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班主任“笑里藏刀”点题

□南说

  我是个当老师的,一向以“至圣先师”孔子的“小妾”自居
(我这么说丝毫没有不敬之意。基督徒就把教会喻为“上帝的新
娘”。我不过是比照着来罢了),“爱着他老人家的爱,苦着他老
人家的苦”。夫子总是从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着眼评价一个
人。“妾身”我也是。比如刚才我随便“媚”了魏明伦同学两眼,
即有了如下的“定论”:此同学虽然写了不少文章,但在立言方面不
会有什么太大的出息--都四张多了,还总是“吊书袋”,不吮古人
的奶头就不会说话;在立功方面他好像也不大可能玩出什么花活儿
来,连劝寡妇(比如许广平)改嫁这种小事都办不好,还能成什么
大气候;唯有立德,他或许还有些指望。所谓立德就是现露了“与
人为善的念头”但最终又没能“善人”的行为。魏明伦为余秋雨同
志和余杰同志拉架不正是这种行为吗?

  向魏明伦同学坎出的8把小刀

  通览魏氏众多新式碑文以及新式骈文,颇有四川民间独有的
“莲花落”的架势。“莲花落”一般是一人的即兴表演,横在商店
门口不走了,表演者一边击打金钱板,一边扯起喉咙唱:“莲花
落,闹沉沉/ 三间房子两个人/ 你不拿钱我不走/ 我就死在你大门
口”等等,这就比阿Q 强得多了。“大俗”可以直达“大美”的花
心!可惜王朔没见过,一见准拼命鼓掌叫绝。看来,戏文化不但要
改造大文化,还要指拨新语言、新文学的发展。魏明伦先生与余秋
雨先生就像城隍庙的一对鼓槌一样,在为戏剧大文化化、人生化鸣
锣开道!但如果将戏演得太真,找不着北,就容易弄成“二丑艺
术”了。

  本人对先生的戏剧、文学造诣略知一二,现有十个问题想请教
阁下。

  1 . 先生的《中华世纪坛赋》,各大媒体均报道将刊刻在北京
中华世纪坛内。3 月底,《华西都市报》等报刊报道过此盛举,但
记者并没有拿出此赋将刊刻于世纪坛内的任何证据。也就是说,魏
先生应中华世纪坛组委会之邀而写不假,是否刊刻则是另一回事
了。据悉,中华世纪坛的重要策划人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朱先
生所作的“坛赋”,已经通过了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等有关领导的
审阅。写篇碑文本很正常,魏先生不愧为大手笔,硬是要将一件正
常的事情运作成一桩精神、政治事件。惯用方式是首先向新闻界公
布,然后不断接受采访,舆论已成四海翻腾云水怒之势,又岂能不
金榜题名?这样的话,如果要刊刻,就势必出现两赋登坛的局面
了。愿闻其详。

  2 . 前几年,魏明伦文化公司轰轰烈烈地在成都成立,各大传
媒纷纷报道文人下海义举,也为公司大做免费广告。更亮点在于,
一代儒商牟其中亲临成立大会,准备投资,四川两大鬼才携手合
作,共写文化、经济华章!怕不是先生自道的“悲愤下海, 佯狂
卖名经商”解释得了的。 其实先生一点也不“悲愤”和“佯
狂”,而是头脑清楚灵活。到底是想经商呢,还是想借经商出名?
抑或熊掌和鱼欲以兼得?因为先生又参与了系列公司的运作,或出
任董事长,或成立魏明伦工作室,近日魏的公司又在“投资”蜀风
大剧院,这些项目都是运作于媒体上的“纸上生意”。为什么不吸
取哥们牟其中的教训?不知魏董事长还有何打算?集团军公司现位
于何方?

  3 . 轰动文坛的深圳文稿拍卖会上,先生十二三万字的杂文集
《巴山鬼话》以8 万元拍出,卖断5 年版权,轰传一时。此书后由
海天出版社出版了超级豪华版和普及版,购买版权者曹东林的岳父
与先生是几十年的朋友关系,利用拍卖会以显友情,本无不可。随
即该书以相同书名又由上海的东方出版中心出版;该文稿加入几个
剧本后,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推出《魏明伦文集A 卷》,不知是否
办妥了有关版权手续?

  4 . 1 9 9 8 年,先生与张艺谋同时在京推出各自领衔改编自
布莱希特原著的《中国公主杜兰朵》歌剧版、川戏版。张艺谋的歌
剧版全部由国外投资;先生的川戏版花费在百万元以上,投资由哪
里解决?对经济局势极不乐观的四川自贡市有什么益处?

  5 . 先生“一戏一招”的系列戏剧均来自改编,而非原创。比
如,《岁岁重阳》改编自张弦的著名小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四姑娘》改编自周克勤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易胆大》大
量利用了文艺工作者收集的有关川剧民间艺人易胆大的资料;《巴
山秀才》则利用了流行于四川宣汉地区的川戏《剿东乡》;《潘金
莲》、《夕照祁山》则直接来自名著。当然了,谁都可以改编名著,
例如改编莎士比亚戏剧,出版“莎士比亚地方戏全集”。这样说丝
毫没有降低级别,但过于拔高翻案文章、戏剧的影响力,是泥鳅要扯
成黄鳝,将冒被“车裂”的危险。如果相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
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潘金莲,一千个诸葛亮,则是大大高估了读者
与“演义”者!知此而有意为之,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并企图独领
风骚的行径了。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6 . 先生曾去台湾做文化交流、考察,与名作家李敖会晤,回大
陆后特写长篇日记记述此行,刊发于《文汇读书周报》,工笔描摹
李敖对自己的称赞,溢于言表。这就像钱钟书盛赞某些人为天才一
般,当不得真的。不知先生是否有点狐假虎威的味道?须知,李敖
是最憎恶柏杨之流四处炮制风景骈文行为的。

  7 . 前几年, 先生不断对媒体讲述“我的朋友” 王蒙、张贤
亮、谢晋、刘晓庆、潘虹、冯骥才、余秋雨、范曾、韩美林等等与
自己的交往;彼此的书信、互赠的著作一律摊开放在案头不断“以
示同好”,情谊珍重若此!此感人场面近两年不大见到了。“我的
朋友胡适之”历来就是一个著名的公式!不知先生还记得著名川剧
《巴山秀才》、《岁岁重阳》的合作者--已经退休的戏剧家南国?

  8 . 反封建历来就是魏氏标榜的主题,偷人的潘金莲,被说成
是追求个性自由,遭到“封建”伦理的代表武二郎的追杀,这很正
常,就跟现在大剂量的纵欲现状所引发的悲喜剧一样。这跟反封建
并无关连,魏氏川戏版《潘金莲》的命题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先生
的著名散文《雌雄论》,以非常刻薄的行文讲到了国母宋庆龄以及
许广平,说她们不敢再婚是因为已故丈夫伟大得使她们直不起腰,
是封建思想作祟云云。先生读书太少了,国母以及许广平在鲁迅先
生逝世时就专门谈过,她们对各自丈夫的爱,使她们不想再考虑婚姻
问题。一个人有再婚的自由,同样有不结婚的自由。这跟封建有哪
门子关系?!自称以反封建立世的魏先生,已经初具二十一世纪文
坛封建余孽的气象了。自道是“戏妖”,真是夫子自况。不知先生
对蝙蝠性格有何看法?

  有的人以经商著名,有的人以美色著名,有的人以思想著名,
有的人以骗术著名,有的人以著名著名!但魏先生均不在此列。本
文对“魏明伦现象”的触及和提出,望能引发一些有关人文建设的
话题。话说多了,就此刹车。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