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热风》

               儿歌的“反动”〔1〕


           一 儿歌    胡怀琛〔2〕

       “月亮!月亮!
       还有半个那里去了?”
       “被人家偷去了。”
       “偷去做甚么?”
       “当镜子照。”

           二 反动歌    小孩子

       天上半个月亮,
       我道是“破镜飞上天”,
       原来却是被人偷下地了。
       有趣呀,有趣呀,成了镜子了!
       可是我见过圆的方的长方的八角六角
        的菱花式的宝相花〔3〕式的镜子矣,
       没有见过半月形的镜子也。
       我于是乎很不有趣也!

  谨案小孩子略受新潮,辄敢妄行诘难,人心不古,良足慨然!然拜读原诗,亦存小
失,倘能改第二句为“两半个都那里去了”,即成全璧矣。胡先生夙擅改削〔4〕,当不
以鄙言为河汉也。夏历中秋前五日,某生者〔5〕谨注。

                                      十月九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十月九日《晨报副刊》,署名某生者。

  〔2〕 胡怀琛(1886—1938) 字寄尘,安徽泾县人。他也是本书《所谓
“国学”》一文中所说的国学家和“鸳鸯蝴蝶体”作家之一。他在一九二二年九月给郑振
铎的信中曾攻击新文学运动说:“提倡新文学的人,意思要改造中国的文学;但是这几年
来,不但没有收效,而且有些反动。”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儿歌的‘反动’”,就是针对
这种言论而发的。
  〔3〕 宝相花 蔷薇科,花似蔷薇,朵大色丽。
  〔4〕 胡怀琛曾把胡适《尝试集》中的一些诗,加以改削,重新发表。这里所说的
“夙擅改削”,即指此事。
  〔5〕 某生者 作者署名“某生者”,含有讽刺当时“鸳鸯蝴蝶派”小说作者的意
思,因为这一派作者常有用“××生”作笔名的,而且他们的小说多用“某生者,某地人
,家世簪缨,文采斐雅……”一类话开头,几乎成为一个公式。

----
校对:方舟子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