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活着的人不要”

□何满子

(摘自《千年虫》/何满子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ISBN 7218033857 
  本书为“南腔北调丛书”之一。作者何满子是当前文坛最有影响的杂文家之
一。本书收集的是作者1999年的杂文。作者自己说是“多数是不讨人喜欢的言谈或
曰谬论,自己以为是关心世道,但效果只是找骂挨。”这正是本书幽默、警辟风格
的体现。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 www.hly.com)推荐)

  读到一篇短文,不知说的是实话呢还是讽世之话,没法判定,
但很可发人深思。

  说是现在人们往古玩书画市场去购买藏品的多了,很多买主都
不内行,不知收藏什么好。一位新入此道的收购者便请教一位行
家,那行家告诉他一个诀窍:“要买就买死人的,活着的人不
要。”是不是因为死了的人年代久远了,以越古越好为取舍条件
呢?不是。行家说:现在的人喜欢炒作,平平常常的书家画家都被
捧成“名家”、“大师”、“传世之作”,吹得天花乱坠,反正说
好听话不犯法。你欢天喜地买了回去,白上当,一钱不值。死了的
人不会吹,还比较靠得住。

  原来如此!

  话虽然说得绝对了一点,但即使是讽世,也讽得大有道理。文
物市场如此,文场里恐怕更甚于此。商品经济社会,广告当然要
做,但也得有点分寸,不能把可治伤风感冒的药吹得能包治百病,
死人也救得活。而眼前文人中的自炒、他炒、互炒,简直吹得没有
个边。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好像是台湾籍的女作家,在海内外
都有点名气,恐怕主要是凭她那籍贯,也是物以稀为贵吧,内地也
常发表短文章。看到的文章也不过“文理清通”的水平,有点辁材
小慧而已。旁人炒得已经过分,此人更自吹云:倘说写杂文,那么
她的杂文比鲁迅好,云云。我的天!真不知说什么好。读者诸君读
到这种吓死人的自吹时,千万要闭紧嘴,上下齿咬紧,免得笑掉大
牙。

  如果相信时下评价某些作品的文章,那么我们当代的“杰
作”、“世界一流作品”、“大师”、“一代宗师”实在太多,多
得将来的文学史都要盛不下了。一位冷嘲家说,这是“文革”遗
风。此话怎讲?说是“文革”时期盛行戴高帽子游街,如今是戴高
帽子捧人,高帽子则一。

  当然,批评家也有难处,要来点严肃的实事求是的批评,说某
书如何不行吧,本来是文学批评范围内的事,但碰上一个惹不起的
主儿,他会扯到“破坏名誉”、“诬蔑人格”之类的罪状上去,告
将官里去,要你对簿公堂,人生几何,谁愿惹这种麻烦呢?这并非
我故意耸人听闻,这几年已有好几起,大家心照。于是,凡批评就
只好说好话,反正给人戴高帽总不犯法,干么种刺不种花?

  人死了,就没有这种麻烦,要批评可以秉笔直书,不怕死人从
骨灰盒里爬出来打官司。虽然也偶有遗属出来呼喊,但批评范围内
的事总不至于涉讼。而且,人死了,作品自在,经过时流的冲刷,
沉者自沉,浮者自浮,好坏自会分明。当然,也有如夏志清之流把
鲁迅和张爱玲相提并论,但终究只能唬弄一下无知妄人,颠倒不了
黑白的。

  “活着的人不要”,自有其道理,且岂独文物市场?

(原载《杂文界》1999年第4期)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