“黄碟”理论里,虽然承认看黄碟不犯法,但是有了举报,警
察就应该怀疑他们是不是在倒卖黄碟,或者宿娼,于是可以破门而入查收光碟,
放录机,处以罚款和拘捕当事人。

  那么按照朱同志的理论,如果老朱家来了小孩,邻居就应该去报告,让警察
半夜破门而入,看看他有没有在拐卖儿童,如果老朱家电脑旁的打印机响了,邻
居也应该去报告,警察也可以破门而入,看看老朱是不是在印假钞。

  我请中国各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同志站出来,摸着残缺不全的良心,对着祖宗
的牌位,破个例说一次心里话,这个“法学泰斗”朱同志是不是在混整?

  感时花溅泪

  学问不够眼泪凑,是老朱的又一个热卖点,也确实蒙骗了很多善良的同志,
许多网友最后会安慰自己:老朱虽然法学不懂,人还是真诚的。朱同志情到激动
时,就会托着下巴,眼眶湿润,身子微微颤抖,自言自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
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其实他心里唱的是:“什么我不学无术
也能飞黄腾达?因为我对这给了我权力的制度爱的深沉”。

  朱同志更是自作多情,语出惊人:“我就是愿意被绞死!” 颇有以身殉道,
慷慨就义的气慨,据专家们考察,自从有了人类,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法学院长被
绞过,希特勒没有,萨达姆也没有,为什么要把那个生你养你给了你权力的国家
的未来想的那么灰暗?这次朱同志犯下这么大的案子,广大群众只是稍微批评了
一下,他就躲了起来,就算大伙要绞您,您老人家脖子缩进了龟壳看都看不见,
咱们如何给您套绳索呢?

  一个人尽其一生学得上述一二,已属不易,朱同志囊括所有,集于一身,出
神入化,堪为奇人,国家如何能不把他当作Y3K跨世纪的人才来培养吗?

(XYS200410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