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面子要紧

□(美)明恩溥


(选自《中国人的素质》,(美)明恩溥著,秦悦译,学林出版社,
ISBN 7806166459)
这部著作代表西方一个时代(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观。作者曾在华传教和写作凡三
十六年,深入中国腹地,广泛接触了各阶层人群。他们总结和描绘的中国人的素质
二十六条,是这方面最早最详尽最珍贵的研究。本书的深刻意义和历史地位曾引起
鲁迅的极大关注,他二十一岁便仔细研读了本书的日译本,临终前十四天还向国人
郑重推荐此书。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把“面子”作为全体中国人的一种“素质”,一眼看起来实在是荒谬透顶。
但是在中国,面子这个词不单指人的脸部,它在字面上是一个群体复合名词,意
思比我们所能描述的要多,或许可能比我们所能理解的还要多。

  为了理解面子的含义,哪怕不是完整地理解,我们也必须考虑如下事实:中
国人作为一个种族,有一种强烈的戏剧本能。戏剧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全国性娱
乐,中国人对戏剧的狂热,如同英国人之于体育、西班牙人之于斗牛。只要很少
的触动,任何一个中国人就会以为自己是戏剧中的一个人物。他把自己放进戏剧
场景之中,像戏中人一样行礼、下跪、俯身、叩头。西方人看到这种做法,即使
不认为荒唐,也以为多余。中国人是用戏剧术语来进行思考的。每当他的自我防
御心理觉醒之时,即便他对两三个人讲话,也像是对大批民众。他会大声他说:
“我对你说,对你,还有你,对你们说。”如果他的麻烦化解了,他可以自称在
赞扬声中“下了台”;如果这些麻烦没有化解,他就会发现无法“下台”。所有
这些事情,如果你弄明白,就会知道与现实毫无干系。事实永远不是什么问题,
问题只是形式。如果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讲出一段漂亮的话,那完全就是
戏了。我们是不去大幕后面的,那样的话就会搅坏世界上所有的戏。在生活的各
种复杂关系中像这样恰当地去做,就会有面子。如果不这样做,或者忘记这样
做,或者中断表演,就叫“丢面子”。一旦正确理解,面子就是一把钥匙,可以
打开中国人许多重要素质这把号码锁。

  必须补充一点:面子的运作原则和这个原则带来的成就,西方人通常完全不
能理解,他们总是忘记戏剧因素,误入无足轻重的事实领域之中。对于一个西方
人来说,中国人的面子很像南洋岛的“塔布”(注:taboo,禁忌),都是一种无
可否定的潜在力量,只不过面子不可捉摸,不讲规则,只按照人们的常识来废除
和替换。这一点,中国人与西方人必须认同这种异议,因为他们从来不能对同一
件事情达成共识。在调解小村庄居民永无休止的争吵时,“和事佬”需要仔细考
虑面子的平衡问题,正如欧洲政客曾经考虑力量平衡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目
的不是为了公正,尽管理论上要求公正,但对一个东方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种调解完全只是考虑当事各方的面子。同样的原则,也经常出现于法律裁决,
很大比例的诉讼结果都是不分胜负的比赛。

  送人一份厚礼,是“给他面子”。如果这份礼是某个个人送的,那就只能收
下一部分,但很少或者说从来没有全部拒绝过。许多渴望保留面子的例子足以说
明这个问题。被人指出一个缺点是丢面子,因而不管有多少证据都要否认这些事
实,以保住面子。丢了一只网球,肯定是一个苦力捡到的。他气愤地否认这一
点,走到丢球的地方,很快“发现”球就在那儿(从他的袖子里掉出来的),然
后他说:“你‘丢’的球在这里。”女佣把一位客人的铅笔刀藏在她主人房间
里,人们不久就发现这把铅笔刀在桌布下面,她就装模作样地把它拿出来。在这
些例子里,面子是保住了。仆人丢了一把银勺子,他知道要赔,或者从他工钱里
扣,他就主动辞职不干,并且故作清高地说:“那钱留着赔那把银勺子好了,我
不要了。”这样,他没伤着自己的面子。一个债主知道钱要不回来了,但还是到
欠债人那儿,严厉地训斥一顿,表示自己知道该怎么做。钱没要到,面子却保住
了,以保障自己以后不会再像这次一样要不回钱。一个仆人忽视或拒绝执行一些
职责,一旦得知自己会被解雇,他就重复以前的过错,然后再主动辞职,以保全
他的面子。

  保全面子却丢了性命,这对我们来说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但我们曾经听
说中国的一个知县,作为一种特殊照顾,被允许在砍头时身穿官服,以保全他的
面子!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